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破瓮救友》【文言文】光生七岁,凛(lǐn)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wèng),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g),儿得活。——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注释】①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②退:回去。③弃:抛下。【文白对读】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了。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第二单元《曹冲称象》【文言文】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jiào)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注释】①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②致:送给。③群下:部下,下属④校:比较。⑤太祖:曹操。【文白对读】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一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第三单元《叶公好龙》【文言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kuī)头于牖(yǒu),施(yì)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xuán)走,失其魂(hún)魄(pò),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选自《新序·杂事五》【注释】①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②子高:叶公的别名。③钩:衣服上的带钩。④写:画。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⑤屋室雕纹:房屋上雕刻的彩绘、花纹。“文”通“纹”。⑥窥: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⑦牖:窗户。⑧施:延伸。⑨还走:转身就跑。还,通“旋”,走:跑。⑩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文白对读】叶公子高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延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魂飞魄散,一脸惊惶。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第四单元《买椟(dú)还珠》【文言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xūn)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jí)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yù)珠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楚:楚国。②其:代词,他的(指楚国人)。③珠:珍珠。④于:向,对。⑤郑:郑国。⑥者:.....的人。⑦为:做,制造。⑧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⑨之:的。⑩柜:盒子。【文白对读】楚国有一个(商)人把他的珍珠卖给郑国的人,(珠宝)是用木兰树的木头制的盒子装,用桂椒来熏盒子,用(精美的)珠玉点缀其上,用美玉点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盒子)。郑国的人买了这个盒子却把珠宝还给了商人。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第五单元《滥竽充数》【文言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yuè)之,癝(lǐn)食(sì)以数百人等。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选自《韩非子·内储说左上》【注释】①滥:失实的,假的。②竽:一种管乐器。③充数:凑数。指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④说:通“悦”,高兴。【文白对读】战国时,齐国有一位喜欢寻欢作乐的国君叫齐宣王。他派人到处寻找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规模很大的乐队。齐宣王尤其爱听用竽吹奏的音乐,每次演出的排场都不小,总要集中三百名乐工一起吹。有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南郭先生,知道齐宣王乐队的待遇很优厚,就一心想混进这个演奏班子。可是他根本不会吹竽,不过他知道齐宣王喜欢所有的乐工一起演奏,自己若是混在里头,装装样子,充充数,谁看得出来!南郭先生终于千方百计地加入了这支乐队。每当乐队演奏时,他就学着别人东摇西晃,有模有样地吹奏。由于他学得惟妙惟肖,好几年过去了,居然也没露出破绽。直到齐宣王去世后,他的儿子齐泯王继承王位。齐泯王和他的父王一样,也喜欢听竽。但是他却不喜欢合奏,而爱听独奏。他要求乐工们一个个轮流吹奏给他听。这下子,冒牌充数的南郭先生可紧张了,他的心里七上八下的,眼看就要露出马脚了,欺君犯上的罪名,他可担当不起啊!只好赶紧收拾行李,慌慌张张地溜走了。第六单元《揠苗助长》【文言文】宋人有闵(mǐn)其苗之不长(zhǎng)而揠(y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yǐ)!予助苗长矣!”其子趋(qū)而往视之,苗则槁(gǎo)矣。——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注释】①闵:同“悯”,担心,忧虑。长:生长,成长。揠:拔。②芒芒然:疲倦的样子。③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④予:我,第一人称代词。⑤趋:快走。往……去,到……去。⑥槁:草木干枯。【文白对读】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第七单元《道边李苦》【文言文】王戎七岁,尝与诸(zhū)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注释】①尝:曾经。②诸小儿:小伙伴们。③游:玩。④多子折枝:果实很多压弯了树枝。⑤竞走:争着奔过去。⑥惟:只有。⑦信然:真是这样。【文白对读】王戎七岁时曾和众小孩儿一起玩,看见路旁李树上有许多李子,折断树枝,众小孩儿相继跑着抢走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别人问他为何如此,他答道:“李树在路边生长而且结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拿来一个真的是这样。第八单元《守株待兔》【文言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jì)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选自《韩非子·五蠹》【注释】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②走:跑,逃跑。③耒: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④翼:希望。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文白对读】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