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一、核心素养通过认识生活中的常见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进一步系统地学习了盐的有关知识,以及复分解反应的变化规律和微观本质。二、教学设计思路(一)基本理念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积极探究化学奥秘,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逐步形成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设计思想本课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社会的发展也不可分割。在教学设计中,密切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录像,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三、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情分析本课时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最后部分,它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质出发,通过认识身边的常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进一步系统地学习了盐的有关知识,以及复分解反应的变化规律和微观本质。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对酸、碱、盐的性质、应用和转化规律及化学反应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为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和通性进行比较完整的归纳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遇到了许多的盐类物质,并且也学习了金属、酸、碱等多种物质与盐的反应,为本节课探究和总结盐的通性奠定的知识基础。同时,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知,但是不能将它们与化学知识相联系;具备第2页一定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以及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化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学科能力,能够用化学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简单的实验设计能力;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构成、性质及主要用途。2.通过实验探究碳酸盐与酸的反应,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3.认识复分解反应的变化规律和微观本质。(二)教学重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三)教学难点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本质。五、课前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六、教学设计流程教学流程图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蒸馒头时为什么要用碱面或小苏打?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老人缺钙会得骨质疏松,生活中常用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针对调查任务进行生活调查和资料收集。小组交流,统一让学生走进生活,感知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从生第3页认识,选出小组汇报代表。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小组协作意识。情景导学【复习回顾】区别:生活中最常见的盐--食盐NaCl与化学中的“盐”。回忆我们学过的盐类物质有哪些。提出问题:那么生活中常见的盐还有哪些呢?认识化学中“盐”的定义。回顾所学过的盐: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钙等认识化学中“盐”的结构,回顾学过的盐,为下面学习盐的性质做铺垫。【汇报交流】组织学生回答生活小调查中的两个问题,并对学生的调查情况给以评价。小组代表汇报调查结果,其他成员补充。由常见物品引出化学物质,为导入新课做准备。【摆台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观看展品,对本节课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而且它们的结构也非常相似,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那么,今天我们就以生活中常见的这三种盐为代表的研究盐的有关性质。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盐: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由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盐自然引入对盐的性质的探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指导学生自学了解Na2CO3、NaHCO3和CaCO3的俗称。小组实验:先观察三种药品颜色状态,再阅读课本有关内容。观察颜色状态,探究水方法指导,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规律。第4页动手探究它们的水溶性。溶性。【合作探究2】复习CaCO3与HCl的反应,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是否也能与稀盐酸反应,如果能反应,请写出反应原理。指导学生通过比较以上三个反应,总结CO32-和HCO3-的检验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写出反应原理。思考问题,汇报检验方案,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培养学生类比能力和科学的探究能力。通过对比发现反应规律,形成离子鉴别的基本思路。【学以致用】1、用碱面或小苏打蒸馒头时,馒头中的小孔洞是怎么产生的?2、CaCO3难溶于水,不能被人体吸收,那么,如何发挥补钙作用?3、已知贝壳/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请设计实验验证贝壳/鸡蛋壳中含有CO32-,然后进行小组实验。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动手实验验证贝壳/鸡蛋壳中含CO32-。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刻感受身边的化学变化。【拓展延伸】我们还学过哪些物质能够和盐发生反应?演示实验: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追问:盐能与酸反应、与碱反应,盐能不能与反应呢?演示实验: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小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这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回忆盐参加的反应:盐与金属;盐与碱。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推测两个反应的反应原理,总结盐与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总结、探究盐的有关性质。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进行科学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第5页的最后一种“复分解反应”。继续追问:以前学习的哪些反应也属于复分解反应?观察酸碱中和的微观图示,思考复分解反应的本质酸、碱和盐反应的共同特点。观察酸碱中和的微观图示,分析盐与碱和盐反应的本质。能力。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自由移动的离子之间的反应。回归社会【过渡】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Na2CO3、NaHCO3和CaCO3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呢?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对号入座”将展示的实物分类。可以看出Na2CO3、NaHCO3和CaCO3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确很广泛,那么我们如何获得呢?展示Na2CO3、NaHCO3和CaCO3在自然界存在的图片。播放“化工泰斗---侯德榜”视频资料。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根据生活经验和课本有关经验,将展台上的实物按用途进行分类。通过图片了解Na2CO3、NaHCO3和CaCO3在自然界的存在。观看视频了解侯德榜的先进事迹。通过实物分类,使学生对Na2CO3、NaHCO3和CaCO3的用途印象更加直观、深刻。学习侯德榜的爱国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当堂检测组织学生进行自测和组间互批。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给以评价和完成当堂检测,进行自我反思夯实基础知识,做到心中有数。第6页鼓励。(提示:打开配套习题,互动答题,更快更便捷的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评价。课堂小结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总结化学物质研究的一般过程:结构→性质→用途→制取;其中研究的重点是性质。物理性质总结共性、区别个性;化学性质深入内部研究微观本质、总结变化规律。认真聆听、理解本节课体现的重要的化学思想方法。在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总结提升,使学生终身受益。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