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瓦尔登湖读书会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瓦尔登湖高一(15)班系列读书会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19世纪美国著名的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1845年,在距离康克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并在1854年以此为题材写成了著名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这不是我的梦,用于装饰的一行诗;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我是它的圆石岸,漂浮而过的风;在我掌中的一握,是它的水,它的沙,而它的最深邃僻隐处高高躺在我的思想中。•风景是人类闲居或静处时,对自然的一种选择。所以,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登湖,高更有塔希提岛。•在风景那里,我纯然是个陌生客,始终无法变做其中的一株树,一只鸟,跟随他们一起摇曳鸣唱,而且一与灵魂相通,便当即为它所缠裹,无从回避那人性的无言的呼喊与倾诉。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瘫痪,隐遁和沉迷,惟灵魂使人奋起,逼进,正直地站立着。——《看灵魂》林贤治•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譬如墨子兼爱,杨子为我。墨子当然要著书;杨子就一定不著,这才是“为我”。因为若做出书来给别人看,便变成“为人”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