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新课程改革中提倡“孩子是学习的主人”,老师要让位,尽可能少说,让孩子站在舞台中央,让孩子多展示。可是当学生出现错误而没有人发现时,当学生思路偏离“轨道”时,当学生的拓、挖、思、悟达不到应有的宽、深、远、透时,我们老师要适时、适度、适当的介入,这样才会点燃课堂,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可以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孩子审视和反思自我,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孩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什么时候介入比较合适呢?我认为:一、强化规则时,评价介入。良好的课堂纪律能更好地促进孩子更深入的思考,当课堂中出现不利于学习的情形时,要及时调控课堂,维持必要的课堂秩序,为教学的有效高质提供保障。如我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孩子因为专注小棒学具的摆一摆,专注于同桌之间兴趣盎然的交流,而没有及时参与集体的交流与探讨,这时造成课堂一盘散沙的不是孩子的故意捣乱,而是学具的吸引,学习任务的趣味性造成的,如果大声训斥的话,会打消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我选择鼓励性介入,如“大家看,一组的同学已经把小棒安静的送到了它的家里。”“哎哟,一组的同学表现真棒,老师还等着你们有更棒的表现!”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这节数学活动课活而不乱。教师这种具有鲜明意图的“推波助澜”式的介入,能有效强调活动规则,规范孩子们的课堂行为,提高课堂效率。二、思潮涌动时,暂缓介入。新授课课中,我和同学们喜欢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节内容的知识点;课后小结时,孩子们根据思维导图知识框架梳理学习收获。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的课末:生1指着思维导图的核心层说:“我们今天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说完这个孩子就回到自己的座位。这怎么能行呢?我正准备补充。生2站起来说:“我觉得你的说法是不完整的,我们还要说出他们的特征是什么……”这个孩子把特征重复一遍。生3说:“我觉得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仅仅是耐心等待几秒,“精彩”就会悄然降落在我的身边。“等待”也是一种介入,“等待”是一种引导介入。三、产生错误时,展示介入。我校的张峰老师是一个帅气而智慧的体育老师,孩子们特别喜欢上他的课。每一节普通的课,他都会给取一个好玩的名字,我听的那节课的课题叫《小情报员过封锁线》,教学目标是教三年级的孩子们学习前滚翻这个动作,张老师首先完整示范前滚翻动作,但是不讲解要点。接着孩子们每4人一个学习小组,分角色(讲解员、保护员、情报员)配合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互相说动作。张老师巡回观察,大家知道,孩子是存在个性差异的,在运动能力上也是一样,虽说都会做前滚翻这个动作,但是动作做到位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练习过后,张老师选择了一组还需要改进的小组进行展示,把错误充分地展现、暴露,然后以“前滚翻的动作要点是什么?”“保护员应该怎么做?”两个大问题引发讨论,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的本质。在课堂分享交流时,我们曾经采取这样的展示介入:让做的正确的学生当小老师,生生进行对话,但是我们发现只有特优生能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追问和质疑,变成了优生对话的课堂。后来我们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有意识关注搜集低、中、高三个层次的学情,让学困生展示,充分暴露问题,中优生进行解答补充追问,这样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成长。四、意外生成时,灵动介入。课堂越开放,孩子的思维旁逸斜出就越多见。当意外不期而至时,是视而不见,甚至抑制孩子“出轨”的言行;还是视之如宝,加以有效利用,我想答案是不言而语的。我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有这样一个片段,小组交流展示找3的因数的环节。生1:3的倍数有3、6、9、12、15等等(生边说边板书)师:终于把等等两个字说出来了。(希望我这句话能够促使孩子们知道找3的倍数的方法。)生2:任何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止尽的。(老天,这孩子真牛,暗自较好,看来要朝正常的轨道上走了。)生3:还没有写完:18、21、24、27、30、33、36、39。(边说边写,口中还念念有词,终于写完了)他接着说:“同学们请看,我发现了规律个位都是3、6、9、2、5、8、1、4、7在不断重复。师:发现了倍数的规律。生4:我还发现了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被3整除。(把3的倍数特征说出来了。)其余的孩子也被调动了,纷纷欲发言,我发现问题,不能这样下去,偏离了问题探究主题。师:等等,我们现在在探究什么问题呢?生5:怎样找3的倍数。(成功把孩子的思维拉回,介入还算灵动吧?)课堂上出现生成时,老师只需将预设的导入语稍加改动,就可以既达到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又顺应了课堂的生成,还激起孩子们学习的热情,智慧的火花,使教学能按照事先的预设顺利进行。五、突破重点时,引导介入。给大家分享一个语文课堂的故事吧。《追屁》是五年级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特别喜欢闻汽车尾气,有时甚至趴在地上,凑近摩托车的排气管的出口处去闻的故事。孩子们在初读感知、个性解读课文之后,先在小组内分享,然后在全班展示读书感悟。这个班的追梦组展示“追屁”时,有这样一个场景:“我们小组认为‘我很耐心地在弄堂口等着,过了一会儿,摩托车的主人来了,等他坐到摩托车上,准备发动时,我动作敏捷地趴到地上,将鼻子凑近排气管的出口处等着。'这几句话中的动作描写很精彩!让我们仿佛看到当时的作者‘追屁'的紧张过程!”孩子们说到这里,似乎已经把他们对这句话的认知说出来了,但从教学目标来看,是远远不够的,孩子们还没抓住重点词来品读!语文贺燕老师问:“从哪个动词最能体现出作者‘追屁'的紧张急切?”孩子们沉默了一会儿,一个学生回答:“我认为‘凑'字最能体现!因为想追屁,所以凑得很近!”另一个及时补充:“我认为‘趴'字最能体现这种紧张急切,他为了闻这种味道,都趴在地上了!”贺老师介入的一句提问,让孩子们投入到新一轮的思维碰撞当中。这样的引导介入给学生提出思维的方向,围绕教材的重点,抓住了关键,把孩子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如果老师常这样引导,今后在遇到类似的问题,学生们不用老师再跳出来,也会自己去主动分析。教师的引导在于唤醒和鼓舞孩子思考,给孩子充分探索的空间和时间,用耐心和智慧滋润孩子的生命。让我们一起,把握每一个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在“该出手时就出手”,把握好介入的时机,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灵性,充满脉脉温情。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