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3地震灾区鼠疫疫情应急处理预案鼠疫原发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中的啮齿类动物之间,主要通过媒介跳蚤的叮咬或直接接触传播到人类,引起人间鼠疫。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地震可能导致旱獭出蛰早,活动范围增大、习性改变等,增加与人的接触机会,存在发生人间鼠疫的风险。为指导地震灾区做好鼠疫疫情的预防控制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规范,特制定本预案。一、应急准备及救灾人员的注意事项(一)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鼠疫突发疫情的能力。(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鼠疫防治机构应当及时掌握本地区的疫情动态,做好应对突发疫情的各种准备。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出发。(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鼠疫防治机构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疫区处理,平时应当配备好疫情处理箱和相应物资,包括治疗药品,消毒、杀虫、灭鼠(獭)的药品器械,标本采集和细菌学、血清学检验设备及试剂,以及进入疫区接触患者的个人防护用品等。(四)各级卫生医疗卫生机构平时应加强对广大基层卫2生人员的培训,使他们熟悉鼠疫流行病学、临床诊断与治疗,正确地采取和运送检验材料以及疫区处理等鼠疫防治知识。(五)地震发生后,进入鼠疫地区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需要注意采取如下预防措施:1.不要在旱獭洞附近坐、卧、休息,以避免被蚤类叮咬。需要在鼠疫活动地区内宿营时,最好能在宿营地周围喷洒一些杀虫药剂,杀灭可能侵袭人类的吸血昆虫。2.不要捕捉旱獭,更不要捕猎和食用那些因患病而行动缓慢,容易捕获的动物,不要接触牧羊犬叼食的病死旱獭;不要剥食不明原因死亡的藏系绵羊;这些动物体表的蚤类不活跃,只要人类不主动接触它们,就会减少和避免感染鼠疫的危险。3.如果发现不明原因死亡旱獭,应当及时报告当地的防疫机构,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4.在存在动物间鼠疫的地区,或在10日内到达过这样地区的人员,突然发生高热,病程进展迅速,并发生明显的淋巴结肿大,应考虑感染鼠疫的可能性。应立即向防疫机构报告,并采取措施,避免病人与更多的人接触。二、疫情报告(一)报告人。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是人间鼠疫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鼠疫防治专门机构为网络3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2.病人家属、邻居,所在工矿、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负责人,病人所乘交通工具(车、船、飞机等)和公共场所(车站、码头、机场、旅社等)负责人均为义务报告人。(二)报告内容。1.在鼠疫流行季节,鼠疫疫区、历史疫区或疑似疫区内,或10天内去过上述地区,诊断不明且有下列症状之一者,均应作为疑似鼠疫病人报告。(1)高热、感染性中毒及意识不清;(2)无外伤感染而淋巴结肿大并伴剧烈疼痛和高热;(3)高热并伴有咳嗽、胸痛、咯血;(4)高热伴皮肤水泡或溃疡。2.在鼠疫流行季节内,鼠疫疫区、历史疫区或疑似疫区内,或10天内去过上述地区,病程极短,急剧死亡者,应当作为急死病人上报。(三)报告方法与途径。1.发现疑似鼠疫病人或急死病人,责任报告人和义务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告所属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当地政府。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鼠疫防治专业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当立即指派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对疫情进行核实,做4出初步诊断并向单位领导报告。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鼠疫防治专业机构对核实后的疫情立即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专业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当地政府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同时进行网络直报。4.疑似鼠疫病人及其接触者,不应当亲自外出报告,应当委托他人报告。5.发现疑似鼠疫病人或急死病人时,在疾病控制专业技术人员尚未到达前,当地负责人应制止无关人员与患者接触,劝阻接触者不要外出活动,并向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鼠疫防治专业机构报告。三、确定疫情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是一项非常紧急的工作,为了及时救治病人,迅速扑灭疫情,要求乡(镇)村卫生人员接到人间鼠疫疫情报告后,必须在1小时内出发,迅速赶往现场,将病人与其家庭进行初步封锁隔离,对重危病人及时抢救治疗,同时立即上报政府主管部门或鼠疫防治专业机构。县级以上专业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必须在2小时内出发,乘快速交通工具迅速赶赴疫区,核实疫情,检查和完善初步封锁隔离措施。(一)流行病学调查。首先应将疫情报告中所述情况通过有关的医务人员、基5层干部及病人家属予以对证核实。主要了解以下情况:1.发病时间、地点、人数、经过及主要症状;2.病人居住分布情况,病人之间的传播关系;3.)当地是否有病、死鼠(獭)或其他死亡动物(如猫、兔、狐狸、狗等);4.是否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5.是否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二)诊察病人。专业人员进入病人房间时须做好自身防护,在进入室内时,必须先进行空气喷雾消毒和撒布粉剂药物灭蚤,以防自身感染,然后对病人逐一进行检查,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可能提供的流行病学线索,做出初步的临床诊断。在治疗之前,应当根据不同病型,分别采取血液、淋巴穿刺液、痰液及咽喉分泌物等。如果病人已死亡,则应当对尸体进行全身检查,重点观察有无淋巴结肿大,皮肤有无溃疡、瘀斑、皮疹以及皮肤颜色等,还应检查口鼻有无血痕,肛门、阴道有无出血等。同时采取检验材料。若为疑似鼠疫尸体时,则应当通过当地政府部门及患者家属,对尸体进行解剖。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对患者的诊察,专业人员应当立即对疫情作出客观判断。一般情况下,除非有可靠证据可以排除鼠疫,如明确的服毒史等,均应当判定为疑似鼠疫,立即向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和上级专业机构报告,并立即按《人间6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的要求,将其所在地视为疫区,进行鼠疫疫区处理工作。四、现场处置(一)成立鼠疫疫情处理指挥部。人间鼠疫疫情确定之后,要立即组成由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各有关部门参加的疫情处理指挥部,负责领导和组织疫情处理工作,全面实施疫区处理。疫情处理指挥部的主要职责如下:1.确定疫区的封锁,划定大、小隔离圈;2.决定建立临时病院或健康隔离处所;3.决定鼠疫病人及尸体的处理;4.组织对密切接触者的检诊检疫;5.组织对疫区内进行消毒、灭鼠(獭)、灭蚤等卫生措施;6.疫区处理物资及生活用品的供应;7.疫情动态和工作进展的汇报;8.与相关部门(铁路、毗邻地区等)进行疫情通报;9.开展防病知识宣传及医务人员培训;10.疫区封锁的解除和工作总结上报;(二)组建疫情处理专业工作队;根据需要,疫情处理专业工作队可分为以下几个小组:1.流行病学调查组:负责疫区及周围地区人间和动物鼠7疫的流行病学调查,追查传染源和接触者,确定大、小隔离圈和警戒圈的范围,进行封锁隔离和尸体处理,采取一切可检材料送检。2.医疗救治组:负责建立临时隔离病院和健康隔离所,对所有病人进行诊断、治疗,对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3.检验组:对一切可检材料进行相应的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4.消、杀、灭组:负责大、小隔离圈和警戒圈内的消毒、杀虫和灭鼠(獭)(獭)工作。5.检诊检疫组:对疫区内的铁路、公路、港口和机场等实施卫生检疫,对隔离区内居民进行检诊工作。6.预防组:负责大、小隔离圈及警戒圈内人群的预防性投药等工作。(三)实施封锁隔离。1.小隔离圈划定。诊断为鼠疫病人(或尸体)的疫区,必须划定小隔离圈进行封锁隔离。以鼠疫病人(或尸体)所在住处为中心,将其周围被污染的邻舍划定为小隔离圈,如一个庭院,一栋房子等。牧区可将一项帐蓬或相连的几顶帐蓬划为小隔离圈,病人(或尸体)发生在城镇居民区时,可将其中一栋楼房或病人(或尸体)所在的一个独立单元划定为小隔离圈。人间鼠疫病例发生较少时,可在小隔离圈内设立隔离病房,就地8隔离和治疗病人,对小隔离圈内原居住的其他人员均须实行健康隔离,并进行预防性投药治疗,在封锁期间内一律不得外出,严禁与其他人员接触。除工作外,严禁其他人员出入小隔离圈。2.大隔离圈划定。以发生人间鼠疫病人(或尸体)的住房为中心,将其所在的村(屯)、街道的一部分或全部划定为大隔离圈。牧区则以病家住宅为中心,将其附近常有人来往的地域,一般1-2km以内的区域划为大隔离圈。大隔离圈内可在临时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居民进行生产活动,但不准外出,活动范围限定在大隔离圈内。3.警戒圈划定。根据人间鼠疫病型、传染来源以及污染范围等具体情况,可以大隔离圈为中心,将其周围5-10km范围内的所有居民点划为警戒区。如发生在城镇,可视患家位置和城镇大小,将城镇的一部分或全部划为警戒圈。如发生在牧区,居民分散时,只须在大警戒范围内的各路口设立岗哨即可,可不必划分警戒圈。4.对直接接触者实施健康隔离。对直接接触者的健康隔离是控制疫情扩大蔓延的重要措施,除对小隔离圈内原住人口实施健康隔离外,对与鼠疫病人近9日内有直接接触或与鼠疫尸体接触的人员,都应当9实施健康隔离措施。如直接接触者已离开本地,应当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其下落并就地隔离。所有接触者在隔离期间均应进行预防性治疗9天。隔离期间如发现高热者或可疑似鼠疫病人,应立即单独隔离。健康隔离的处所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在直接接触者原住宅另室隔离,必要时可设立临时健康隔离所,健康隔离所应当设在居民点中孤立一角的房舍中,周围设岗,严防出入。5.特殊情况下的封锁隔离。(1)人间鼠疫病人(或尸体)发生在人烟稀少、居住分散的山区或牧区时,只划定小隔离圈。(2)人口密集地区人间鼠疫多点同时暴发流行时,可不划大隔离圈,根据病人分布可将整个村寨或几个村寨划定为封锁隔离区域。(3)鼠疫病人发生在旅途或医院时,先将病人所在车厢及车站或医院等被污染的场所迅速封锁隔离,立即与非污染场所人群分开,尽快查清直接接触者,并就地隔离留验。(四)患者的处置及治疗。1.在病人较少的情况下,一般就地隔离治疗,在疫情严重,病人较多且分散的情况下,须建立临时隔离病院,隔离病房必须经过彻底的消毒、灭蚤、灭鼠(獭)后方可收容病人。疫情发生在城市时,应当将病人集中在指定的传染病院。各型病人应当分别隔离,肺鼠疫、肠鼠疫病人单间隔离。102.送往医院的病人,应当在病家先做好初步消毒及灭蚤工作,途中防止污染,肺鼠疫及其可疑者应戴口罩,备痰盒(内装消毒剂),禁止抛弃废物,护送车辆到达目的地后,对车辆及车上所有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入院后先将病人送入卫生处置室进行卫生处理,更换衣物,然后送入病室。3.入院病人应当进行详细登记,由主管医师进行仔细检查,并进一步核实流行病学及发病情况,填写入院志,确定病型及治疗方案。值班医生和护士应当仔细观察病情,认真做好病程记录,定期检查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4.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必须穿戴全套防护服装,病房先用有效消毒剂喷雾消毒后再进入,出病房后经喷雾消毒,然后脱去防护服装。防护服装应当按以下顺序脱下:眼镜、衣服、口罩、手套、胶靴等。防护服装每次用后都要彻底消毒,如用有效消毒剂浸泡或高压消毒等。5.治疗病人。(1)一般治疗。鼠疫多为重症病人,应dang由专门护理人员护理,急性发热期病人应当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肿大淋巴结的局部治疗初期多采用冷敷法,可用20~30%酒精或5~10%鱼石脂酒精涂布,或10%雷弗诺尔冷敷,急性炎症消退后,可敷以稀薄的水银软膏,促进炎症的吸收,对腺肿软化不能吸收者,可切开排脓。眼鼠疫的局部治疗可用金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眼药11点眼,炎症反应严重者亦可加用含有激素的眼药点眼。对症治疗包括镇静、解热止痛、保护心脏功能、补充体液、抢救中毒性休克等。(2)特效治疗。目前鼠疫的治疗仍以链霉素为首选,链霉素的用量根据病型不同而异,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用药量大,腺鼠疫及其他各型鼠疫用药量较小,但不论哪一型鼠疫,均应当早期、足量给药。①腺鼠疫:链霉素用量一般为2~3g/日,首次肌注1.0g,以后每4~6h0.5g。治疗过程中可根据病情好转和体温下降情况安全减量。病人全身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应当继续用药3~5天,以防止复发。②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链霉素4~6g/日,每4~6h注射1.0g,持续用药3~5天后,根据患者体温,全身和局部症状好转情况逐渐减量用药至痊愈。为了彻底消灭体内鼠疫菌,防止再燃,应当在各种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3~5天,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