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不还,天打雷劈》PPT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柏杨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通读课文积累生字词,理清文章结构.过程与方法目标感知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与借书修养柏杨,原名郭立邦,后改名郭衣洞。笔名柏杨。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幼丧母,先后就读于兰州大学、东北大学。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丑陋中国人》等。柏杨二字的由来柏杨本名郭衣洞,当年台湾横贯公路通车前,他曾应邀前往参观及为沿途景致题名,那时最后一站位于“古柏杨”的隧道尚未竣工,他回家后提笔有感,因而用了“柏杨”为笔名,并一直沿用至今。很多人提到柏杨时会犹豫究竟念柏杨(bóyáng)还是柏杨(bǎiyáng),其实正确的读法应该是(bóyáng)。因为台湾还在延续使用繁体字,很多字的读音也在保持着古代的发音,“柏”的古代读音为bó。1950年,柏杨因为收听大陆广播被判刑6个月。出狱后,历任教师等职。1960年5月起,他以笔名“柏杨”在自立晚报担任专栏作家,批评时政。1967年,柏杨主编报纸《大力水手》漫画时,被曲解为暗讽蒋介石父子,以“共产党间谍”及“打击领导中心”的罪名被逮捕,判处十二年有期徒刑,1969年起囚禁于军法监狱,三年后送到绿岛。柏杨在狱中完成《中国人史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中国历史年表》三部书稿。出狱后,柏杨继续写作。1983年起译写《柏杨版资治通鉴》,1985年出版《丑陋的中国人》。柏杨入狱1.我能读准。榔头()诅咒()迄今()干没()杜暹()戋戋()恐吓()歃血()2.我能解释。lángzǔqìɡānmòxiānjiānhèshàxuè干没对牛弹琴歃血潸shn然泪下ā雀跃诅咒⑴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⑵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典故:战国公明仪七弦1、对牛弹琴:⑴投机图利⑵侥幸指利⑶冒险侥幸⑷贪求、贪得⑸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咒骂,原指祈求鬼神降祸于所恨之人形容十分欣喜的样子比喻装出一副可怜相向人讨好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指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2、书香世家:3、物极必反:4、摇尾乞怜:5、雀跃:6、诅咒:7、干没:文章结构••1、没有书香,只有酒香•2、书橱不能代替酒柜借书不还振振有词•书去无回痛彻心肺•3、讨书办法磨刀阻吓法•摇尾乞怜法•亲自夺回以牙还牙•4、联盟立誓:借书不还,天打雷劈速读课文思考:作者主要针对什么人进行了批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提出了什么主张?1、本文一开始列出了一种什么现象?2、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作者采取了什么方法?现象:方法:书香书柜书香世家建议组织“借书必还大联盟”酒香酒柜酒香世家借书不还恶言相告2.作者用谴责的态度分析了借书不还的原因,说说主要有哪四点?•在朋友家发现一本好书,不愿归还。•有的是绝版珍本,宁愿举家潜逃,坚决不还。•借书不还也不会吃官司。•认为书主只是摆放着并不读不会发挥书的作用3.作者分析了借书人之所以得逞的原因,说说主要有哪两点?•书主碍于情面,不好不借•不管书主是否同意,强行索取4.作者主要分析了书主不愿外借的哪三点愿因,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书主不愿外借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因为书是自己省吃俭用买来的,•二是因为借与不借都会伤感情.•三是因为书外借后大多收回不了。在分析中作者表达了充分的理解和深深的同情。5.有的书主采取了哪些阻借和乞还的措施,结果如何?•有的书主在书后题字,阻此子孙外借,作者称之为“磨刀阻吓法”,结果是恶客压顶不能阻此书籍外借;有的书主在书上印文,婉转陈词,恳求借者主动归还,结果是都不能求情的话也不能打动借者不还的铁石心肠。6.作者描绘赵朋友借书的言行有何作用?•一是展示借书人的伎俩讽刺其的丑态,揭示其丑恶的内心;二是表现书主迫于情面不得不借的无奈;三是为下文提出自己的主张作铺垫。7.作者为什么要建议成立“借书必还大联盟”?•作者提出这个建议,一是讽刺和谴责借书不还的社会现象,二是倡导借书必还的主张。1、你能从文中找出似乎夸张失实,不合常理却引人会心而笑的词语吗?谈一谈你的体会?2.庄重的文言文和通俗的口语交错运用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找一找,品一品柏杨的幽默感,和其他幽默作家比较起来,有任情率性、无所顾忌、不怕“丑”的特点。柏杨散文的幽默,散发出一种辛辣的味道。在写作风格分析中,形成了“柏杨式幽默”。探究•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有些句子,你能读懂吗?•该文时而穿插使用文言词语,时而又使用通俗口语,还不时出现“柏杨先生”,这样“不伦不类”的语言运用,给人谐趣、新异、洒脱自如的感觉大雅的古代文言,大俗的现代市井口语故意“用词不当”,不伦不类、亦庄亦谐•“顿起杀机”、“伟大的景观”、“举家潜逃”、“列强瓜分”。•“盖‘书香’也者”、“‘自欧风东渐’”、“雀跃曰:‘哎呀,老哥,借给俺瞧瞧!’一场悲剧于焉上演”、“该自从盘古立天地”、“”夫珠宝失踪或被借,或被偷,没有下文,还可告到衙门”、“此锤非铁榔头,乃拳头也”、“怎能不潸然泪下欤”、“吾友郭衣洞先生”、“宣称内急”、“在大门还听他诧曰:‘真出了鬼……’”、“又岂能打动他的铁石心肠乎哉”、“呜呼!打火机不见啦不过略施小计,以示薄惩”,如此等等。故作夸张,痛快淋漓令读者会心一笑,引读者“严重关注”•“借书不还,天打雷劈”、“八十年交情从此一笔勾销”、“冒着杀头的危险而把书借人”、“最后忍无可忍,终于在他卧室里人赃俱获”。•“知识分子最大的伤心之事,莫过于书被人借去如石沉大海,等到自己需要时,呼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巧妙利用谐译讽刺,极尽讽刺之能事,让人啼笑皆非!•“喂死剂”(威士忌)、“白烂弟”(白兰地)、“拿破轮”(拿破仑)。•另如把癌症谐译成“砍死尔”、把日语中的“我”谐音已成“瓦特哭了”等。歪理反语,荒谬之极,看似一派胡言,实乃入木三分!•“于是赵朋友双膝下跪,声泪俱下”。•“如果借的是绝版珍本,该恶客可能举家潜逃,你就是弄个探测器,也探测不到影踪”。•偷书属于雅贼,打一锤已经该诅咒了啦,至于借而不还,理就比天都大,你摆着还不是摆着,俺拿来进德修业,以便救国救民,你不送慰劳金已差劲啦,还有脸讨呀”。不惜自我调侃、自我丑化,虚拟恶作剧,读者感到的不是为盗的可耻,而是愤激者的率真!•课本倒数第四段,写因为书被借不还,就跑到人家里去“人赃俱获”,把人家的高档打火机顺手牵羊,不以为羞,反倒说这不过是“薄施小惩”,如不悔改,就要偷走人家的钻戒。对小偷行为,洋洋得意,津津乐道。读者对借书不还者的愤激,对作者的率真个性,心领神会,会心一笑中达到心照不宣的默契。小题大做,煞有介事郑重其事,让读者忍俊不禁•“魔刀阻吓法”、“摇尾乞怜法”。•“柏杨先生于是建议,应该组织一个‘借书必还大联盟’,盆中歃血,对天立誓……”。•“奉告借书不还的恶客,欺负一个手无寸铁的朋友,不算好汉”。思想的光芒•“嘻嘻哈哈开玩笑,其实眼泪往肚子里流,心里在呐喊。”有人如是评价柏杨。•诙谐笔法,严肃主题•矛头指向当代中国人漠视读书等时弊•剖析中国人的劣根性针砭时弊,反思劣根性•盲目崇洋,跟风从众心理•假仁假义,装腔作势•“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鲁迅)•诚信缺失问题探究文章主旨•文章的主旨是批判借书不还的恶习,对受损者极表同情,但是,全文正面批判借书者甚少,相反,倒是花了大部分篇幅细写被借者的狼狈和倒霉,甚至写其“恶劣”的讨书行为,“恶毒”的开骂。但是,这种“恶劣”、“恶毒”大都是反讽,导致“恶劣”的大都不是正常的道理,是一种歪理。我国相声艺术有言,“理而不歪,笑话不来”。正是因为歪理成串,歪理歪推,文章才充满了幽默的谐谑之趣。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