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新疆帕米尔肉制品有限公司(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或投资人:1.乌恰县峰源实业有限公司投资股份占51%2.何祥志自然人投资投资股份占49%(三)项目主管单位: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政府(四)项目建设地点:乌恰县城东工业园(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山东黄河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工程咨询资格等级:部甲级证书编号:甲033700563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一)新疆乌恰县峰源实业有限公司委托山东黄河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二)国家及自治区、州、县有关食品加工业的政策、法规和规定;(三)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总体建设规划、有关设想及基础资料;(四)乌恰县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五)乌恰县行政区划图。三、可行性研究的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主要是:1、对项目的背景、必要性、市场前景、建设规模、建设条件的分析。2、对项目用地规划、场地状况、总图运输等方案的研究。3、对项目生产工艺、土建、公用设施等技术方案的研究。4、对项目所采取的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及节约能源措施进行评价。5、对项目实施进度及工作制度、劳动定员的评价。6、对项目作出的投资费用估算及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四、研究结论(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新疆帕米尔肉制品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是以乌恰县及周边地区牲畜为原料,进行屠宰和深加工,原料供应充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利用动物血液资源,变废为宝,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2、本项目建成后,可促进当地原始的畜牧加工,向精细加工、生物制品转化,使牲畜加工向产品的多元化纵深发展,提高了牲畜商品化转换的附加值,对当地畜牧业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3、本项目的建设规划一经实现,对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带动牧民增收、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克州地区畜牧业的产业化具有典型示范作用。4、综上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乌恰县的农业产业化的开端,项目本身亦充分体现出“五化”,即特色化、规模化、市场化、高效化、品牌化,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二)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16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及土地投资为153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00万元。(三)资金筹措项目投资资金的60%为企业自筹,40%为银行贷款。(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项目建成后,年加工牛、羊等大型牲畜6000吨,年产冷鲜肉2000吨,熟肉制品200吨,年产羊皮8万张、牛皮1万张,年产羊、牛肠、肝、骨等副产品500吨,年生产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血肽素等生化制品150吨,生物颗粒肥200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400万元,实现利税600万元,其中利润总额489万元,税金111万元。2、本项目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符合行业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发展规划。建设目标明确,市场前景广阔,技术方案合理,工艺设备先进适用,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项目各项财务指标均高于行业基准水平,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在财务上也是可行的。3、综上所述,该项目规划科学合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先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因此本项目是切实可行的。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背景乌恰县地处祖国最西端,是一个牧业大县,农牧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70%以上,牲畜存栏近30万头,农牧民收入的70%来自畜牧业。但长期以来,当地牧民遵循的是一种分散放养、突击宰杀、活畜交易的传统生产方式,交易时间集中,价格波动较大,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绝大多数仍处在贫困状态。因此,广大牧民迫切需要一个畜牧业龙头加工企业带动,以提高牲畜商品化水平,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乌恰县人民政府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这其中又把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放在“三农”工作的首位,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支持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为畜牧养殖、加工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立足实际,乌恰县峰源实业有限公司和何祥志先生共同商定,充分利用当地及周边牲畜资源,组建“新疆帕米尔肉制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规模为年加工牛羊6000吨的现代化工厂,并以此为龙头、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提高牲畜商品化水平;优势互补、双赢共赢,实实在在带动牧民致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本项目已得到了自治州党委、政府和乌恰县党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带动牧民致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1、乌恰县及周边地区是新疆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工业项目少之又少,生产力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了当地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的进程。因此,国家和自治区制定“西部大开发”、“向西发展”和富民兴边的决策是十分英明而又及时的。基于此,乌恰县委、县政府更是把兴办龙头企业,解决牧民增收做为工作重点。2、本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的发展战略,建成后,不但填补了乌恰县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肉制品加工企业的空白,而且也满足了当地与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对深加工肉类食品的消费需求,同时还可以面向内地市场销售,并逐步拓展对中亚诸国和欧洲部分国家的肉类食品出口业务。充分利用乌恰的地缘、口岸优势,抓住伊尔克什坦口岸下迁的契机,变优势资源为强势资源,必将有力地促进乌恰县工业化、产业化水平,并拉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二)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畜牧业良性循环1、项目的所在地乌恰县及周边地区的牲畜资源丰富,有大片高原牧场,仅乌恰县的牲畜存栏就近30万头,本地资源完全可以保障企业的日常生产需求。2、项目建成后,可形成畜牧养殖、育肥、屠宰加工、深加工、生物制品研发、产成品销售的产业链,同时,其变废为宝的衍生产品:“有机颗粒肥”,可用于草场施肥,提高草场承载力,增加牲畜产量;而生产污水经处理后,极其适合用于农田、城市绿化的灌溉,既能反哺畜牧业,又能保护本地区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提高牧业商品化水平,增强竞争力1、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业市场逐步开放,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社会变化促进了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其带来了无限商机的同时,也更新了传统农牧业的经营模式和观念,加速了农业产业化和农副产品充分市场化的进程,这一过程不但引导着农牧民逐步走向市场,投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更要求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转变。目前,农牧业的产业结构调正方未艾,“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已在广大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取得了成功,拥有成熟的经验。2、本项目正是借鉴和采用了这些成功的模式和经验,以肉制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优良品种、草料基地和国家政策为依托,培育、扶持一批育肥大户,带动更广大的小户、散户;以定单、价格保护的形式,降低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使养殖户稳定受益,逐年提高收入,从而形成以市场为导向,公司、基地、育肥大户、全县牧民的分工合作,利益一体化的新型产业链。以企业为龙头做市场,实现“饲草、饲料过腹增值、牛羊产品加工增值和市场流动增值”的三次增值,提高牲畜的充分商品化水平,促进畜牧业向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四)更好地贯彻民族政策、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1、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的愿望更加强烈,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在我们的市场调研过程中,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负责人托儿坤巴依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托云牧场”党委副书记艾沙等同志纷纷表示:“有龙头企业的带动,我们的牛羊就好卖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就强了,盼望你们早日建成这个项目。”基层干部群众对畜产品加工企业的企盼之情溢于言表。2、本项目建成后,可以吸纳一大批富余劳动力,带动当地农牧民走上致富之路,有利于民族团结,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五)扩大就业机会本项目建成后,能够进一步带动周边产业的综合发展,而项目本身可以安排多工种的就业岗位200多个,计划优先从退耕还草的牧民和下岗、失业的适龄人员中招聘,经培训后上岗,使之掌握一定的生产和工作技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具备基本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产业工人,这将对当地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带来较为深远的影响。(六)带动乌恰县及周边地区物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1、乌恰县是南疆通往中亚的交通要冲,拥有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和丰富的牲畜资源。本项目将建设大型冷库,作为配套和远期规划,拟建大型牲畜交易市场,吸引、整合周边县市的资源,采用先进的管理运营模式,对进场而又未能成交的牲畜,公司按保护价收购,就地屠宰存放或加工,将交易风险降为零。2、建设一个面向中亚各国乃至欧洲部分国家的物流中心,符合自治区“向西发展”的战略规划,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纵观国内的商品市场、物流集散地,无不是利用当地优势资源、特色产品和地理位置,自发成市或因势利导而形成与发展的,因此,乌恰县具备这样的发展条件,同时物流业将最大限度地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安排更多的一般性、服务性工作岗位,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繁荣。三、项目的相关资源和区域发展概况(一)相关优势资源概况1、土地资源乌恰县国土总面积约19155.03平方公里(约合2880万亩),土地的地貌类型构成以山地居多,约占总面积的76%,全县土地利用结构具有多样性,牧草地占首位,约为1628.2万亩,约占总面积的56.7%,其他,耕地面积约2.94万亩,林地18.3万亩,居民点用地和工矿点用地3.82万亩,交通用地6.5万亩,水域面积104.5万亩,待开发土地面积1104.6万亩,土地的可利用潜力巨大。2、能源乌恰县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位于境内的阿克气田,距乌恰县县城23公里,其含气面积16.6平方公里,储量约123×108立方米。该气田未被纳入西气东输气源范围,阿克气田一期工程产量40×104立方米/日,于2004年建成;二期工程产量100×104立方米/日,目前已开工建设,天然气质量符合GB/T13611-92,可满足城市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的用气要求。这一得天独厚资源优势,为乌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政策优势乌恰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党中央关于新疆发展与稳定战略部署的进一步落实,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将会有一系列优惠政策陆续到位,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快速的成长壮大。(二)区域发展概况1、城东工业园本项目选址在乌恰县城东工业园。该工业园位于县城东侧,规划面积205公顷,距县城中心1公里,309省道从其南侧穿过,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据《新疆乌恰县城东工业园总体规划》:到规划末期,园区面积2.5平方公里,将成为拥有先进的工业企业、完善的市政设施、优美宜人的工作环境、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安全的社会保障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园区。该工业园区是乌恰县委、县政府力推的重点窗口项目,峰源实业有限公司的燃气发电项目已在此落户。目前,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已经完成,基础配套设施已经或正在建设中。2、伊尔克什坦口岸下迁伊尔克什坦口是乌恰县的两个国家一类口岸之一,是我国通向中亚乃至欧洲部分国家的重要陆路通道。近年来随着向西的逐步开放,该口岸的过货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战略意义日益突显。为此,国家已批准伊尔克什坦口岸下迁至乌恰县城区,同时兴建配套设施,口岸区已规划前期用地3平方公里。口岸下迁对乌恰县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直接扩大乌恰县的城市总量,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价值不可估量。(三)产业现状及生产分析乌恰县有面积广阔的高原牧场,是一个传统的牧业大县。盛产羊、牛、马、牦牛等高原牲畜,以及雪鸡、呱呱鸡、山鸡、野鸽等珍禽。著名的玉奇塔什草原及尚亥牧场即在境内,截止2005底,牲畜存栏即近30万头,周边地区也是传统的牧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