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青海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运用全新的管理理念,通过对物流全过程多要素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环节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目前,国际上普遍把开展现代物流称为“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及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国内如“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分迅速,物流增加值不断提高,现代物流业在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高效运行、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正不断显现。从我省的情况来看,生产企业原材料供应与产成品销售“两头在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义更大。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现代物流业发展却相当滞后,加快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省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现代物流业开始起步。2003年,依照全国平均水平测算的全省物流业增加值为39.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7%,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社会物流量不断扩大。目前,以西宁为枢纽,以公路铁路为主、航空为辅,辐射全省各地的运输网络已初具规模,交通运输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不断增强。2003年,全社会货运总量达6189万吨,自“九五”以来年均增长率达到7.3%;以城镇为依托的流通网络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目前,以西宁和格尔木为集散中心,多种所有制成分、多层次的生产、生活资料市场遍布城乡,各类企业参与、多种运输方式配合的大宗工业、生活物资流通网络已初具规模,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在发展。省内一批传统物流企业开始按照现代物流理念进行改造,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省外一些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我省开发现代物流业务,带来了先进的物流理念,促进了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然而,受体制、政策、技术、管理、人才等因素制约,我省物流社会化水平低,物流基础设施差,物流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现代物流业发展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缺乏统一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处于无序状态。我省物流业行政管理分散,主管部门间缺乏协调统一,相关物流系统各自规划建设,缺乏沟通协调,盲目、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无法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我省目前仍然没有正规的公用型公路货运站,运输企业物流基础设施功能单一,设备简陋,基本处于封闭、自揽自运状态,管理水平低。铁路方面,运力不足的局面短期内仍然难以改观;企业现代物流理念不足,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受“小而全,大而全”传统经营理念及模式的影响,我省企业仍然习惯于自办物流,专业化、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缓慢,阻碍了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物流效率的提高;专业物流人才缺乏,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物流业管理粗放,标准化、信息化进程缓慢,物流企业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此,有关人士建议,进一步促进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必须尽快建立全省物流发展协调机制,加强对现代物流工作的组织领导;抓紧《青海省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积极推广现代物流理念,营造良好的物流业发展氛围;有效推动供需市场对接,积极促进物流市场开放整合;政企联动,做好西宁朝阳综合物流园区的建设工作;抓紧落实,建立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作者:子宜)相关链接:根据省发改委的规划,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与省情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以信息技术和组织形式创新为支撑,以物流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综合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大力改善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及政策环境,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重点搭建三大平台,规划三个物流枢纽,建设四个物流园区,将现代物流业作为新兴产业加以大力培育,使其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拉动第三产业发展。至“十一五”末,现代物流的区域格局基本形成,现代物流业微观主体活力明显提高,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9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3%,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2~3个百分点。----------------------------------------------这是我们共同的物流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