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SWOT分析现代物流业是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业和商业为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已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现行各个产业本身、产业与产业之间,产品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都要以物流为支撑和纽带。它的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振兴第三产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市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全国各省“转方式,调结构”的政策调整的大环境下,研究怎样发展德州市现代物流业,对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德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strength)1、交通区位优势。德州北依京津,南靠济南,西接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是华东、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连接带,处于环渤海经济圈、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交汇处。德州是全国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京沪、德石、济邯和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德烟铁路在此交汇,京福、济聊、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纵横交织的国省公路干线路网全面形成。2009年末实有公路通车里程2569公里,2009年完成货运量9433万吨;市区拥有铁路专运线22条,2009年完成货运量302万吨,距离济南遥墙空港只有一小时,德州具有建立公、铁、空立体式联运综合交通物流体系的基础条件。2、物流业发展基础优势。全市现有各类物流企业1900余家,拥有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货运场站及配送中心132个,中心城区沿京沪铁路及专用线有各类货场占地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其中储煤场7处,储木场8处,各类仓库100多个。木材、煤炭、粮食、钢材、建材是我市传统大宗集散、流通、配送物资,在鲁西北、冀东南具有主导地位。2009年全市实现社会物流总额1180亿元。2010年1-9月,全市实现社会物流总额1080亿元,同比增长19%。3、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趋势逐步显现。近年来,德州物流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市重大物流业项目个数从2008年的3个增长到2010年的11个,总投资占全市重大项目投资的比重由1.7%增加到6%。投资80亿元的东北商贸物流城已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山东省乃至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现代综合商贸物流中心。二、德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劣势(weakness)1、自营物流占相当比重。物流产业能否得到发展,关键在于要有物流需求。这种需求主要来自于工商企业。但是目前我市绝大多数的工商企业仍以自营物流为主,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的销售中的一系列活动主要是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完成。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使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公司可利用的物流资源不足。2、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有三个层次的要求,最底层是标准编码、协议、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二层是信息服务平台的要求,包括运营的平台、开发的平台、服务的平台;第三个层次才是定制化的服务,包括商业智能、知识管理、数据库挖掘等。我市物流企业大多数仍处于网络技术等基本功能的应用上,即处于信息化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涉及的功能包括客户管理、报表系统等等,很少企业信息化管理达到第二、三个层次。3、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目前我市物流企业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统物流企业。主要是仓储、运输及快递企业。二是主辅分离物流企业。主要处理企业自身的物流管理业务。三是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即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传统物流企业构成了我市物流企业的主体,而后两种企业占据很少份额。全市物流企业整体上处于“档次低、规模小、分布散”的状态,形不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三、德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面临的机遇(oppotunity)德州市物流业的发展面临两大机遇:一是国务院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物流业因其重要的纽带作用跻身十大产业之列,作为落实其它九大规划的重要支撑。这意味着物流业已经上升到国家重大战略层面。现在各地政府纷纷对本地区的物流业发展作出规划,进行规范,制定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占领制高点。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年,国家必将有更大的政策倾斜和投入,这对于我市物流业的长远发展是重大利好消息,为我市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物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二是《山东省关于贯彻国发[2007]7号文件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全省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并且省里确定将现代物流业作为六个重点服务产业之一。《山东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把我市列入山东省6大省级物流节点城市和山东省5大物流区域核心城市,是在充分考虑我市发展物流优势和条件的基础上,对我们提出的科学规划。在战略定位上,我们应充分发挥铁路、公路连接京津塘交通枢纽城市的优势,承接国家贯通南北物流通道节点的任务,建立以煤炭、木材等大宗货物为主的物流园区,服务于经济发展。并积极呼应国家级物流节点济南、青岛,成为其依托和补充,实现与济南、青岛的错位发展。四、德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存在的威胁(threat)近年来,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仅在德州周边地市已建成或在建的大型现代化物流园区近30个,各地在加快物流业发展方面形成了拼抢之势。如济南提出重点建设盖家沟、现代和郭店三大物流园区和邢村、国际集装箱分流中心、桑梓店和空港等四个物流中心,打造全省综合性物流中心和全国区域物流中心及重要物流节点;临沂市斥资300亿元建设物流城,努力打造“中国临沂、物流天下”的品牌;潍坊投资30亿元高标准建设中国鲁东物流中心,打造辐射山东半岛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对德州如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德州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如何实施“服务业拉动”战略,加快打造“物流德州”的城市品牌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五、加快德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德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应借力铁路,构建铁路新枢纽,立足山东半岛和京津冀都市圈,服务鲁西北、辐射鲁中和冀东南,形成贯通南北、联接东西的区域性生产与流通型德州大物流。要大力发展中转物流、农产品物流,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促进我市成为区域物流发展的中心城市。1、加强组织领导,促进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为尽快实现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物流德州”的城市品牌和打造“区域物流服务高地”的奋斗目标,建议市政府建立物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主管领导同志任组长,市发改委、商务局、交通局、经信委、工商局、地税局、国税局、海关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提出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检测分析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状况,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组织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各项日常工作,加强指挥调度,完善服务体系;定期组织召开物流企业负责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加强物流办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形成工作合力;建立物流人才培训与物流企业的交流机制,打造全市物流企业工作联系与交流平台,组织市内物流企业到物流业先进地区以及发展较好的物流企业参观学习。2、科学规划布局,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全市“八大产业”协调发展。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规划是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坚持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在整体布局上形成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城市物流与县域物流的综合发展的格局。按照《德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的“2510”发展思路,加大两大物流园区、五大城区物流中心、十个县域产业物流中心的推进力度。加快建设东北商贸物流城、京铁物流园两大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建设高铁片区商贸物流园,形成全市物流业中心。同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应融合到我市八个重点产业发展中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借鉴先进地市的经验,抓紧研究制定现代物流业与各个产业协调发展的规划目标。物流业发展规划要与“八大产业”规划相协调,互相制约,相互促进。通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生产性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并加速二、三产业分离,促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突出重点工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包括物流软设施和硬设施。首先,物流软设施建设主要就是信息系统建设。完善运达物流园等信息平台的建设,及时更新德州物流网的信息,定期宣传国家及省市的物流政策,推介物流项目,讲解物流案例,发布全国及各省市物流业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构建覆盖率高、辐射面广、高效快捷的网络,链接市内各物流节点与政府电子商务信息,实现货运物流网、加工贸易网、商贸流通网互联互通,提高物流业的服务效率和运作质量。其次是物流硬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德龙烟铁路、太青客运专线等铁路,聊城-德州-黄骅铁路和德州-济南城际轨道交通网,尽快形成“三纵三横”铁路运输网络;以德滨、德商等高速公路的建设为依托,加速“六纵四横一环”的公路主框架整体格局的全面形成;推进京杭运河、徒骇河、漳卫新河三条河流的复航通航工程建设。进一步探索“无水港”运作模式,加强与青岛港和天津港通关合作,争取各大港口到德州合作建设园区,打造名副其实的区域物流中心和高标准内陆港。通过这些重点交通工程的建设,推进我市零担货运中心、集装箱中转站、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等的建设,为构建物流枢纽提供平台。4、抢抓政策机遇,支持物流业重大项目建设。把推进物流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物流业的突破口。从重大物流项目的引进和规划入手,坚持高起点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从加强沟通、加强调度入手,坚持严要求,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从争取政策、加大协调入手,坚持破难题,抓好资金和项目落实。全力推进东北商贸物流城、京铁物流园等重大物流项目的建设。目前,国家商务、财政、发改、交通等部委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物流配送工程项目、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项目、“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项目、农产品“农超对接”项目、“双百市场工程”建设项目等等专项,都有相关的优惠支持政策,我市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抢抓政策机遇,积极筛选、论证、包装物流领域重点发展项目,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政策性资金,大力支持物流业重大项目建设。5、坚持准确定位,加强物流园区建设。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定位准确、特色显明的原则,重点抓好物流园区建设。按照我市物流业发展规划,抓住交通枢纽的地域优势,抓紧依托铁路建设物流园区,重点推进东北商贸物流城、京铁物流园两大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建设高铁片区商贸物流园,形成全市物流业中心。同时尽快启动铁路物流园区的战略性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争取国家在铁路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专项资金支持。6、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德州市是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产品与工业品不同,大量的是鲜活产品,以散装为主。我市现有大小冷藏库40余座,冷库总容量约12万吨。近几年来,国家重点开发推进冷链物流系统,我们要把握机遇,力争把冷链物流做大做强,使得我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规模不断提高。应该围绕肉类屠宰加工企业、特色蔬菜、水果、水产品超低温储藏、运输来逐步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要重点推进经济开发区中央直属储备肉冷库等项目建设,建立高标准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7、坚持放开搞活,发展第三方物流。将物流业作为吸引国内外投资的重点,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现代物流企业在我市设立物流配送中心或分支机构,与我市企业开展合作,带动我市物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鼓励外商以合资、合作、独资等方式投资建设、经营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借助外力发展我市第三方物流业;引导传统物流企业(运输、仓储、货代、邮政等企业)向现代物流方向转变。鼓励有条件的物资供销企业、商业企业从连锁配送着手,逐步建立物流配送系统,待条件成熟后,组建专业的物流公司,培育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第三方物流;鼓励生产性企业加快主辅业分离,促进现代物流业和服务外包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8、完善政策措施,促进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以市委、市政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