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管理今昔©PrenticeHall,20022-1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了解:–讨论管理与其他研究领域的关系–阐述学习管理史的意义–了解20世纪以前对管理的主要贡献–概述科学管理倡导者的贡献–描述一般管理理论的贡献学习目的©PrenticeHall,20022-2学习目的(续)–概述管理的定量方法–描述早期组织行为倡导者的贡献–解释霍桑试验对管理的重要性–描述下述正在影响管理实践的趋势:全球化、劳动力多样化、创业精神、电子商务、柔性和创新、质量管理、学习型组织、工作场所的精神境界©PrenticeHall,20022-3管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对管理学有影响的学科有:–人类学–研究文化与社会环境–经济学–关注稀缺资源的配置–哲学–检验事物的本质–政治学–研究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组织的行为–心理学–试图衡量、解释和改变人的行为–社会学–研究个体和群体的关系–©PrenticeHall,20022-4主要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史背景科学管理一般管理理论定量方法管理理论工业革命亚当•斯密早期倡导者霍桑研究组织行为©PrenticeHall,20022-5早期管理的例子管理学的历史背景组织的历史已经有数千年–早期管理实践的证据•人类有能力建造金字塔和长城二十世纪前的重要事件–国富论–亚当•斯密•劳动分工–把工作分割为简单重复性的劳动可以提高生产率–工业革命•用机器替代人力•大型组织需要正规管理©PrenticeHall,20022-6科学管理F.W.泰罗–科学管理的原则–运用科学管理原则,找出做每项工作的最佳方法–从提高工人的生产率和效率着手–把科学管理手段应用到一线工作吉尔布雷思夫妇–使用电影胶片来进行手和身体的动作研究–精密记时器–基本动作–17种基本手部动作的分类系统©PrenticeHall,20022-7表2.2:泰勒制管理的四项原则©PrenticeHall,20022-81.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一种科学方法,用以代替老的经验方法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自己挑选工作,并尽自己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3.与工人们衷心地合作,以保证所有的工作都按以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4.在管理者与工人之间平等地划分工作与职责。管理者负责一切更适合由管理者做的工作(以往管理者把所有工作和职责都推给工人)一般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关心组织总体绩效的提高–形成了一套构成良好管理实践的理论•提出了一套通用的管理职能•出版了《管理学原理》–管理学最基本的可传授的准则©PrenticeHall,20022-9表2.3: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PrenticeHall,20022-101.劳动分工专业化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产量2.职权管理者必须要能发布命令,这就是权力,当然,有权力就有责任3.纪律雇员必须遵守和尊重组织的纪律4.统一指挥每个员工只接受一个上司的指令5.统一领导一个组织要有一套统一的行动方案指导管理者和工人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一个人或一些人的利益不能置于企业利益之上7.报酬员工应根据他们的贡献获取合理的报酬表2.3: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续)©PrenticeHall,20022-118.集中用以测量下属参与决策的程度9.等级链从最高权力机构直到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10.秩序每个人和每件东西都应该各处其所11.公平管理者必须友善并公平地对待下属12.人员稳定管理层要制定有序的人事计划,保证职位空缺会得到及时填补13.首创精神鼓励员工的创造精神并付诸实施会让员工更加努力工作14.团结精神增进团队精神能在组织内营造和谐团结的气氛一般管理理论(续)马克思•韦伯–提出了一套权力结构及其关系的理论–科层制–理想的组织类型•劳动分工•明确界定的层级•细化的规则•非个人关系©PrenticeHall,20022-12表2.4:韦伯的理想科层制©PrenticeHall,20022-13劳动分工正式规章非个人化正式甄选职业引导权力层级各层级的职位要有明确的支配关系选拔雇员要遵循工作的技术要求系统要有详细的书面规则和标准的操作程序各层级的职位要有明确的支配关系管理者只是一个职位,不是公司的所有者把工作分解为明确的简单的步骤科层制组织管理的定量方法运筹学(管理科学)–运用定量化技术帮助决策•统计学的应用•最优化模型•管理活动的计算机仿真–线性规划–优化资源配置的决策–关键路径排程分析–优化工作排程©PrenticeHall,20022-14试图理解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研究工作中人们的行为–早期倡导者•19世纪晚期及20世纪早期•认为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产•他们的观点为很多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提供了基础–雇员筛选–雇员激励©PrenticeHall,20022-15表2.5:早期组织行为的倡导者©PrenticeHall,20022-16罗伯特•欧文18世纪晚期玛丽•P•福莱特20世纪早期切斯特•巴纳德20世纪30年代雨果.芒斯特伯格20世纪早期•开创了工业心理学—对工作中个体的科学研究•建议在员工选择时使用心理学测试,员工培训时学习理论概念,员工激励时学习人类行为学•很早就发现组织可以从个人和群体行为的角度研究•更建议采用群策群力的方案而不是为科学管理是从的决策•认为组织应该有群体道德规范•实际的管理者把组织看成是需要相互协作的社会系统•认为管理者的工作就是沟通并激励员工努力地工作•第一个提出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关注工人恶劣的工作环境•提出了理想的工作场所•认为在劳动力上投资十分明智早期组织行为的倡导者霍桑研究–始于1924年西方电气公司•先研究照明水平•发现照明强度与工人的生产率没有关系–埃尔顿•梅奥–工作设计研究•发现社会规范是个体工作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改变了以往普遍认为员工就是会说话的机器的观点组织行为(续)©PrenticeHall,20022-17当今的趋势与主题全球化–所有组织都面对着在全球运作的机会与挑战•不再受国家界线的限制劳动力多样化–劳动力的异质性:性别、年龄、种族、民族•劳动力的老龄化•亚裔和西班牙裔的劳动力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熔炉”趋势还是崇尚异质性?©PrenticeHall,20022-18当今的趋势与主题(续)创业精神–三个主旨•寻找机会–利用环境变化创造价值•创新–运用新的方式满足未满足的市场需求•成长–企业家不会小成则满,安于现状–在任何社会中持续的创业精神都非常重要–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都有影响©PrenticeHall,20022-19当今的趋势与主题(续)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运作–电子商务(狭义)–任何一种用电子交互的方式进行的商务交易–电子商务(广义)–一个更宽泛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通过电子连接(基于互联网的)与其关键利益相关者开展工作。•可能包括狭义的电子商务•根据电子商务的介入度分为三个类别–局域网–一种利用因特网技术的组织内部通讯系统,该系统只有组织内部成员才能访问©PrenticeHall,20022-20电子商务的类型电子商务企业与消费者(B2C)网上零售政府与企业(G2B)公司与政府部分之间的所有交易企业与企业(B2B)公司与其供应商之间的所有交易消费者与消费者(C2C)网上竞拍形成的电子交易市场©PrenticeHall,20022-21电子商务介入度的类型在传统组织中嵌入电子商务模块电子商务进阶型组织在传统组织中应用电子商务的手段电子商务入门型企业组织中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电子商务模块展开©PrenticeHall,20022-22纯电子商务型组织当前的趋势与主题(续)创新和柔性的需求–没有源源不断的新观点,组织注定会被淘汰,甚至更糟。–企业需要有相当的柔性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新竞争者的出现和员工在不同项目间的转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QM)–基于持续改进和响应顾客需求和期望的管理思想–顾客–是指与组织的产品或服务有联系的内部或外部实体©PrenticeHall,20022-23表2.8:什么是TQM?©PrenticeHall,20022-241.高度关注顾客:顾客的含义不仅包括企业外部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个人或机构,还包括企业内部(如运输和个人支付账户)相互提供服务的部门。2.关注持续改进:TQM信奉永不满足。“很好”还不够,质量永远都需要改进。3.关注过程:TQM关注工作过程,因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持续改进的过程。4.改善组织所有的工作质量:TQM对质量的定义十分宽泛。不仅要提高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还包括交货是否妥当,回应客户投诉是否及时,接听电话是否礼貌,诸如此类。5.精确测量:TQM使用统计方法,测量组织运作过程中的每一关键变量,并与标准或业界最佳基准进行比较,追根溯源,并从根源上加以消除。6.向员工授权:一线员工也参与到TQM的过程改进中来。由于要强化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TQM项目广泛地使用小组的形式。当前的趋势与主题(续)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是指培育持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在组织内营造学习能力•明确知识是重要的资源–知识管理–是指培育学习型的文化,使得组织成员系统性地获得知识,分享知识以获得更好的绩效–管理者必须改变自己的老板姿态,成为团队领导者•学会倾听、激励、教导和培养©PrenticeHall,20022-25表2.9: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的对比©PrenticeHall,20022-26传统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对变革的态度可不变则不变不变革则不长久对新思想的态度拒绝非组织原创的拒绝重复创新谁对创新负责传统的研发部门组织中的每个员工主要的顾虑担心出错不试错就不能改进竞争优势产品和服务学习能力、知识和经验管理者的职责控制他人推动和支持他人当前的趋势与主题(续)工作场所的精神境界–“指对生命内在意义的认识,它培育了在团体合作中工作的意义,同时后者也增强了对生命内在意义的理解。”–组织内各部门和各层级的员工都要对工作场所精神境界相当关注•员工探寻工作的意义,他们的追求,一种对他们的工作和工作场所的联系和归属感–商务环境的不确定性催生了对工作场所精神境界的关注©PrenticeHall,200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