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黄元英地方民俗专题第一章课程说明请同学们真实地告诉我:1.为什么选修《地方民俗研究专题》?2.选修本课希望在哪些方面有所收获?我想真诚地告诉同学们:1.为什么开设这门课?2.这门课将讲述什么?3.怎样去学习这门课?一、为什么要了解民俗文化?一不了解民俗文化,就不知道“我是谁”。文化身份确认---救治精神无根感。二不理解民俗文化,就无法“入乡随俗”。文化环境融入---消解环境疏离感。三不了解民俗文化,就难以看懂“真实”。文化传承创造---积淀人生成功感。《礼记·曲礼》“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二、初学者要了解哪些民俗文化?一关于吃:饮食民俗与舌尖美学二关于喝:饮酒习俗与杯中乾坤三关于住:民居民俗与诗意栖居四关于节日:岁时民俗与生活艺术五关于人生:人生仪礼与生命节律六关于信仰:祭祀民俗与精神信仰七关于禁忌:民间禁忌的为与不为八关于方言:方言考释与俗中之雅三、怎样了解地方民俗并予以文化观照?从学习理解民俗学基本概念入手,学习常识,奠定基础。民俗;民俗学;地方民俗研究从反观自己的民俗体验入手,强化民俗意识,培养民俗视角。从认真扎实的田野作业入手,认识民俗本质,形成了解理解地域民俗及其恰当应用的能力。五、要求和建议像个本科层次学生的样子像个本科层次学习的样子四、本课程将主要以商洛民俗为例讲述《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民俗学》乌丙安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中国民俗与民俗学》张紫晨著,浙江人民出版1986年版《民俗学概论》陶立璠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民俗》陈勤建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民俗学导论》叶涛吴存浩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民俗学原理》乌丙安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刘魁立民俗学论集》刘魁立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社会学与民俗学》杨堃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六、课外阅读底线书目《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高丙中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20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苑利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民俗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周星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红山峪村民俗志》田传江著,辽宁文化音像出版社1999年《民俗学手册》[英]查·索·博尔尼著,程德祺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世界民俗学》[美]阿兰·邓迪斯编,陈建宪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民俗学》[日]关敬吾编著,王汝澜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作业:1.阅读一本民俗学著作2.学习领会“民俗”概念一、民俗<一>民俗的概念民俗即民间风俗,是由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和行为模式。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并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形成,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等方式传播广布和发展演进。第二章民俗学常识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将民俗分为四部分: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中把民俗分为四大类: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游艺的民俗3.陶立璠《民俗学概论》则分为这样四类: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口承语言民俗,精神民俗。4.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把民俗分为十类:⑴巫术民俗;⑵信仰民俗;⑶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⑷建筑民俗;⑸制度民俗;⑹生产民俗;⑺岁时节令民俗;⑻人生仪礼民俗;⑼商业贸易民俗;⑽游艺民俗<二>民俗的分类1.民俗和“我们”1.确认“我”之为“我”2.解答何以有“我们”如果说是文化基因决定了“我”,那么,文化谱系整合了“我们”。<三>民俗和“我们”民俗即“我”的文化基因。找到了民俗,就找到了“我”无以复制的童年经历,就找到了“我”无法改变的饮食兴趣,就找到了“我”的情感基型,找到了“我”的行为共相,这也就找到了“我”独一无二的身份胎记。这个时候才会体验到,身份确认的释然和回归根系的幸福,“我原来是这样!”首先,“我们”是一个家庭。家风就是这个家庭的文化标识,家规是这个家庭的行为规则。其次,“我们”是一个村镇。村风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规则,更是村民内心深处的法律。再次,“我们”是一个民族。从本质上看,一个民族的民俗实际就是该民族生活模式和文化传统。民俗,蕴含着民族的文化基因,保留着民族的童年情感。正是同质的民俗,让无数的“我”成为同一个民族,进而就有了同一个祖国。可以说,民俗也是重要国情。认识民俗是了解国情民情最重要的途径。<一>民俗学概念和研究范畴民俗学就是研究民俗的学问。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搜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的规律,为人类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是人的生存模式和生活文化,所以,民俗学也是研究人的学问。民俗又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涵,所以,民俗学也是研究社会的学问。二、民俗学钟敬文先生提出,民俗学的结构分为六方面,包括民俗学原理、民俗史、民俗志、民俗学史、民俗学方法论和民俗资料学。这六个方面是对民俗学理论体系内的支柱性观点的搭建。民俗学可按照三个方向发展,即理论民俗学、历史民俗学和民俗志学(即方法及资料的民俗学)<二>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历程古代学者的探讨。司马迁,班固,应劭,刘勰,苏轼…近代学者的开拓。黄遵宪,张亮采,胡朴安…现当代学者对中国民俗学的贡献。周作人、顾颉刚,钟敬文…<一>国家与民俗:民俗研究“国家在场”。三、民俗学与高等教育“就学术政治而言,民俗学是现代国家的基础学科和支柱性学科。民俗学要通过‘俗’的研究来理解‘民’,理解作为民主政体的权利根基的普通人;要通过‘民’的研究来理解‘俗’的传承,理解‘俗’的传承如何构成国家共同体的文化根基,让社会能够以最经济的方式(也就是依托文化传统发挥作用的方式)得到可持续的再生产。‘民’在社会价值上不被尊重,一个社会就不会有民主;‘俗’在生活方式上没有地位,这个共同体的问题认同就会有问题,它的社会再生产也一定会出问题。重视‘民’和‘俗’的问题,是在重视共同体的基本的政治问题和文化问题。就学科制度而言,民俗学应该是一门在教育和科研体制内有独立地位的学科,也就是中国学界所说的一级学科。”(高丙中)美国:1949年印第安纳大学民俗研究所成立,并实施博士培养计划,1963年,该校成立民俗学系。1962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现“民俗研究项目”。1971年,美国立法通过《美国民俗生活保护法案》。加拿大:萨德伯里大学在1981年就建立了民俗学系,提供包括学士培养在内的多种计划(其实该校从1975年已有相关课程),1994年更名为美洲法裔民俗学与民族学系。自1984年,萨德伯里大学就有本学科研究中心,1972年更名为安大略法裔民俗中心。德国:在六七十年代各大学普遍有民俗研究所,都属于日耳曼文学专业。<二>外国民俗学科的发展韩国:1920年开始民俗学研究,1932年成立韩国民俗学会。1957年在国语文学系设立民俗学专业。1971年,圆光大学成立第一个大学所属的民俗研究所。1979年,安东大学成立民俗学系。80年代出现大学生学习民俗学的热潮,大学里基本都设有民俗学教研室。日本:六七十年代,民俗学在大学课堂占有一席之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日本680多所大学的绝大部分和540多所短期大学的相当一部分,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开有与民俗学相关的课程……到1999年为止,开设民俗学专业的大学共4所,其中国立大学12所13个专业,私立大学22所23个专业。”1997年,民俗学在传入中国80年之后,终于在高等院校中堂而皇之的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民俗学取得了独立学科地位。在2012年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57-2009,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代码85050)划归民族学与文化学类(代码850)一级学科,中国民间文学(代码75037)划归文学类(代码750)的一级学科。学位点:2009年“17所高校与研究机构设有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博士点,37所高校设有硕士点”<三>中国民俗学科发展进程和现状A类:1.北京大学;2.中央民族大学;3.中山大学;4.武汉大学,5.温州大学B+类:山西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广西师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大学、复旦大学B类:华中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附:民俗学专业排名(网上资料,仅供参考)<一>学术取向民俗文化研究,在本质意义上是地域民俗文化研究。离开对地域民俗文化的观照和探析,将无以开展更高层次的民族民俗文化。地域民俗文化研究主要有两种学术取向:文本的和生活的,即民俗事象研究和民俗整体研究。四、地域民俗文化研究1.田野作业法:直接观察,近缘亲受。准备工作(案头准备:阅读文献,调查计划,工作日程;选点:根据文献选、实地考察、根据课题选;物质准备:证件手续,经费,仪器,礼品等)调查方法(融入,亲历,现场请教,抽丝访谈,绘图,拍照,录音,答谢)整理资料(建立档案,属性描述:文物属性、文字属性、文化属性,编辑资料)2.历史研究法。又叫历史考证法.3.比较研究法。<二>研究方法课后作业:舌尖上的故乡---最有代表、记忆最深的食物或饮食习俗。第三章饮食民俗与舌尖上的美学《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三国志》“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一位法国营养学家曾说:一个民族的命运是看他吃什么和怎么吃。到达一个文化核心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肠胃。自然地理定饮食文化的物质基础。“吃什么?”不是人随心所欲的选择,而是山水自然的恩赐。李渔《闲情偶记》“南人饭米,北人饭面,常也。”源于中国一千年前形成的两大农业布局:一个是黄河流域以黍和麦为主的旱作农业,而另一个则是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西北自然条件和生产特征,培养出西北人对面食的执着。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自古而然。《汉书·地理志》“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绕…民食鱼稻”。<一>靠山吃山1.商洛主食多样化商洛多山。秦岭、蟒岭、流岭、鹘岭、新开岭和郧岭六大山脉,岭谷相间排列,绵延起伏,由西北向东南伸展,呈掌状分布。商洛气候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干夏湿。“上山一水一分田”。在这种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中,玉米成为农作物的主角,年播种面积9.3万公顷,总产量和面积均居商洛粮食作物之首。商洛人不忘记糊汤饭,也不拒绝米饭和面食。2.餐制较灵活商洛饮食习俗中三餐制是主流,极少数地方因季节变化和生产需要有一日两餐的习俗。1.古礼今传的饮食礼俗“合族以食”《周礼·大宗伯》“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礼记·大传》“(武王)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以昭穆;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二>历史的味道“再辞而许”《仪礼·士冠礼》“主人戒宾,宾礼辞许。”郑玄注:“今将冠子,故就告僚友使来。礼辞,一辞而许也。再辞而许曰固辞。”“礼辞,辞不敏也。”《礼记·投壶》记载有“再辞而许”。父子、男女“不同席”《礼记·曲礼》“父子不同席”,《礼记·内则》“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上席”《礼记·曲礼上》“席南乡北乡,以西为上;东乡西乡,以南为上。”2.内涵时间品质的食物商洛一些较为典型的传统食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比如“炒面”“腊肉”“商芝”等,内涵的特殊品质就是“时间”。“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为了保存食物,我们虽然已经拥有了多种多样的科技化方式,然而腌腊、风干、糟醉和烟熏等等古老的方法,在保鲜之余,也曾意外地让我们获得了与鲜食截然不同、有时甚至更加醇厚鲜美的味道。时至今日,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食物,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并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舌尖上的中国》对商洛人来说,胃的记忆离不开玉米。“糊汤面”“酸菜鱼鱼儿”“南瓜豆角”“绿豆面片”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