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二十二课醉翁亭记醉翁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人历来有一种山水情怀。他们寄情山水,抒怀言志,山水亦因人而胜,因文而名。安徽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便是因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千古美文《醉翁亭记》而闻名于世的,就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记述,做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去聆听先生的心音。导入新课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资料链接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作家简介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欧阳修《六一居士传》六一居士的由来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为居士李白杜甫苏轼王安石李清照辛弃疾青莲居士少陵野老东坡居士半山老人易安居士稼轩太白子美子瞻介甫幼安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文化常识积累传:即传记,古代文体,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为主,如苏辙的《巢谷传》。记:古代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如唐柳宗元《小石潭记》、宋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说:古代文体,多用来说明某种道理,通常叙述兼有议论。如周敦颐的《爱莲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袁枚的《黄生借书说》等。知识拓展:古代常见三大文体环滁()琅琊()山之僧()暝()晦明()伛偻()山肴()野蔌()觥筹()弈()chúlánɡyáshēnɡmínɡhuìyǔlǚyáosùɡōnɡchóuyì读准字音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阴/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读准节奏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旨在读得通顺:(1)学生结合页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划出不解之处。(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3)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问,全班交流解决。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找出自于本文的四个成语,说出它们的意思。词汇积累峰回路转水落石出觥筹交错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2.找出文中词尾带“然”的形容词,解释在本文中的含义,并罗列现代汉语中带有词尾“然”的形容词若干。词汇积累蔚然翼然杂然颓然蔚然:茂盛的样子。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杂然:错杂的样子。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醺醺的样子。1.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再读课文,深度探究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1)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晦明变化图→四季风光图(2)体会太守为人而醉。再读课文,深度探究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3)体会作者为“情”而醉。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再读课文,深度探究(3)体会作者为“情”而醉。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名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2.如何理解太守的“醉”与“乐”。“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在表露出与民同乐、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的同时,也隐含着他的一丝失落、一丝无奈,寄情山水既是作者真意也是为了排遣人生的失意,但欧阳修却没有沉沦,依然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观。赏析写作特色(1)描写形象、精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2)句式灵活,对散结合。(3)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归纳本文中心思想本文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风光,勾勒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思想。反思阅读方法:1.诵读感悟内容。2.探究思想背景。3.赏析行文特色。1.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拓展延伸两人都有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2.联系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拓展延伸为官者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像欧阳修那样,抛弃个人荣辱,胸襟豁达,时刻以人民疾苦为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百姓是否同意、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标准,以高尚的人格和行为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人民谋福利,创造出人民满意的业绩。布置作业1.整理字词,做好分类积累。2.课下搜集有关欧阳修的故事,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