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十二五申请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附件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申请书教材名称:工程力学(第五版)主编姓名:蒙晓影工作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盖章)申请日期:二O一O年九月计划完成日期: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二O一O年九月—2—一、申报教材基本情况教材名称工程力学(第五版)新编□修订∨修订教材原教材出版时间2004年9月印数10000原教材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申报理由、修订内容及比例申报理由: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职业性,其核心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工作,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教育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最本质特征,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关键是教材的建设。工程力学(第五版)正是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方向,以知识内容为后续课程和学生未来实际工作有用、够用为原则,以“高等性”和“职业性”为特色,组织几家省内外知名的高职院校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骨干教师合作编写的。本教材是一本符合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规律,体现工程力学重归工程特色,在保证内容完整性和理论严谨性的同时,力争用通俗的语言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变化和发展,每一章前的工程案例和图片作为导引既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又是本章所有知识在工程实际上的再现,满足了工程力学向学生传授力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工程认识上形成正迁移的需要,为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提供了科学方法,为学生将来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修订内容及比例:1、增加工程实例,突出教材的实践性2、优化整合内容,突出内容的统一性3、删减理论推导,突出教材的实用性4、更正各种错误,突出教材的科学性修订量20%—3—新编教材教材主要内容:教材主要分为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静力学部分重点阐述了静力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物体和物体系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的简化和平衡问题;材料力学部分重点阐述了四种基本变形的内力计算、强度和刚度设计以及提高构件强度和刚度的措施,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和压杆稳定性计算以及动载荷和疲劳强度等问题。适用层次研究生□本科□高职高专∨成人教育□课程类型公共课□一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其他:适用专业工科机械类所有专业主要形式纸质∨电子/音像□其他:语种汉语∨外国语□双语□参考学时70学时估计字数410千字—4—二、编写人员情况主编情况姓名蒙晓影性别女出生年月1974年10月职称副教授学历大本民族汉地址葫芦岛市新区邮政编码125001电话15566687778电子邮箱bhcyxsc@163.com主要教学经历(授课名称、起止时间、授课对象、授课学时、所在单位等)1997.9-2000.7理论力学中专学生1200学时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材料力学2000.9-2010.7工程力学高职学生4500学时渤海船舶职业学院2005.9-2006.1机械基础高职学生146学时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课程设计2006.3-2006.7专业英语高职学生88学时渤海船舶职业学院2008.3-2008.7热工与传热学高职学生78学时渤海船舶职业学院—5—主要教学、科研、实践经历(项目名称、来源、鉴定结论、获奖情况等)1.1997-2003年,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助教,力学课程主讲教师。2.2003-2008年,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讲师,力学课程主讲教师。3.2008-至今,,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副教授,力学课程主讲教师。4.2006年12月被确定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2007年10月制作的课程《工程力学双语课件》在辽宁省第八届教育软件大赛评比中获得高等教育组优秀奖。6.2006年2月,省级科研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力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结题。7、2006年6月本人主持的院级科研课题《工程力学“双轨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结题。8、2004年12月,论文《工程力学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荣获辽宁省职业教育学会三等奖。9、在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学院举办的教师“课件教学竞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曾经编写过的教材(教材名称、出版时间、字数、出版社、获奖情况等)1、主编《工程力学》(第四版)2008年4月出版,404千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副主编《工程力学》2006年3月出版523千字中国林业出版社—6—第二负责人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历民族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电子邮箱主要教学经历(授课名称、起止时间、授课对象、授课学时、所在单位等)主要教学、科研、实践经历(项目名称、来源、鉴定结论、获奖情况等)曾经编写过的教材(教材名称、出版时间、字数、出版社、获奖情况等)—7—参编人员情况姓名年龄职务职称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王显彬29讲师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3255047718刘兴超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13573809897卢胜文34讲师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13133906231刘春华29助教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13859983249编写人员具体分工蒙晓影编写第1、2、3章;刘春华编写第5、6章;卢胜文编写第4、7章;刘兴超编写第8、11章;王显彬编写第9、10章。—8—申报基础(教学改革的基础,教材或讲义试用的次数及效果,社会效益等)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职业性,即它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内容上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就是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出发而进行的。工程力学作为工科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要为后续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作;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让工程力学真正地回归工程,使学生体会科学的魅力和美丽。本教材充分吸收了高职教育力学课程改革的成果,又渗透了作者长期教学积累的经验和体会。即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又是教学改革的成果,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会了解到工程力学是“what”的问题,在工程实际中,在怎样特定的“when&where”中应用到力学知识的,主要解决“howtodo”的问题,最终达到“comprehension”。本教材编写组成员都是从事力学课教学多年的一线教师,是一支事业心强、甘于奉献的知识型、互补型的教师队伍,爱岗敬业,定期到工厂、实习实训基地挂职锻炼和学习,经常研究外文教材,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可以说本教材在保证职业特色的前提下,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基础。本教材经多次使用,反复修改,内容质量渐趋完善。在5年内,本教材发行量为30000余册,很多高职院校多次采用。本教材提供了出版社的联系电话和E-mail,当授课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本教材的过程中发现有不足之处和一些好的想法,可以直接将意见或建议及时反馈给出版社。出版社根据反馈意见和建议组织编者适时地对本教材进行修改或调整,根据需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现在,第四版教材在内容上已经趋于完善。—9—教材研究(列举国内外的同类教材出版情况,并分析其优缺点,若无同类教材请注明)高职工程力学教材很多,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陈卫宫主编的《工程力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关玉琴主编的《工程力学》等。这些教材的优点是内容全面、稳定,知识讲解准确;缺点是都没有突出“高等性”和“职业性”特色,内容体系和阐述方法与中专教材和本科教材没有太大的区别。使用状况预测(学科发展状况、开设院校、学生规模、预计使用状况)工程力学是高职院校、大专院校各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如果没有力学知识的普及,学生们就不会理解工程意义;如果没有力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来只能是为工作而工作;如果没有力学思维模式的建立,学生们的创新力从何而来。为此,力学的发展前景很乐观,开设的院校也很广泛,学生的规模很大,鉴于本教材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特色,必定会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预计使用情况良好。—10—三、本教材特色1、以教学改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教材既是基于工作过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又是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改革成果的体现,同时渗透着作者长期教学积累的经验和体会。2、本教材突出“高职性”和“职业性”特色。书中选编的例题与习题大部分来自工程实际或具有工程背景,通过这些例题和习题,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得到了具体而生动的揭示,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工程力学重归工程。教材每一章前面的工程案例简介和工程图片,作为导引既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又是所有工程力学内容在工程实际上的再现,满足了工程力学向学生传授力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工程认识上形成正迁移的需要,为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提供了科学方法,为学生将来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4、本教材理论和实践并重。从职业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讲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既简明易懂,又论述严谨。更重要的是在讲述每一个内容时尽量向学生展示实际工程问题与我们见到的问题之间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建立起实物与力学模型之间的联系。5、方便读者使用。本教材既是一本真正面向学生的教材,又是一本适合新教师教学的教材。对于对于新教师和初学者来说,常常觉得力学教材难读。本教材在保证内容完整性和理论严谨性的同时,力争用通俗的语言向初学者进行解释,新知识的阐述时刻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变化与发展。6、教材内容重新优化整合。本教材对有些内容进行了大量删减,比如有些意义不大的单纯理论推导和证明只采用简单的介绍形式。但是,本教材仍然保留了几处理论推导,其目的是让学生能产生一定的理论认识高度,这无论对本课程的学习,还是对后续课程的学习,都是很有意义的。—11—四、教材编写提纲第1章绪论第2章静力学基本概念2.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2.2静力学公理2.3力对点之矩2.4力偶2.5约束与约束力2.6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考题习题第3章平面力系3.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3.2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3.3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3.4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3.5物体系统的平衡3.6平面静定桁架的静力分析3.7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思考题习题第4章空间力系和重心4.1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4.2力对轴之矩—12—4.3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4.4空间平行力系的中心和物体的重心思考题习题第5章杆件的轴向拉伸与压缩5.1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及外力分析5.2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轴力5.3应力5.4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剪应力互等定律5.5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胡克定律5.6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5.7拉伸与压缩的强度计算5.8拉压杆的超静定问题思考题习题第6章剪切6.1剪切与挤压的概念6.2剪切与挤压的实用强度计算6.3剪应变剪切胡克定律思考题习题第7章扭转7.1扭转的概念及外力偶矩计算7.2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内力-扭矩—13—7.3扭转时横截面的应力7.4圆轴扭转强度条件及应用7.5圆轴扭转变形及刚度计算7.6非圆截面杆的扭转问题思考题习题第8章变形弯曲8.1平面弯曲的概念及梁的计算简图8.2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8.3剪力图和弯矩图8.4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关系8.5平面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8.6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8.7弯曲切应力简介8.8梁的变形8.9提高梁承载能力的一些措施第9章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9.1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9.2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思考题习题第10章压杆稳定10.1压杆稳定的概念10.2压杆的临界力和临界应力—14—10.3压杆的稳定性计算10.4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思考题习题第11章动载荷与疲劳强度概述11.1等加速度直线运动时构件上的惯性力与动应力11.2旋转构件的受力分析与动应力计算11.3疲劳强度概述11.4材料的持久极限及其影响因素思考题习题附录附录Ⅰ几种常见简单形状均质物体的转动惯量附录Ⅱ型钢表附录Ⅲ中英文名词对照表附录Ⅳ部分习题参考答案参考文献—15—五、工作安排及进度完成编写大纲的时间2010年1月完成书稿编写的时间2010年6月完成统稿审稿的时间2010年7月书稿交出版社的时间2010年6月预定出版时间2010年10月计划使用的时间201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