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以“萌文化”为例论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吸收作者:朱励骁来源:《学习导刊》2013年第09期【摘要】“萌文化”指的是一种“刻意显示与自己身份不符的幼稚情态的文化”。它是一种早期源于日本动漫领域,传入中国后跟随网络文化发展,并在2008年之后的中国网民群体中流行起来的亚文化形态。本文通过对“萌文化”的主体进行研究,得出“‘萌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已经成为了主流文化吸收的对象”的结论。【关键字】主流文化;萌文化;青年亚文化;网络时代一,“萌文化”的主体是否是青少年?为了研究“萌文化”的主体,笔者对30位不同年龄的对象进行了访谈。其中,对于“萌文化”有了解的被调查者的年龄所占比例最多的是18岁以下的儿童,其次是年龄在18---25岁的青年,而对“萌文化”的含义认识准确的被调查者则集中在18-25岁的年龄层,其次是25-35岁的年龄层,18岁以下的儿童普遍认为“萌文化”值得是“彰显可爱的女孩文化”。另外,在感情倾向上,对“萌文化”报以正面倾向率最高的年龄群体也是18---25岁的成年人,达到了78%,而18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对“萌文化”报以正面倾向的比例却只有61%,而且明显与性别具有显著相关性。根据访谈结果,儿童对于“萌文化”倾向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这是女孩儿们爱的东西,我喜欢(或不喜欢)”这一简单好恶的层面上。而18-25岁的成年人则会着重指出自己对于“萌文化”使用上的情感性取向(用来慰藉自己)亦或是工具性(用来参与社交网络行为)倾向。由上述可见,对于我们所定义的“萌文化”,虽然18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在对“萌”这一词语的接触上是接触率最高的群体,但实际上对“萌文化”作为亚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对其发展具有主导能力,则是18-25岁的成年人士。二,主流文化对“萌文化”的吸收使用是否会造成受众的反感?为了调查受众对主流文化吸收“萌文化”的态度,在之后的研究中,笔者对10位受访者观进行了访谈。给受访者看了央视《你幸福吗》与《明年还缺啥》这两则报道,它们共同点是在视频中都有几处明显的“卖萌”桥段:前者是流传于网络的“你幸福吗—我姓曾”的对话;后者则有“你缺啥-我缺个男人”等“卖萌”桥段。在观看了这两则报道后,大部份的受访者表现出了一种愉悦,而非反感,当被问及“你觉得央视这样的主流媒体是否应当采用这样不严肃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时,仅仅有一位受访者表示:不应该。而当问到对“央视卖萌”的看法候,有八位受访者均表示“支持”,并且当被问及“当主流媒体用‘卖萌’的方式来宣传的时候,你会更加接受吗?”时,一半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接受”,其中一位受访者指出:这样给人情切感,比之前容易让人接受。龙源期刊网由上述可见,主流文化中的内容,且主要是正面内容,对“萌文化”的使用基本不会造成受众的反感,相反受众对此是持欢迎态度的。三、受众能否较好的识别吸收了“萌文化”的主流文化内容?为了研究受众是否能较好的识别吸收了“萌文化”的主流文化内容,笔者给参与访谈的受访者展示了各种微博“卖萌体”,其中关于雷政富事件的“十二秒反腐”等微博体例是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相关微博进行检索后的转发评论统计中,笔者发现至少有70%以上的为负面内容(约抽取了100条评论做出的统计)。而在访谈中,对着10名受访者展示完内容之后,有6名受访者表现出这些微博内容荒诞,不够严肃。其余的四人中,两名表示这些微博展示出的社会矛盾值得深思,而仅有一名抱着愤慨态度指出这“体现了社会群体的不满与悲哀”。由此,笔者得出,在微博上,对被吸收包装成“萌文化”的负面文化内容,虽然直接表示负面评价的很多,而报以观望态度和对此种微博所展现的“负面信息”不懈并不以为然的的受众,大多不会去主动再次转发此类微博。可见,大部份受众实际上对吸收了“萌文化”的主流文化内容的区分识别度是不高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首先,“萌”文化的主体是18-25岁成年人。“萌文化”其实是所谓的“90后非主流文化”的一种延续与扩张,到“90后”开始在网络舆论环境中占优一席之地的时候,他们的“非主流”脱离了被嘲讽戏虐的“异端”的标签,上升形成了这种“亚文化”。在网络时代,由之前“90后非主流文化”所扩张演变形成的亚文化还有很多,如“吐槽文化”、“宅文化”,这些包含着、网络词汇的文化,和“萌文化”体现出了一样的网络时代的亚文化特征:话语方面反叛传统文化;行为方面追求新鲜事物;文化方面已形成传媒追逐、商业热捧的文化产业效应。第二,主流文化中的正面内容对“萌文化”的使用基本不会造成受众的反感,相反受众对此是持欢迎态度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讲究本份秩序的“礼”,做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事情是“非礼”的,不守本分的行为,是礼教文化中的大忌,如果放到中国传统社会,那么“卖萌”就是一种“非礼”行为。而在网络时代,这种传统文化中的“礼”却随着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吸收过程而在不断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看到,央视新闻频道下面的滚动字体也在悄然间用硬朗的正式风格改为圆滑风格,变得“萌”了;各大官媒开始推出微博“吉祥物”,用可爱的口吻说着“卖萌”的话语,你来我往的互相评论与回复。第三,对于主流文化中的一些负面内容,采取吸收“萌文化”的方法,过渡用戏谑、荒诞的方式与口吻传播,会使受众难以识别,陷入“归谬”的逻辑中。龙源期刊网目前传媒界存在的“新闻娱乐化”现象更是为这种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利用提供了便利:在如今的商品社会中,对文化的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形成了一个文化工业。虽然在亚文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主流文化看似正面临重大挑战,而实际上,“萌文化”等亚文化却早已被主流文化所吸收使用,被放进了“娱乐化”的范畴中去了,但由此带来的新闻过渡娱乐化风气却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总的来说,“萌文化”的快速发展,并非是主流文化面临的巨大挑战。相反的,主流文化以及以“新闻娱乐化”为趋势的文化产业成为了这些亚文化快速兴起的最大受益者。这些新兴的亚文化生态体系实际上给了主流文化很大的机会。从第十放映室电影评论使用“吐槽体”,到央视故意把“恶意卖萌”的采访片段放出,如今,很多新闻内容不但具有主流文化层面的解读,更具有了亚文化层面的解读信息量,这将会是一种很好的文化发展趋势,但也需要我们始终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参考文献:[1]刘树晟:《当代“萝莉”文化解读》,当代青年研究,2010(10)[2]梅晨:《从奈良美智看“萌文化”的生成语境》,.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2(4)[3]齐珮:《从日语“萌”的语用意义看青年亚文化生态体系特征》,外语学刊,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