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袁宏道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多写闲情逸致,创作了大量山水游记,写景独具慧眼,怡情悦性。语言清新流畅,俊美潇洒,如行云流水般舒徐自如。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感苦闷,更使他感到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燕(yān)地寒花朝(zhāo)节百步辄(zhé)返廿(niàn)二日若脱笼之鹄(hú)鲜妍(yán)明媚如倩(qiàn)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鬟(huán)之始掠也麦田浅鬣(liè)寸许呷(xiā)浪之鳞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jiăn)者汗出浃(jiā)背曝(pù)沙之鸟以游堕事恶(wū)能无纪学习词语:一词多义时冻风时作于时冻皮始解然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娟然如拭乍于时冻皮始解,波色乍明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经常)(这时)(但)(-----的样子)(才,刚)(突然)始冻皮始解髻鬟之始掠也得欲出不得悠然自得鳞浪层层鳞呷浪之鳞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开始)(刚)(能够)(得意)(像鱼鳞似的)(鱼)(鱼鳞)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而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泉而茗者一室之内郊田之外之脱笼之鹄曝沙之鸟倩女之面贵面髻鬟之始掠也表承接表修饰关系,可译为“的”放在主谓之间,起舒缓语气作用,可不译表转折,却表修饰词类活用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茗、罍、红装、蹇飞沙走砾(名词作状语,用泉水)(名词用作动词,喝茶、端着酒杯、穿着盛装、骑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飞、使……走)整体感知1.这篇游记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这篇游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2.课文抓住哪些景物,通过哪些关键字词来表现季节特征?3.文章主旨句是哪一句?4.写作本文的缘由是什么?你能从中看出作者什么心情?本文以游览行踪为线索,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外满井早春秀丽的景色。1.这篇游记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这篇游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乍暖还寒思考: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第二部分:满井春色天(稍和)水(冰皮始解,清澈见底)(静)山(为晴雪洗,鲜妍明媚)(静)柳条(将舒未舒,柔稍披风)(动)麦田(前鬣寸许)(神奇的比喻)游人(泉而茗罍而歌红装而蹇)(有声有色)鸟鱼(悠然自得,皆有喜气)2.课文抓住哪些景物,通过哪些关键字词来表现季节特征?如何理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第三部分:物我交融潇然与山石草木之间4.写作本文的缘由是什么?你能从中看出作者什么心情?结尾“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有何含义?这句表明自己和庸俗之人的区别。“不能以游堕事”是对那些热衷仕途功名的官僚而言的。至于作者本人,本无意于在政治上进取,何况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闲官,当然可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惟此官也”,有不虚此行的满足心情,既是自嘲,也是自傲。看似闲笔作者不过交代了为什么作此文,但透过文章表层,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就会发现,这里体现了作者心灵与自然的贴近。中心主旨:这篇游记描绘了北京近郊一带的早春美好的景色,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厌倦都市官场生活和寄情于山石草木的情怀。作者抓住了早春特征的景物,给以细腻的描写,显示了早春的蓬勃生机,物我交融,情致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