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的面对》PPT课件9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冀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让我们一起回顾日军侵华的屈辱历史。我们一起走进了那段充满血和泪的历史,走进了那段充满屈辱和抗争的历史,我想我们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会更加珍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其实直面这段历史,也需要勇气!我们了解了祖国曾经遭受的劫难与屈辱,那开肠破肚的中国儿童,被奸杀的无辜妇女,堆积如山的尸体,一堆死不瞑目的人头旁日军得意的狂笑,所有这些触目惊心的罪恶画面,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七十多年过去了,世界和平了,但曾经制造罪恶的日本,有许多右翼分子却在无耻的否认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企图掩盖日军侵华的历史真相,许多日本青年不了解事实,用偏见的眼光看待中国,我们今天的故事就从一个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日本青年开始。24勇者的面对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勇者”?本课的“勇者”又是怎么样一个人呢?快速读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中国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一位日本青年山崎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消除了偏见,并勇敢的正视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事实。山崎的态度是怎样一步步改变的?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1、最初山崎的态度体现了山崎是个怎样的人?从那些词句看出来?山崎最初的态度:“脸色始终冷冰冰的”、“嘲讽和轻蔑”、“不屑的表情又来了”“垂下了眼帘,可又不服气”、“把头昂的高高的”、从这体现出山崎对中国的偏见轻视,对女孩的介绍的中国的质疑,固执的军国主义思想,认为日本是受害国。2、当山崎母子旅行归来后,山崎有的态度有什么变化通过那体现出来的?•“滔滔不绝”、“由衷的发出一声声的赞叹”、体现出山崎在亲眼所见中国的大好河山之后对中国由轻蔑转向了赞叹。对中国的看法有所改变。并且不再反对或者怀疑中国女孩对中国的进一步的介绍。3、当我送给山崎我精心制作的小册子时,山崎又有那些变化?“警惕”、“犹豫”、“额头沁出了细细的汗珠”、此时山崎是紧张的难堪的,山崎意识中坚不可摧的“民族优越感”在轰然倒塌。是中国女孩用历史事实向山崎证明谁对谁错!4、最后山崎又是怎样的态度?“忍不住”“由衷的”体现了山崎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终于鼓起勇气正视本民族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女孩的努力终于改变了山崎对中国的看法。课文的题目是《勇者的面对》,你认为文中谁是勇者?说说你的理由。山崎是勇者,敢于正视自己民族不光彩的历史,本文的中国女孩是勇者为了维护民族尊严,想方设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要为民族自由、独立抛头颅,撒热血。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也要据理力争。“支那”这个名称,起源于印度。印度古代人称中国为“chini”,据说是来自“秦”的音译,中国从印度引进梵文佛经以后,要把佛经译为汉文,于是高僧按照音译把chini就翻译成“支那”。在明治维新之前很少有日本人用“支那”一词称呼中国,日本书中常见的中国称谓乃是“汉”、“汉土”、“唐土”、“中土”、“中国”或者以相应朝代的名称称呼中国,如隋等。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不忿叫我国做“居四夷之中”的中国,为了培养大和民族的优越感,一改长期以来对中国的称呼(chugoku),而改用“支那”。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近代中国的耻辱推向极点。长久以来一直把中国尊为“上国”的日本人先是震惊,继而因胜利而陶醉,上街游行,狂呼“日本胜利!‘支那’败北!”从此,“支那”一词在日本开始带上了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轻蔑的情感和心理,“支那”逐渐由中性词演变为贬义词。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建成,共有军舰25艘,内含2艘铁甲舰,7艘巡洋舰。除5艘小舰系福州船政局制造外,其余均购自英、德诸国。官兵4000余人。丁汝昌被命为提督。聘英国、德国人指导军事训练。颁发《北洋海军章程》,确定船舰等级、人员编制、俸饷杂支及员弁升擢等制度,并规定3年举行一次会操。舰队成立后,海军经费被慈禧太后挪用修筑颐和园。除从福州船政局调来“平远”兵轮外,再未添任何舰只。舰队建设处于停滞状态。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海军参加对日作战,但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而遭全军覆灭。战后清政府从南洋水师、福建水师调来部分舰只驻防北洋,又设北洋统领及帮统官,管理海军事宜,仍难复旧规。1905年以萨镇冰总理南北洋海军。1909年以贝勒载洵、提督萨镇冰为筹办海军事务大臣,设立海军事务处,把南、北洋各舰统一编为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取消了南、北洋舰队的名义。日本天皇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接受《彼茨坦公告》所规定的各项条件,无条件投降。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终于取得胜利。中国抗战8年,军队、平民伤亡2100万人,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亿美元。九一八事变简介: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在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师长谷寿夫指挥下,在全城进行了血腥屠杀,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余万人。靖国神社:建于1869年8月6日(明治2年6月29日),原称“东京招魂社”,以纪念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内战戊辰战争中为恢复明治天皇权力而牺牲的军人。在1879年(明治12年),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靖国”来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吾以靖国也”,意为使国家安定。靖国神社在明治维新后是供奉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包括甲午战争(1894-5年),日俄战争(1904-5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日本全国神社都由内务省管理,唯独是靖国神社由军方管理。现时存放着接近250万名为日本战死者的灵位,其中有210万死于二战,包括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一起按每年春、球友天皇或皇室主持代表大祭,曾是宣扬军国主义、鼓吹侵略政策的场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宪法规定,国家不参与靖国神社的祭祀活动。但仍有不少军国主义分子借该处祭祀侵略者亡灵,试图复活军国主义,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