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教学有效性探究之教师的课堂行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内在因素是难以控制的,可控的是影响个体学习的外在因素,即所许可的学习时间和机会与教学质量。因此,我们今天所探讨的就是可控的外在因素,既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行为。有效课堂教学下教师的课堂行为包括很多,有教师语言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组织教学的有效性、有信息传送的有效性、教学调控的有效性等等。针对小学低段拼音教学中存在问题,我今天着重谈三点:一、教师语言的有效性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面对刚跨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教师语言的有效性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要准确规范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是他们积极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语言的准确性,教师对所讲内容不能信口开河。在准确的基础上,教师的语言还要求简明规范,力戒任何一句絮絮叨叨的讲话,浪费学生的课堂时间。特别是对于低段学生来讲,更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取舍自己的语言,不过多使用陌生词语,对一些必讲的专业术语,要加以通俗解说。(如1、朱老师在指导学生拼读轻声时,之前的作课阶段,我们一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向学生描述轻声的拼读,后来经过反复斟酌与实践,发现只有这样描述学生才能比较好地明白:本来是几声就拼读成几声,变成词语时才读轻声。2、朱老师试讲时有一个来到动物园找朋友的环节,她这样问学生:“谁是它们的朋友?”孩子们对“它们”这个词语介定不清楚,朱老师又重复了三次问题,还边重复边指aoouiu,最后孩子们才慢慢明白过来。)2、要有亲和力对于低段孩子来讲,教师语言的亲和力显得尤为重要。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一面镜子。比如说话语速缓慢,态度亲切自然,问题简洁明了,表达感情朴实动人,声音语调抑扬顿挫,速度节奏张驰有度,语言格调诙谐风趣……在这一点上,朱老师在语速上还需放慢节奏,保持平常的心态会更好。3、要真实真诚在课堂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老师爱说这样的话:“你要这样做”“那不行”“不许”“不能”等等。充当着监督员的角色,不给学生一点对话的余地,有意无意中影响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我们可以低下头甚至蹲下来这样说说:“没关系!”“你能不能也来试一试?”“让我们一起来好吗?”等等,这会让孩子们充满信心地做事和学习。课堂上,教师评价要真实、准确、不夸大;批评时要满含真诚,以鼓励为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朱老师在试讲时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你说得很好,要是声音在响亮一点,会更好!”还有一次,朱老师对学生说:“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呢?”一个学生答偏了,朱老师说:“你很有想象力,不过这跟老师提的问题不相干,要记得好好听老师的讲课哟。”像这样评价鼓励语朱老师说了许多,一堂课下了,我估计了一下,大概有次,而且很少有重复。)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鉴于儿童的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心理年龄特点,情景创设和课堂游戏是激发低段儿童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1、情景创设要合理、生动《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关注学生体验,关注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抽象的拼音教学而言,更要教师努力创造各种合理、生动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以朱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来谈,全课以“找朋友”为情景线索,通过各种声音、图像有效地渲染创造氛围,让课堂生活化,帮助学生顺畅思维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情感。)2、课堂游戏要有趣味性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可以把教学过程搞得更生动、有趣,容易激起孩子的学习欲望。(比如朱老师的开火车读、接龙读、摘水果、唱儿歌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乐于做的游戏。)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了让课堂热闹而创设情景,开展游戏,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我们既要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还要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这样的课堂游戏才是有效的,这样的情景创设才是有价值的。三、组织教学的有效性把握好课堂节奏,安排好教学内容,处理好课堂应变,与学生达成“默契”,让课堂活而有序,这才能体现出组织教学的有效性。这里重点谈三点:1、课堂节奏的把握一堂40分钟的课,我们既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要让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满负荷地得到发展,安排好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时间,把握课堂节奏是关键。哪个教学环节是重点、哪个环节是难点,哪个环节快速推进,哪个环节需要拓展延伸,每个环节大概会花多少时间,教师要做到心中用数。(今天粗略统计了一下朱老师的课堂时间分配,导入:分钟,认识复韵母:分钟,拼读指导:分钟,重点内容用时:分钟,难点内容用时:分钟,拓展内容:分钟。)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有,才会给学生更多的宝贵学习时间。2、课堂应变的处理每一个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加之孩子小,自觉性、自制力差,所以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偶发性的状况是教师很难预料到的。比如:书突然掉地上了,同桌突然碰了一下,老举着手要说事的,答非所问的等等,这些很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转移甚至全班骚动。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应对。比如暗示法:用眼睛、用手势告诉他应该认真听讲。提醒法:边讲课边有意识地走到学生身边,亲切地摸摸他的头,或用手轻轻地敲击一下他的书或课桌,他马上意识到自己错了,很快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表扬法:孩子内心深处都是愿意被认可,被接纳的,当看到某个孩子得表扬了,他们一定会下意识的改变自己回到课堂中来。休整法:既做做课中操。几分钟的休整,可以让学生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气氛又很活跃了。(朱老师今天在课堂上,把几种方法都用到了,孩子们的确表现得很棒。)3、师生之间的“默契”要使师生之间达成一种“默契”,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走近学生,让学生了解你,他们才会知道你的微笑代表什么,你的一个手势代表什么,你的一个眼神代表什么,声音的抑扬变化代表什么。其次是课堂常规训练中形成的有形的共同遵守的“法则”。(比如今天朱老师说上句:123,孩子们会说下句:要坐端。朱老师连续有节奏地拍手,孩子们自觉地跟着拍起来,表示该安静下来了等等。)课堂,是学生宝贵的学习阵地,是师生互动形成融洽关系的纽带。课堂教学追求有效,一定要确保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尽可能有效,才能够保证学生学的效度,才能真正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更好的构建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