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殿建筑结构及形制探究-王文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保和殿建筑结构及形制探究王文涛内容提要:保和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经过多次毁坏,后又多次重建,现存为明代建筑。从勘察测绘中能够发现,保和殿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明代重建时官式建筑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平面布局、大木结构特点、大木构件本身特征、瓦顶形式、内外檐装修及彩画等许多方面。同时,在遗留下来的历史浪迹中所表现出的建筑独特之处让人产生许多想象。关键词:保和殿平面布局大木结构构件特征瓦顶装修彩画历史信息和历史痕迹保和殿是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中和殿后,北面紧邻故宫内朝。保和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初名谨身殿,十九年四月毁于火。正统元年命于原址重建三大殿,正统六年告成。嘉靖三十六年四月毁于火,三十八年重建,四十一年建成,并改称建极殿。万历二十五年六月,三殿再次发生火灾,万历三十一年清基,四十三年开工,天启七年最后建成。清顺治二年重修后改为现在名。保和殿曾作为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的寝宫。顺治皇帝在此居住十年,保和殿当时改称位育宫;康熙皇帝在此居住八年,保和殿当时改称清宁宫。康熙十八年太和殿灾,三十四年重建太和殿,三十六年竣工,并改保和殿斜廊为卡墙,后朝有过修缮。(图1)保和殿为重檐歇山顶,前檐出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拱。保和殿台基为莲瓣须弥座石台基,青白石柱顶、角柱石、过门石、分心石、被塾石、御路踏躲、垂手踏跺,踏跺及垂带上雕刻有精美的云龙纹饰,前后檐御路正中雕刻有二龙戏珠、海水江崖图案,纹饰有典型的明代特征。明间、次244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八辑r^SSS^^BbiHM^rrM^W"mc-、t ̄.|^:■—.JtoK--*-'-?-<-3lrbmhibhbhihhhibi^I图1保和殿正立面图间、二次间各为四扇六抹菱花橘扇门,三次间、梢间处下为槛墙,上为四抹菱花槛窗。后檐明间及两次间各为四扇六抹菱花槁扇门,形制同前檐,明间安装有帘架。保和殿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平台,上面安放屏风、宝座及其他陈设。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暖阁门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出于使用功能上的原因,建筑大木结构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殿内空间宽敞,便于举行较大规模的活动。保和殿内外檐均绘有最高等级的金龙和蛮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图2)2006年修缮前对保和殿进行了全面勘测,从现场勘察中能够发现,保和殿仍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明代官式建筑的特征,被专家们认定为非常有代表性的明代官式建筑。在保和殿梁架内也留有不同时期的墨迹,如:廊内东三次间西缝金柱沥粉字“雍正九年六月初一日上工”,梁架内柱子及木架上“建极殿右一缝前桐柱”、“建极殿右二缝后桐柱”、“建极殿右二缝前桐柱”、“建极殿右山前桐柱”、“建极殿右山后桐柱”、“建极殿西北角桐柱”、“保和殿西次间西缝后檐童柱劈裂,长160厘米,宽8厘米”、“左四缝前瓜柱向北”、“民国二十三年九月十三日中国营造学社测绘此殿留念,邵力工笔”、“左五科正心万拱”等题记,这些应当是保和殿重建和后来维修及勘测时所留。(图3)古都规划与宫廷建筑245图2保和殿背立面图/!…|i一建筑平面布局,‘保和殿坐落在东西长49.76m、南北f;二二!;J”宽24.97m的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檐髙?丨》^‘‘'50.86m,后檐高1.28m,总面积约錢S::::1240m2,建筑总高20.72m(台基以卢H‘?,'t|、上)。保和殿为前出廊重檐歇山顶建筑,t,;]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上覆三样黄色琉■氣8璃瓦,上下各檐角处均安有9个小兽,f‘建筑等级仅次于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顶形;;式。保和殿总面阔46.55m,总进深21.705m,面阔与进深之比为2.143:1,符合明代官式建筑面阔与进深之比多在2:1 ̄3:1之间的基本规律。?(表1)图3保和殿内现存题记①郭华瑜:《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第45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246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八辑表1保和殿平面柱网尺寸及斗拱攒数表(单位:mm)前后檐山面明间一次间二次间三次间梢间总面阔明间次间梢间总进深东5550东5580东5250东3230南4590南25707340西5560H5550H5280西32204_■北4630北257021720合斗口东65.3东65.6东61.8东38合斗口南54南30.286.35西65.4西65.3西62.1西37.9_86.6北54.5北30.28攒6攒6攒6攒3攒8攒5攒2攒攒当9—9.5斗口9.1—10.2斗口出于使用功能上的原因,保和殿建筑大木结构中采用减柱造结构,沿袭了宋元时期的做法,这在明朝以前很常用,景运门、隆宗门靠前檐走道处也采用减柱造木结构做法。明以后由于建筑制度进一步统一化,柱网总体上排列有序,很少采用,即使采用也是出于使用的需要。保和殿建筑大木结构中减去了前檐金柱六根,使殿内空间变得宽敞,能够举行较大规模的仪式、活动。(图4、5)_==_|義暴二_:4Z-二-二爻-=_=-二-Ip=-=_=--------------------------^/X.-/y ̄扭;:二_:二__赛義義〗?赛_o。5。。;克^M^zMzzzzzi-: ̄z-zzz ̄z-z-z ̄:f ̄:-:--f:zfzzzzzzz-z-z-zzzzzzzzz ̄zM7f屬厂圖-__義議靈趕義難國_賴__1|j__S議_圖_^5_,1t==J—图4保和殿平面图保和殿的功用在明清两代不同,明代时举行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清代时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古都规划与宫廷建筑247^八-j、八4八八sAAA/\八八八AM^jb.』__扉」^1圓L图5保和殿横剖面图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清顺治三年至十三年,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康熙皇帝自即位至八年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二帝居保和殿时,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清代殿试自乾隆年始在此举行。(图6)曜,_—MMBI图6保和殿内景248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八辑二大木结构特点保和殿为殿堂结构建筑,由于建筑大木结构中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它的间架结构并不是清代那样工整对称的叠架方式,大木构架前后檐不对称,天花以上木构架中将前檐童柱立在天花叠梁之上,桃尖梁后尾插入童柱,童柱的位置在前檐外金柱与前檐内金柱的步架之间。后檐童柱直接立在后檐内金柱柱头之上,七架穿梁采用了插金做法,插入后檐童柱,后檐单步梁和双步桃尖梁后尾亦插入童柱。整个建筑为十一檩大木构架,举高与架深之比为1:3.08,接近于宋《营造法式》中规定的取三分举一、四分举一。这种举高的做法在明代建筑中普遍存在并延续至清代,使得屋顶部分在建筑中所占的比例加大。故宫中的明代建筑如中和殿的举高为1:2.52,神武门的举高为1:3.02,清代建筑如康熙时期重建的太和殿举高为1:2.85,乾隆时期重修的英华殿举高为1:3.2,太和门的举高为1:2.92,午门城楼的举高为1:2.8。(图7、8):i-Ml■.:爾J图7后檐梁架图8前檐梁架由于明代建筑梁架多遵循《营造法式》中规定的举折之法,各个步架尺寸均不相同,向脊部逐渐递减,保和殿梁架与之相符。清代建筑梁架采用举架法定高,一般情况下除檐步架尺寸稍大外,其余步架尺寸均相等。保和殿上层出檐尺寸为1935mm(挑檐檩中至飞檐椽头外皮),约合22.76斗口;下层出檐尺寸为l790mm,约合21.05斗口,接近于《工程做法》规定的21斗口,大于《营造法式》中规定的约4 ̄5尺(l.28m ̄1.6m),更加接近于清代做法(表2)①郭华瑜:《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第55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古都规划与宫廷建筑249表2保和殿建筑各步架、举高、举架尺寸表(单位:mm)廊部檐部下金中金上金脊部上金中金下金檐部廊部步架26302415==117011001180=;=24102630举高1140112010409301120930104011201140举架°.47a490°:8208102°"790.11as'47宋0.470.550.660.831.090.830.660.550.47法式》五举六举六五举七五举九举七五举六五举六举五举从表中步架尺寸可以看出,保和殿前后檐并不对称,前后檐总体步架尺寸相差4cm,但举架值总体上与《营造法式》中规定的值很接近。七架梁两端所承托的下金檩所在位置较原有檩椀位置不吻合,后改动的痕迹明显,m后下金檩分别外移280mm和240mm,在举高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前檐原来金檩到下金檩一步举架为o.49,下金標到中金檩一步举架为0.82,后檐原:0:權靜續:丨」来金檩到下金檩-步举架为:0.5,下金檩到中金檩一步举架为0.77。重建以后的保和殿为m图9梁架什么改变了原来的做法就不得而知了。(图9)保和殿歇山处的收山尺寸为470mm,约合1.23个檩径,略大于《工程做法》规定的:由山面正心檩中向内侧收一檩径定为山花板外皮位置,与宋《营造法式》以梁缝中心线为基准向外挑出若干尺寸定收山尺寸(一般在2 ̄5尺)比较,相差较大。歇山250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八辑收山值在明代并未完全确定,数值从1 ̄2檩径均有。①(图10)保和殿下层目[J后檐廊部梢间面阔尺寸3230mm,进深尺寸2570mm,显然角柱与金柱间角梁方向在平面上不为45度,这种翼角偏离45度的做法并不多见,与《营造法式》和《工程做法》中所讲歇山建筑做法的要求不符。建筑本身保留下的一些结构变化和痕迹也许能够表明保和殿重建前后的不同。(图11、12)图10山花板、踏脚木图12瓦顶东南角■I—麗II,墨图11瓦顶俯视图①郭华瑜:《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第107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古都规划与宫廷建筑251三大木构件特征(一)柱子保和殿共有54棵柱子,除了后期维修中个别采用了包镶做法,其它均由一整根木料加工而成,外金柱柱径最大890mm,合10.47斗口;内金柱柱径740mm,合8.7斗口;檐柱柱径650mm,合7.65斗口。比《工程做法》规定的檐柱径6斗口、金柱径7.2斗口大很多。(表3)保和殿外檐金柱柱径大大超过内檐金柱柱径的做法在明清建筑中并不多见,不符合《营造法式》和《工程做法》规定,应该是一个特例。表3保和殿檐柱尺寸表(单位:nun)明间一次间二次间三次间梢间柱径柱径650mm(7.65斗口)6870(80.86870(80.86890(816890(816910(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