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自读教材·填要点]一、土壤及其物质组成1.概念:位于地球陆地表层和浅水域底部,由和无机物质组成,具有一定,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2.厚度:一般为数十厘米到两米。3.组成(1)土壤由、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组成。(2)最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的体积组成:土壤孔隙占50%,内含和空气,且比例为1∶1。土壤固体占50%,其中矿物质占45%,占5%。有机物质肥力矿物质土壤生物水分有机质二、土壤剖面1.概念: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切面。2.特征_______层出现在土壤表层,依据有机质的集聚状态,分为凋落物层、________层和泥炭层_____层因淋溶作用而使土壤物质发生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淀积层土壤物质积累的地方,往往与_________相伴存在母质层和母岩层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质称为成土母质,简称母质。母质层和母岩层是土壤形成的原始物质基础腐殖质有机质淋溶淋溶层三、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特征成土母质母质是土壤形成的__________,母质的特性决定了土壤的性质_______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是土壤有机质的________和分解者,是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气候是影响土壤形成的___________,影响岩石矿物_________,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地形通过控制成土母质、气候及生物因素,对土壤的发育和特性产生强烈的间接影响;对土壤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坡度和_____上生物物质基础制造者基本因素风化强度高度坡向影响因素特征时间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随时间的增长而______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可以通过改变某一种成土因素或各因素间的关系,来改变和控制土壤_____和_____方向,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的影响是双向的加强发育演化[知识勾连·成体系]问题探究一怎样对土壤进行观察基础考点[思考探究]红壤是在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区。红壤较为黏重、有机质含量少,呈酸性,是一种较为贫瘠的土壤。[探究1]确定红壤最为显著的标志是什么?提示:土壤颜色。[探究2]材料显示了土壤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土壤主要的剖面构造是怎样的?提示:土壤质地。有机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系统认知]岩石、成土母质和土壤的区别与联系(1)裸露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变成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在微生物和低等植物的作用下变成原始土壤,后经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作用变成成熟的土壤,土壤的侵蚀堆积又是岩石圈沉积岩的重要来源。(2)岩石是古代火山爆发后所形成的物质,经过很多自然原因(风化、腐蚀等)慢慢形成了土壤。(3)土壤可以从岩石原地风化或任何堆积物演变而成。(4)岩石或堆积物的性质、构造、颜色和成分,对土壤的有直接的影响。(5)成土母质的差异,影响土壤形成的速度和土层的厚薄,随着土壤逐渐成熟,成土母质对土壤的影响力便逐步下降。[集训冲关]某学校组织学生到我国东北地区进行游学活动,下图是他们见到的土壤景观,回答下题。1.对黑土进行观察,最容易观察的是()A.土壤质地B.土壤剖面C.土壤颜色D.土壤水分解析: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是最容易观察的土壤特征。答案:C2.土壤矿物质颗粒分为石砾、砂粒、粉粒和黏粒,这一划分的指标是()A.质量大小B.重量大小C.粒径大小D.面积大小解析:根据土壤矿物质颗粒粒径大小,可将土壤矿物质分为石砾、砂粒、粉粒和黏粒。答案:C3.自然土壤剖面从上到下顺序正确的是()A.凋落物层、腐殖质层和泥炭层、淀积层、淋溶层、母质层和母岩层B.凋落物层、腐殖质层和泥炭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C.腐殖质层和泥炭层、凋落物层、淋溶层、淀积层、母岩层和母质层D.腐殖质层和泥炭层、淋溶层、凋落物层、淀积层、母岩层和母质层解析:自然土壤具有分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凋落物层、腐殖质层和泥炭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答案:B问题探究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有哪些重难考点[思考探究]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是古代帝王祭土神、谷神的场所。坛上层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壤: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问题设计]1.从“区域认知”的角度思考,材料中“中央为黄色”代表的是我国哪个区域?提示:黄土高原地区。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不同?提示: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巨大。[系统认知]1.我国土壤的地域差异成因分布类别在黄土基础上发育而成黄土高原黄色土壤气候干旱,盐碱比较高,有机质少,水分较少西部地区白色土壤土壤中的铁多以氧化亚铁形式存在,土壤呈青灰色东部地区长期积水之地青色土壤高温多雨,矿物质淋溶作用强,氧化铁等含量高南方地区红色土壤冬季寒冷,有机质分解慢,积累较多东北平原黑色土壤2.地形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影响着光照、热量和水分等条件,同时还影响物质的转换,进而影响土壤的发育。山区气温、降水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不同的气候和植被,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分异。陡峭的山坡,重力作用和地表径流会加速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地势低洼的山麓低地或者谷地,常常因沉积物的堆积形成较厚的土层。不同坡向的温度、水分、光照不同,植被也不同,导致土壤的发育程度与性状不同。[集训冲关]1.影响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生物B.气候C.地形D.时间解析: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故生物是影响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答案:A2.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是()①休耕②施用化肥③种植绿肥④作物轮作⑤广施农家肥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解析:为使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常用的方法有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答案:B读甲、乙两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3.甲地与乙地的土壤相比较()A.甲、乙两地的土壤养分来源相同B.甲、乙两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同C.甲地的土壤比乙地肥沃D.甲、乙两地的土壤矿物质含量相同4.下列关于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分析,正确的是()A.全年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年均温较低,土壤有机质丰富C.地表径流丰富,水源充足D.地形平坦,土层较厚解析:第3题,甲地与乙地的土壤相比较,甲、乙两地的土壤养分来源相同,都来自岩石风化,A对。根据箭头粗细,甲、乙两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B错。甲地的淋溶作用损失养分多,土壤比乙地肥力差,C错。受供给、释出、淋溶作用量不同,甲、乙两地的土壤矿物质含量不同,D错。第4题,乙地淋溶作用弱,说明年均温较低,土壤有机质丰富。答案:3.A4.B选考选做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淋溶作用强烈,铁、铝氧化物因流动性小而相对积累起来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据此完成5~6题。5.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成土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6.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A.赤红壤B.砖红壤C.红壤D.黄壤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富铝土形成是强烈的淋溶作用的结果,淋溶作用强的地区,气候湿热,故B正确。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质的重要来源,但对“铁、铝氧化物因流动性小而相对积累”影响不大,因此不是富铝土形成的主要成因,故A错误。生物因素参与不同类型土壤形成的影响差不多,故C错误。富铝土分布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因素会影响其形成,但不是主要因素,故D错误。第6题,富铝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具有明显脱硅富铝化特征的土壤系列,包括热带的砖红壤,南亚热带的赤红壤、中亚热带的红壤和黄壤等4个类型。其中热带的砖红壤所在地区水热条件最好,淋溶作用最强,因此铁、铝的相对含量最高,故B正确。答案:5.B6.B思维结构性评价——黑土有机质高的原因黑土是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原生植被茂盛的地区,有机质不易分解并历经千百年大量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肥沃土壤。黑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北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欧洲的乌克兰平原、亚洲的东北平原以及南美洲阿根廷连至乌拉圭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四大黑土分布区。根据材料探究黑土区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原因有哪些?植被的形成与良好的植被条件、地形、外力侵蚀作用弱以及低温有机质分解慢等有关同学丙黑土是在适宜气候下植被茂盛,且大量枯枝落叶难以腐化、分解形成的同学乙同学甲的回答对材料分析有误,答案错误;同学乙的回答正确,属于关联结构,但仅回答一个方面的原因;同学丙的回答全面,属多点结构,但没有分析过程,过于简单。植被覆盖良好,为黑土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年均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地形平坦,降水相对较少,风力及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有机质易于留存。黑土呈黑色,是在湿热气候下植被旺盛生长,大量枯枝落叶堆积形成的同学甲你的评价及思维完善同学回答示例[思维完善示例]谢观看THANKYOUFORWATCHING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