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基本策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基本策略作者:赵洪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2年第11期所谓单元教学,就是以一个单元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以一篇或几篇带动整个单元的教学,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现行小语教材主要是以单元的形式编排课文,每册一般为八个单元。单元教学能避免教学情境、内容、形式的频繁更换,解决教学时间少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更主要的是能帮助学生整体构建语文技能,使得知识与知识、能力与能力之间有机联系,避免零零碎碎地掌握知识与技能。目前,许多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往往将依附于单元中的某篇课文独立地拎出来开展教学,缺少瞻前顾后、前后勾连的意识,更别说单元意识了。我们常说“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前者做得也许还不错,但是后者,“得”与“得”之间常常难以联系。学习规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在新的不同的情境中加以运用、实践,知识才能转化为技能,否则,将永远停留在知识的水平,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而技能是不容易遗忘的。这也就是说,如果要学生形成相应的语文能力,大部分的“得”至少要达到“运用”及以上水平。在单元教学中,单篇课文不“孤单”,不同的“单篇”在单元中的作用各不相同:(以三篇课文组成一个单元为例)第一篇“教”,第二篇“扶”,第三篇“放”;同时,不同的“单篇”在单元中又有相同的作用:都在发挥“例子”作用,为实现单元教学目标发挥各自的作用。那么,如何开展单元教学呢?一、前提:拟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这里的教学目标,既指单元教学目标,也指单元下属的单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拟好教学目标,就能让单元教学有正确的方向,不走弯路,直达目的地。下面是我们在实验中选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确定的教学目标。(一)单元终点目标1.能结合课文实例,说明作者是怎样将课文中的小动物写具体、写生动的(细致描写,从不同方面、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表达真情实感)。2.能在老师指导下仔细观察提供的一种小动物(如乌龟),运用本单元习得的方法,把这个动物(或自己熟悉的动物)写具体、写生动。(二)单篇课文教学目标第一篇:《白鹅》龙源期刊网.字词:能正确读、写、默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厉声呵斥、左顾右盼、三眼一板、窥伺”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2.朗读与背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四自然段。3.课文内容与情感价值观:能用自己的话概括白鹅的特点,感受作者所表达的喜爱之情。4.篇章结构:(1)能运用总分结构图式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2)能说出文中的过渡句的作用。5.文章表达特色: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总结文章从不同方面,运用对比、反语、拟人、比喻等来细致地描写等方法,把白鹅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第二篇:《白公鹅》1.字词:能正确读、写、默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荣膺、掂量、凌乱、涟漪”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2.朗读与背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二自然段。3.课文内容与情感价值观:能用自己的话概括白公鹅的特点,感受作者所表达的喜爱之情。4.文章表达特色:(1)能掌握文章是从不同方面,运用对比、反语、拟人、比喻、夸张等方法,把白公鹅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表现手法。(2)能模仿文章对白公鹅步态细致描写的方法,通过仔细观察(视频)乌龟翻身时细微的动作,把它翻身的经过写具体、生动。第三篇:《猫》1.字词:能正确地读、写、默“性格、任凭、贪玩、尽职、抓痒、稿纸、踩印、梅花、跌倒、撞在、开辟”等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屏息凝视”等词语的意思。2.朗读与背诵: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能背诵第一自然段。3.篇章结构:(1)能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2)能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并说出它在文中的作用。4.课文内容与情感价值观:能用自己的话概括猫的特点,感受作者所表达的喜爱之情。龙源期刊网.文章的表达特色:能运用前两课习得的阅读方法,自学本课,说明作者是如何将猫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三)口语交际与习作《说/写一种小动物(小乌龟)》1.能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运用多种方法将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说/写具体生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字数不少于300字。从以上确定的教学目标中可以看出:1.单元终点目标,只陈述本单元应达成的高级技能,一般为阅读、写作的综合技能;而字词、朗读等基本技能是常规要求,不必在单元终点目标中陈述。2.单篇课文目标应紧紧围绕单元终点目标展开,每篇课文之间目标的陈述应体现程度的不同。比如,就“文章表达特色”这个目标,在第一篇是达到“记忆和理解”的水平,在第二篇则达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在第三篇中达到“运用”及以上水平,而到了“口语交际与习作”中则达到了“创造”的水平,同时由“读”的目标转换成了“写”的目标。3.就写作技能而言,需要在单篇课文中使其构成的单项能力达到理解和运用水平。这里的运用包括在教师指导下的分析或评价,如自行读懂课文等。4.单项技能在运用于写作前应在单篇课文中进行局部习作练习。例如“细致描写”这一单项技能,是要在习作中重点应用的,因此,在学习第二篇《白公鹅》时,设计了读写结合:能模仿文章对白公鹅步态细致描写的方法,通过仔细观察(视频)乌龟翻身时细微的动作,把它翻身的经过写具体、生动。二、基础:教好第一篇我国传统的教学,强调通过多读多写和背诵的方法提高儿童的读写能力。通过多读多写和指导,儿童能自发地概括出某些读写规律性知识。然而,从科学取向的教学论来看,有效与高效的教学不能满足于儿童的自觉发现,而应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教学设计,教会儿童掌握文章类别、结构图式等规律性知识。单元教学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如何让单元教学更好地实现单元终点目标?实际操作表明:单元教学,始于单篇。只有打好单篇基础,才有可能形成单元综合能力。其中,第一篇的教学牵一发而动全身,至关重要。如果说目标是图纸,那么第一篇课文的教学就是为整个单元打下的基石。基石不牢,地动山摇。以上面提及的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第一篇《白鹅》的教学就必须将学生要掌握的能龙源期刊网力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比如,该课目标“文章表达特色: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总结文章是从不同方面,运用对比、反语、拟人、比喻来细致描写等方法,把白鹅的特点写具体、生动”包含着许多不同的技能。这些技能学生还不能达到自动掌握、运用的程度,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激活旧知,体会训练。如在教学“……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这一句时,尽管学生之前学习过对比,但是,大部分四年级的学生是不会主动去激活的旧知的。因此,就需要教师适时点拨:“作者为什么要写‘不亚于狗的狂吠’?”此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明白作者是运用对比这一手法。这样,等到学习描写白鹅高傲的步态时,为什么要写鸭子的步态;写白鹅吃饭“三眼一板、一丝不苟”时,为什么又要写狗的吃相,学生就能明白作者的用意了。这样,对比手法在《白鹅》一课的运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学生逐渐走向分析的层次。又如,“反语”是本课新授,学生之前从未接触。在教授反语这一单项技能时,教者是这样设计和操作的。先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开始部分,当作者第一次看到这只白鹅时,情不自禁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联系全文,不难体会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这时教师追问:“高傲”是贬义词,怎么就表达了喜爱之情呢?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明白,作者是故意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起到强调本意的作用。教师顺势揭示:这就叫“反语”。为了表达喜爱之情,作者在文中还多处运用。接着教师再举出正例说明:“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本意是:喜爱;使用的与本意相反词语是:不胜其烦)然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文中类似的反语。这样,文中的许多反语的句子跃出纸面:“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鹅老爷偶然早归……”“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三、重点:教了什么技能在现代心理学中,技能被看成是按某种规则或程序办事的能力。而传统教学,强调感悟。感悟教学的特征是只教例子,而不引导学生从例子中上升到概念和规则。到底要不要向小学生明示这些规则,华东师大皮连生教授认为:应在适当的条件下,通过例子来教这些规则,这是感悟能力形成的捷径。同样,单元教学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感悟,但更需要的是,我们教给了学生什么技能。“一课一得”,这里的“得”应指的是“技能”。否则,教了第一篇,教了第二篇,教了第三篇,除了让学生读正确流利、掌握了生字新词、概括了主要内容之外,每一篇的教学没有质的区别,课文丧失了“例子”功能。教师不教给学生技能,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必成空话。在单元教学中,单元是由单篇课文组成的。单篇课文不像句子、段落那样简单,内容较多,信息量大,在一节课内很难完全掌握。因为一节课内同时学习若干篇课文是难以办到的,所以,就难以做到“举三反一”和“举一反三”。但是,“举一归一”,“举一反一”,却非常适合。上面列举的“对比”和“反语”的教学就是经历了“举一——归一——反一——反三”这样的过程。对整篇课文来说,更是要“举一归一”,“举一反一”:举一篇课文为例,归纳总结出某一个或几个规律,然后由这样的“一个”或“几个”,回到这篇课文中,验证这样的“一个”或“几个”在该篇龙源期刊网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再以上面的单元为例,学完每篇课文后,我们都要明确告知学生:作者是从不同的方面,运用对比、反语、拟人、比喻等细致描写的方法,把白鹅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分析作者是这样落实的。只是每篇课文要求学生达成的目标各不相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教会学生某种技能,实质上是教会他们掌握某种规则和程序,使之按规则或程序办事。比如,教“反语”,其规则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者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这样的词语。又比如,我们在进行“借物喻人”单元教学时,归纳的学习程序是:(1)品读描写物的语句,体会物的特点;(2)了解作者将物比作谁或哪类人;(3)人与物相联系,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人物的特点或精神品质。即使有时我们并不要求学生说出规则或程序,但是教师必须清清楚楚地知道支配技能的规则或程序是什么。这样,教师清清楚楚教技能,学生明明白白学技能,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便指日可待。四、关键:“举一”还要“反三”单篇课文中习得的技能,也本应该在下一篇课文中继续得以运用,但现行教材,更多的是跳过更多的课文之后才有可能加以巩固,到那时,学生习得的技能已经生疏,需要教师费时地回顾甚至从头教起;而单元教学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单元教学的关键——“举一”还要“反三”,不要将单元异化为单篇,第一篇中习得的单元重点技能,在第二篇、第三篇中一定要及时巩固和运用,使学生达到运用及以上的水平。因为,如果仅仅停留在记忆和理解水平,学习结果是陈述性知识;如果达到运用及以上水平,便转化为技能,其学习结果是智慧技能,或认知策略。比如,我们组合的四年级写人单元(《马背上的小红军》《小珊迪》《修鞋姑娘》)教学中,首先通过对第一篇《马背上的小红军》的教学,学生理解了作者是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外貌描写来表现小红军这一人物的特点;接着,在第二篇《小珊迪》的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这一写作规则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外貌描写体会小珊迪可怜更可敬的人物形象;到了第三篇,教师就要求学生自己运用这一规则自学。也许在小学阶段,这一能力还难以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但是,这样的教学在学生脑海中印下了深深的烙印,以后只要碰到写人的文章,只要稍加提示或点拨,就能激活,并主动运用。五、难点:读写要转化单元教学,不仅是为“读”服务,更要为最后的“说”与“写”服务。在进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