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基本任务:阐明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环境由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环境介质包括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环境因素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研究内容:①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②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③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④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2、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有利影响: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有害影响: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可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次生环境: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有利影响:在改造自然和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有害影响:英国伦敦的煤烟型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湾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和神通川流域的慢性镉中毒(痛痛病)、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露事件、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光化学污染:主要是由于汽车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其成分包括臭氧、过氧酰基硝酸酯和醛类等多种复杂化合物。3、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①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②新技术、新方法在环境卫生工作中的应用;③加强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④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⑤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1、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本质的区别:人类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生态环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包含生物这是与自然环境的本质区别。2、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基础。生物富集作用(bioenrichment):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或)人中毒的浓度。发生生物富集的条件:①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②污染物性质稳定,较难分解和排泄;③污染物急性毒性不大,在生物体内浓集时,不会对该生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是由于各级生物个体的生物富集作用,会出现高位生物体内浓度大大高于低位生物体内浓度的现象。在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迁移的过程中,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渐增大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hormesis”效应:也称兴奋效应,即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具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具有抑制作用。例饮酒环境污染性疾病的特点:①环境污染区域内的人群不分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病;②发病者均出现与暴露污染物相关的相同症状或体征;③除急性毒性外,大多具有低浓度长期暴露、陆续发病的特点;④往往缺乏健康危害的早期诊断标准3、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暴露: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环境物质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移过程。这种变化常常伴随着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浓度的改变。包括单一介质内的迁移、不同介质内的迁移和生物性迁移三种方式。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化:化学物(或污染物)在环境中主要通过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通常把在环境中发生各种反应而转化形成的与原来的污染物理化学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而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包括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2种形式。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暴露的影响:①扩大暴露范围;②增加暴露途径;③改变污染物性质和毒性;④影响暴露剂量。暴露特征与反应:暴露途径、剂量-反应关系和暴露时间对反应有一定影响。暴露途径:影响总暴露量、影响吸收率、改变作用靶。剂量反应关系:无阈值化合物主要为遗传毒性致癌物,两个阈值的化合物主要有必需微量元素或必需营养素。环境多因素暴露与联合作用: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称为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包括相加作用(1+2=3)、独立作用(1+2=1+2)、协同作用(1+23)、增强作用(0+33)、拮抗作用(1+23)等。人群健康效应谱与易感人群:健康效应谱(spectrumofhealtheffect):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称之为健康效应谱。环境有害因素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健康效应,效应从弱到强可分为5级:①污染物在体内负荷增加,但不引起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的变化;②体内负荷进一步增加,出现某些代偿性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变化,非病理学改变;③引起某些生化代谢或生理功能的异常改变,具有病理学意义;④机体功能失调,出现临床症状,成为临床性疾病;⑤出现严重中毒,导致死亡。易感人群:通常把这类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敏感人群)。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①非遗传因素:年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生活习惯、暴露史、心理状态、保护性措施等。②遗传因素:性别、种族、遗传缺陷和环境应答基因的基因多态性等。(对环境因素的作用产生应答反应有关的基因称之为环境应答基因)高危人群:又称高风险人群,指对环境暴露的健康效应出现得较早、效应较显著、易感性较高的人群,包括高暴露人群(如职业人群和特殊暴露人群)和高敏感人群(易感人群)。研究高危人群的意义:①高危人群是最早出现健康效应的人群,关注他们对于全人群健康效应的早发现、早预防有很大帮助;②高危人群的健康效应比其它人群更为复杂和严重,对于该人群的保护就是对于全人群的保护;③对高危人群的提早筛查可以获得最大的流行病学和卫生经济学效益。4、环境污染与健康: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远期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急性危害: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环境,可使暴露人群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烟雾事件、过量排放和事故性排放引起的急性危害、生物性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慢性危害:环境中有害物质以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危害。主要包括非特异性影响、引起慢性疾患(例COPD)、持续性蓄积危害。持续性蓄积危害的污染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铅、镉、汞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另一类是脂溶性强、不易降解的有机化合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是一类能在环境中长期残留持久存在,在生物体内持续性蓄积的化合物。POPs的特点:①持久性(环境中稳定);②生物蓄积性;③半挥发性;④长距离迁移性;⑤高毒性。POPs对健康的危害:①内分泌干扰效应;②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③神经行为异常;④免疫毒性;⑤致癌性。致癌危害:苯并(a)芘(BaP)是云南宣威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而苯并(a)芘(BaP)来源于烟煤燃烧产物。IARC致癌物分类:1类:对人致癌。确证人类致癌物的要求是:①有设计严格、方法可靠、能排除混杂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②有剂量-反应关系;③另有调查资料验证或动物实验支持。2A类:对人很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2B类:对人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是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3类:对人的致癌性尚无法分类。即可疑对人致癌。4类:对人很可能不致癌。致畸危害:“反应停”造成的海豹畸形儿。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生殖障碍、出生缺陷、发育异常、代谢紊乱以及某些癌症(如乳腺癌、卵巢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endocrinedisruptors,EEDs):是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和调节发育过程的体内天然激素的生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和效应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类外源性物质。5、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环保部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卫生部制定环境卫生标准体系。环境质量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五类三级,按照内容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和环境样品标准;按照级别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一般企业标准优于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优于国际标准。环境卫生标准体系包括环境卫生专业基础卫生标准和环境卫生单项标准。最高容许浓度:指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在短期或终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时,不会引起身体上或精神上的疾患;或以现有的检查方法在近期或远期、当代或后代检测不到超过生理适应性反应变化的浓度限量。环境卫生标准制订的原则:①保障居民不发生急性中毒或慢性危害;②为主观感受无不良影响;③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影响;④选用最敏感指标的原则;⑤掌握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的原则。制订的方法:环境毒理学试验、感官功能影响的测定、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其他研究方法(人类受控实验、人体负荷量测定、混合污染物质的容许水平研究、数学计算方法)基准与标准的比较:基准标准定义根据环境中有害物质和机体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考虑敏感人群和暴露时间而确定的对健康不会产生直接或间接有害影响的相对安全剂量(浓度)以保护人群健康为直接目的,对环境中有害因素提出的限量要求以及实现这些要求所规定的相应措施。它是评价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尺度两者的关系标准的科学依据基准内容的实际体现法律效力无有6、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的测量:暴露测量:外剂量、内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人体接触某一有害环境因素的过程称之为暴露。环境暴露水平是指人群接触某一有害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剂量。①外暴露剂量:通常是用测定人群接触的环境介质中的某种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含量,根据人体接触的特征(如接触的时间、途径等),估计个体的暴露水平。②内暴露剂量:指过去一段时间内机体已吸收至人体内的污染物量。通过测定生物材料(如血液、尿液等)中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来确定。③生物有效剂量:指经吸收、代谢活化、转运,最终到达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或分子等靶部位或替代性靶部位的污染物的量。健康效应测量:疾病率的测量及生化和生理功能测量,如死亡率、患病率、发病率等。环境有害暴露与健康效应因果关系判断:①关联的强度;②关联的稳定性;③关联的时序性;④分布的符合性;⑤医学及生物学的合理性;⑥剂量-反应关系。生物标志(biomaker/biologicalmaker):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关键事件的标志物,是机体由于接触各种环境因子所引起机体器官、细胞、亚细胞的生化、生理、免疫和遗传等任何可测定的改变。①暴露生物标志:机体内部可测量的外源性物质及代谢产物,或者外源性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与靶分子、靶细胞相互作用的产物。包括内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生物标志。例香烟内剂量生物标志物可铁宁(尼古丁)②效应生物标志:机体内可测定的生化、生理或其他方面的改变。致突变物引起机体产生微核③易感性生物标志:能够指示机体接触某种特定环境因子时的反应能力的一类生物标志,因先天遗传性或后天获得性缺陷,反映个体对环境因素反应差异的生物标志。药物/毒物代谢酶多态:P450、乙酰化酶。7、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riskassessment,HAR):是按一定的准则,对有害环境因素作用于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应进行综合定性、定量评价的过程。基本内容:危害鉴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暴露评价、危险度特征分析。危害鉴定:依据主要来源于流行病学、毒理学和构效关系资料,明确毒作用或健康有害效应特征和分类。剂量-反应关系:有阈化学物剂量-反应关系评定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