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诸城市人民政府二○一○年三月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II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I目录一、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1(一)上一轮规划编制背景................................1(二)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2(三)对新一轮规划修编的主要启示........................7二、规划修编的依据.......................................9(一)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9(二)相关规划........................................10(三)规划基期........................................10(四)基础资料........................................10三、规划修编过程与规划成果..............................11(一)前期准备调研阶段.................................11(二)专题研究阶段.....................................11(三)规划编制阶段.....................................12(四)规划成果........................................13四、关于规划基数转换....................................15(一)基础数据........................................15(二)基础数据转换.....................................15五、关于人口经济社会与用地预测..........................27(一)人口预测........................................27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II(二)经济发展预测.....................................33(三)耕地需求预测.....................................33(四)建设用地需求预测.................................37(五)经济相关预测分析.................................38六、关于《规划》目标....................................40(一)《规划》目标......................................40(二)关于对潍坊市规划下达的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42七、关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44(一)关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44(二)关于土地利用布局调整.............................45八、关于土地利用潜力....................................48(一)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48(二)农用地整理潜力...................................49(三)土地复垦补充耕地潜力.............................50(四)土地开发补充耕地潜力.............................50九、相关规划协调情况....................................52(一)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协调.........52(二)与城市规划的协调.................................52(三)与交通、水利规划的协调...........................52(四)与旅游规划协调...................................53(五)与林业规划的协调.................................53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III(六)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54十、关于几个重要问题的说明..............................55(一)关于建设用地总规模...............................55(二)关于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55(三)关于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说明.......................56(四)关于主要用地指标的对接和安排情况.................56(五)关于基本农田调整.................................57(六)关于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说明.......................65(七)关于乡镇的说明...................................65(八)关于土地用途管制分区.............................66十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70(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70(二)规划方案与环境保护协调性分析.....................72十二、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79(一)基础工作可靠性分析...............................79(二)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分析.............................80(三)实施措施分析.....................................80(四)公众参与分析.....................................81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IV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1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做好现行规划实施评价和土地利用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一)上一轮规划编制背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地发展经济的热情空前高涨,各项建设对耕地的占用面广量大,耕地浪费严重,粮食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出于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国家把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上一轮规划修编的主要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必须按照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做到本地耕地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努力提高耕地质量。不符合上述原则和要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要重新修订。”《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编制完成的。《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批准实施以来,在加强诸城市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合理安排各项建设,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障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新世纪以来,规划的执行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一是国家、省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实施对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瓶颈约束越来越明显,协调三者之间的矛盾需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三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2是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变化加快,建设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加大了规划实施管理的难度;四是近几年诸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对土地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综上所述,上轮规划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新一轮的规划修编。(二)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1.上轮规划主要指标落实情况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上轮规划确定到201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目标为120601.14公顷,根据2005年土地调查结果,全市实有耕地面积121974.89公顷,比规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多1373.75公顷。上轮规划所确定的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07941公顷,到2005年末,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07941公顷,完成了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上轮规划确定1996—2010年期间全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1367公顷,1996—2005年全市实际补充增加耕地3366公顷,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246%。建设用地和新增建设用地:上轮规划确定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扩大1242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全市建设用地规模实际增加了1758公顷,超出规划指标516公顷。上轮规划确定年城镇规模扩大控制指标为2201公顷,1996—2005年期间,全市城镇用地规模实际扩大808公顷,相当于控制增加规模的36.71%。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轮规划确定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用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3地控制指标489公顷,1996—2005年基础设施实际用地1296公顷,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265%。全市上轮规划必须保证的重点工程用地八项,用地面积150公顷,1996—2005年实际已有六项重点工程实施,用地面积82公顷。2.上一轮规划取得了成就(1)规划对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起到了“龙头”作用在规划实施中,实行了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建设用地预审和规划审查制度。对未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原则上不列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对未经规划预审许可和不符合规划的,不提供用地。从而有效地改变了建设项目用地随意选址、分散布局的格局,使各项建设用地的合理性从源头得到保障。在建设用地供应上,逐步引入规划调控理念,提出了调控总量、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的宏观管理思路,树立了依据规划用地的意识。(2)为土地用途管制提供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了保护与开发的空间范围,规定了每块土地的具体用途和管制规则,对微观土地利用行为提供了具体的判断标准和管理手段,使得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通过规划的实施得到具体落实。上轮规划的各项规划指标,是参照各部门、各地区专项规划,多方协调后形成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协调了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用地矛盾。(3)有效保护了耕地及基本农田,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健全了耕地保护体系,严格保护耕地,坚持集约用地和基本农田诸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4保护不动摇,确保农业生产用地和全市粮食安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通过执行农用地转用审批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对耕地保护的力度大大加强,有效加强了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上轮规划确定到201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目标为120601.14公顷,根据2005年土地调查结果,全市实有耕地面积121974.89公顷,比规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多1373.75公顷。(4)保证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保障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对于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上轮规划确定全市1997-201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扩大1242.32公顷,明显偏紧。随着全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