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导入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名将傅友德、蓝玉奉朱元璋之命远征残元势力据守的云南。明军势如破竹,仅用半年时间就平定了云南。这次远征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其中有两位人物及其家族也深受影响。这两位人物都是明朝对外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今天我们来学习他们的事迹。还是在这次远征中,明军将领戚祥阵亡。他的牺牲为家族换来了世袭之职,从此他的子孙代代习武从军,并延续了他英勇报国的精神。200多年后,他的后代戚继光又站上了前线。这次远征中一批不同民族的儿童成为战俘,其中一些儿童战俘被迫接受阉刑并送入宫廷和贵族府邸成为奴仆。11岁的回族少年马三保正是这些不幸孩子中的一位。然而,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开启了新的人生。少年跟随明军四处征战,历经磨练,之后又随从燕王朱棣屡立奇功,并被赐姓为郑,是为郑和。二、抗倭斗争一、郑和下西洋1.“倭患”及其危害2.戚继光抗倭1.明代西洋的范围2.七下西洋的目的3.七下西洋的条件5.七下西洋的影响4.七下西洋的盛况阅读教材,结合视频,快速抢答:①明代的西洋是指今天哪儿?②是谁派郑和出使西洋的?③为什么他会将出使远航的重任交给郑和?明代的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地区文莱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材料一:《明史》记载:“成祖疑惠帝(即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寻找建文帝说宣扬国威说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说材料二:史书记载,郑和每到一国,都会和当地君主会面,宣读明成祖诏书,赠送冠服和珍贵的礼物,向这些国家表达明朝愿意与之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的愿望。教材采纳的观点是政治目的说: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郑和为什么能多次前往西洋地区?材料四:郑和及其船队主要成员通晓牵星过洋航海术、熟通各式东西洋针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学、船舶驾驶与修理的知识技能。材料二:在宋元以来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发展的基础上,明朝的造船及航海技术发达。材料三: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好转,眼光开始转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明初国力强盛(物质条件和最根本的保障)郑和本人的才能和船队上下的团结奉献(主观条件)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达(科技条件)明廷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政治条件)文莱《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根据《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分小组快速抢答:刘家港刘家港占城今加里曼丹岛北部今马来西亚马六甲一带今印度科泽科德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带红海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今肯尼亚蒙巴萨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战船水船粮船座船马船大宝船次数7次30多个起止时间最远抵达地访问过的国家和地区出发地中国刘家港1405—1433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①郑和下西洋不仅时间早,而且规模之大,远航次数之多以及涉及地区范围之广,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②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③郑和下西洋过程中为了显示明朝的国力强大,人民富足,奉行“厚往薄来”的贸易原则,即高价收购西洋各地货物,低价出售中国物品。这种不计经济利益的政策,给明朝带来沉重负担。印尼的三宝垄郑和庙印尼的三宝垄郑和下西洋浮雕马六甲郑和遗迹南沙群岛——郑和礁2012年4月16日,执行“和谐使命——郑和舰环球行”任务的中国海军308名官兵,重走并延伸当年的郑和航迹,展开了共和国海军史上第二次环球航行,先后到访14个国家港口,航经3大洋6大洲,穿越数十个海峡,通过2条运河,总航程达3.2万多海里,历时159天,创造了中国海军单舰航程最远、访问国家港口最多、单次续航时间最长等多项纪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来的。这些图片、资料,说明了什么?2012年5月,南京与广州、泉州、宁波等8个城市一同加入“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计划”。南京不仅是郑和下西洋的策源地、起终点和物资人员汇集地,也是郑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中心和人生归宿地。永乐皇帝为表彰其出使西洋而修建的天妃宫、静海寺,以及专门为郑和下西洋出访各国兴建的大型官办造船基地——龙江宝船厂等历史遗存,在见证这一航海壮举的同时,也印证了南京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倭寇”指什么?元末以来,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的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还时常抢劫财物,被沿海人民称为“倭寇”。明人画笔下的武装倭寇明朝中期为什么倭患严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海上贸易空前发展;东南沿海私人海上贸易受到限制,中外勾结;明朝海防松弛。16—17世纪之“东西洋”略图体现了中国人对海洋世界的认识16世纪葡萄牙人绘制的中国沿海地形倭患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武装对抗明军,到处烧杀掳掠,严重威胁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扶老携幼、躲避倭寇的中国百姓(上图)正在烧杀掳掠的倭寇(左图)戚继光画像戚继光发明的鸳鸯阵法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抗倭形势图台州九捷福建、广东(1)过程浙江平倭:台州九战九捷进入福建、广东剿倭(与俞大猷合作)东南沿海的倭患都被平息当地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戚继光抗倭的主要事迹(2)结果戚家军抗倭为什么会取得胜利呢?①正义的,符合人民的利益;②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③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④其他爱国军民的鼎力支持和联合作战。“俞龙戚虎”—明朝抗倭将领俞大猷(泉州人)讨论4牛津大学2012年公布了一幅17世纪明人所绘的沿海地图,显示钓鱼岛、赤尾屿等都在明朝海域内。结合教材中的《筹海图编》和“开卷有益”,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拓展提升通过本课,你了解了明朝对外关系中的几件大事?想一想明朝对外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试着用示意图概括。展示我的成果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明中后期—国势衰落——武力冲突和平交往戚继光抗倭——君主专制制度开始走向衰落反映“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历史再次告诉我们:只有国力强盛才能在外交中占主动权;中国要强大,首先要内部强大;21世纪依然是海洋世纪,中国要走海洋强国之路。当然,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像郑和一样坚韧毅勇,像戚继光一样立志报国,我们祖国才会有希望。1.据史书记载,从1407年到1422年短短十多年间,有南洋多国使者多次搭乘船只访华。与南洋使者访华有关联的事件是()A.马可·波罗来华B.荷兰人抵达台湾C.郑和下西洋D.葡萄牙人到达澳门2.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A.东北地区遭到入侵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3.明朝中期,我国沿海地区不断遭受倭寇的侵扰。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先后扫平浙江、福建、广东倭患的爱国将领是()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文天祥DC巩固练习B材料二:历史将记住这个日子,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摘编自当年明月《明朝的那些事儿》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在图中方框内填写出A地名。根据所学,正确标出郑和船队到达地B、C、D的地名。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问题三:郑和下西洋有什么意义?问题四:近年,西方一些媒体将中国与非洲国家正常的友好交往与“新殖民主义”相提并论,歪曲中非合作,挑拨中非关系。针对西方媒体R无理指责,请你予以驳斥。【参考答案】问题一:A:刘家港;B: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C:红海沿岸;D:非洲东海岸。问题二:不以大国、强国自居;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友好交流;公平交易等。问题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开创不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网,对世界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郑和下西洋期间的中外官方使臣及各类人员的往来,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史上最为活跃的;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也是古代世界航海史上规模最大的远航。问题四: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中国与非洲是友好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中国以和平方式崛起等。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