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裴松之《三国志注》引《晋阳秋》的记载说,就在诸葛亮去世的当天夜里,一颗赤色大星,光亮有角,自东北方向西南方陨落,坠入五丈原的蜀军营地。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梳理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关知识过程与方法联系文本,挑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文化的认知欧洲人将璀璨的星空想象成十二个美妙星座,而拥有超群智慧的中国人不但将满天繁星分成四大类(“四象”),而且将它们与广阔的疆域联系起来,发明出独特的名词——“分野”。(一)五纬与七政古人把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金木水火土合起来称为五纬。《史记•天官书》:“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中国古代有七曜日,在西方与之对应的就是Sunday,Monday,Tuesday……Saturday.(二)二十八宿与四象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星宿不是一颗星,而是邻近若干颗星的集合。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二十八宿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恒星。古人还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二十八宿的名称,按东北西南分别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àng氐dǐ房心尾箕jī;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kuí娄胃昴mǎo毕觜zuǐ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古诗与星宿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写景之句,以星衬月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咏物之句,以星衬物《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歌咏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三)分野春秋战国时期,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对野有了了解,就可以知道古代作家在写到某地区时会连写到这个地区相配的星宿。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又如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古代是把天象的变化和人事的吉凶联系到一起的。如日食是上帝对当政者的警告。练习1:查找资料,解释下面句中画线部分(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诗)参指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练习1:查找资料,解释下面句中画线部分(3)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邹阳《狱中上梁王书》)“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4)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长生殿嘲笑牛郎织女一年一会,不如他们长相厮守。而因史禄山叛乱逃离长安的唐玄宗,却在马嵬坡被禁卫军逼迫,缢死杨贵妃。•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天干地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纪年天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567890123456789101112123公元与干支两种纪年法之间的转换:如1840年,末位定天干:1840——0——庚除以12的余数定地支:1840/12余4——子所以1840年是庚子年。请推算一下2011年是什么年?纪月孟仲季朔望既望晦纪日•天色纪时法•地支纪时法•五更报夜纪时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天色纪时夜半鸡鸣平明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地支纪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现代纪时23-1点1-3点3-5点5-7点7-9点9-11点11-13点13-15点15-17点17-19点19-21点21-23点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夜间时辰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明五更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现代时间19-21点21-23点23-1点1-3点3-5点“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初定”(《孔雀东南飞》)“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湖心亭看雪》“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王羲之《兰亭集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练习2:在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与下列纪时名称有关的诗句,体会古人纪时的“文化韵味”平明:日中:人定:日暮:更定:夜阑:暮春:三春:三秋:古人的名、字、号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名(父亲起的)弱冠仪式后起的自己起的古人有名、字、号,当大官的死后有谥号。如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谥文忠。(1)名与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1)同义互训。名与字的意义相同,可以互相解释。(2)相辅相关。名与字的意义相互关联,具有联系。(3)反义相对。名与字的意义相反,两者对立相应。这是希望人不要过与不及,取其制衡之意。(4)使典用事。有些名、字援引经史载记,使用典故。名和字间一般有意义上的联系,有时候我们看不出来这种联系,主要是因为语义变迁的缘故。大致来说,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可分为以下几类:练习3:根据古人的名与字的相关原则,解析下列作家的名字关系。(1)班固,字孟坚(2)曹操,字孟德(3)韩愈,字退之(4)刘禹锡,字梦得(5)李商隐,字义山(6)秦观,字少游(7)陆游,字务观(8)姜夔,字尧章李商隐,字义山:商隐,即殷商隐者之意。商末,武王伐纣,天下宗周,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饿死,故李商隐字“义山”与名呼应。秦观,字少游:“观”与“游”同义。陆游,字务观:据说陆游的母亲梦见秦观而生陆游,所以用秦观的名为字,用秦观的字为名。又取《列子·仲尼》“务外游不如务内观”之意。姜夔,字尧章:传说“夔”是上古帝王尧的乐官,“章”即“乐章”(2)号之别号别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和字在应用上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有人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也有人以旨趣抱负自号:如欧阳修被贬蔡州知县时,改号“六一居士”——“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以吾一老翁,老于此五物之间”。还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花和尚行者智多星及时雨母夜叉一丈青母大虫水浒传林冲杨志戴宗李逵石秀燕青时迁王英(3)号之绰号鲁智深武松吴用宋江孙二娘扈三娘顾大嫂豹子头青面兽神行太保黑旋风拼命三郎浪子鼓上蚤矮脚虎练习4:请写出以下绰号相对应的水浒人物的名称(4)号之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据说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其实,这往往是虚伪的,不符合事实的。但一个人有了谥号,就等于在名字之外有多了一个别名了。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厉、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5)避讳所谓避讳就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用改字、缺笔、空字等办法来回避。如《捕蛇者说》中“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句中“人”本应为“民”,这是在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除了避君讳外,文人还避家讳,有的还避圣讳。避君讳避家讳家讳,又称私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须在言行、作文章时避开以此为名的事物。司马迁的父亲名“谈”,所以《史记》里,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袁德师因为父亲名高,便不吃糕这种食物。徐积父因为父亲名石,从来不用石器,不踩石子,遇上非过不可的石桥,便让人背着他跑过去。晋朝有个叫王忱的人,一天去看望桓玄,桓玄用酒招待他,王忱因为刚因吃过药忌冷酒,因此叫仆人去“温酒”,谁知桓玄听后突然大哭起来,原来他的父亲叫桓温,一听“温”字就要痛哭流涕,王忱讨了个没趣,只好匆匆告辞。最令人惋惜的怕要算唐朝号称“诗鬼”的李贺了,就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进”与“晋”音同而犯家讳,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韩愈因此愤而作《讳辩》,质问道:“父亲叫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那如果父亲叫仁,儿子岂不是不能作人了吗?”避圣讳圣讳,即“为贤者讳”,亦即对封建社会所推祟的圣人贤者的名讳。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宋代为避孔子讳,朝廷规定改瑕丘县为瑕县,龚丘县为龚县。而姓丘的则因为犯了孔子的讳而写作“邱”。从宋代一直到清代,对“丘”字写起来或缺一笔,或写作“某”,或用朱笔圈之。读起来或读为“区”,或读作“休”。也有笑话。南宋的钱良臣的小儿子颇聪慧,凡经史中有“良臣”二字的,读时均改为“爸爸”。一天读《孟子》,“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遂将其改读为“今之所谓爸爸,古之所谓民贼也。”原想尊敬,反成辱骂了。襁褓:孩提:垂髫:豆蔻:及笄:弱冠: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花甲之年:耄耋之年:期颐之年:年龄称谓婴儿2~3岁的儿童幼年儿童13岁女子15岁女子20岁男子30岁40岁50岁60岁70~90岁100岁(6)练习6:查找资料,写出与下列年龄称谓相对应的年龄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