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评价任务设计目录01什么是评价任务02评价任务的制定03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一、什么是评价任务?所谓评价任务指向学习目标的、可评价的学习任务。举例:《小石潭记》学习目标:通过概括段意,理清游记的线索。评价任务(1)自由朗读课文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段落内容并写在学案上。(2)小组交流,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游记的线索。分类:(1)传统的测试题,包括纸笔测试,口头问答,动作测试等(2)表现性任务,比如完成一个作品,设计一个实验,朗诵一首诗歌等。二、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的关系(一)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的区别学习目标描述的是预期学习做到怎么样。评价任务描述的是要求学生做什么,怎样做,以确保做到怎样。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做的结果,做了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做,做什么(操作性)描述的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结果性)描述的是过程(过程性)目标:能找出文章的提示语,明白提示语的重要性任务:根据教师的示范,找出文中的提示语,说说这些提示语的用处。(二)评价任务的要求(1)评价的任务要紧扣学习目标设计(与学习目标一致)(2)评价任务要与学习目标要对应。明确两点:(1)评价任务要与学习目标要对应,但不一定是“一一对应”(2)评价任务是“任务”,不是“目标”,“学会”“能”之类的词汇不要用于评价任务。三、评价任务的特点:1、指向性2、明晰性(可执行性)3、空间性指向性所谓的指向性,就是评价任务要指向学习目标,即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a、确保“一致”的策略之一:逆向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任务逆向设计: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b、确保“一致”的策略之二:对应思维如何理解“与学习目标相对应”?理解1:评价任务必学引出与学习目标所学要的学习信息。理解2:怎样的学习目标设计设计怎样的评价人物。理解3:有目标,总要有评价:评价,总是针对目标的。理解4: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的对应关系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如:小学语文《新来的王老师》(指向性)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体会新来的王老师的魅力。(2)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学会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评价任务(1)朗读课文一遍,选用“请、摇摇头”等关键词说说汪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检测目标1)(2)默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作者选取了课前、课上、课下、放学后的典型事件。(检测目标1)(3)思考、讨论、说一说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4)以《我的老师》为题,选取一件典型的事件表现这位老师的魅力或品格(检测目标2)明晰性(可执行性)所谓可执行性,就是评价任务要清晰、要具体、要明白,让学生“可做”“可说”“可写”“可表达”。一个明晰性的评价任务要让学生清楚:我要做些什么?我怎么做?如何使评价任务更加明晰呢?第一,语言明白。语言的表达清晰度,究竟让学生做些什么、怎样做,要讲的明明白白,要采用学生能懂的语言,确保学生明白(当然,教师更要明晰)。第二,教师示范第三,提供样例第四,给予辅助,如何利用PPT将重要的学习任务呈现,这样更方便学生的学习。空间感所谓空间感,即评价任务的设计要具备多样性、开放性。怎样的评价任务是有空间感的?(1)要简约:不复杂、不零碎而繁多。(2)要求丰富:任务可能催生的“学习信息”是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封闭的。(3)有趣味:任务尽可能是有趣的,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举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模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能说出长方体的顶点、棱、面的数量和特征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评价任务初稿:观察手中的长方体物体,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想象,完成表格。项目长方体的特征面有()个面每个面()形()面完全相同有()条棱棱()棱的长度相等按照相等的棱长可分为()组顶点有()个顶点。修改稿观察手中的长方体物体,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想象,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发现?空间感保证评价任务的空间感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任务本身设计的好二是评价任务要使用的好三、评价任务怎样制定?采用二步转化法制定评价任务01根据教学目标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任务。02确定本课的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举例:初中语文《黄河颂》教学目标:运用批注的方法品读诗歌,感悟诗情。1、学习课文中批注示例,总结批注的角度。2、从课文中选出最能体现黄河特点的两三处诗句,仔细品味并加上批注。3、采用个人诵读、小组合作、音频范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评价任务举例:初中语文《端午的鸭蛋》教学目标:通过浏览、默读,能概括高邮鸭蛋的主要特点及围绕鸭蛋发生的趣事,说出表现的生活情趣和蕴含的思想情感。1、浏览课文内容,概括端午鸭蛋的特点。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鸭蛋写了哪些事情”请用简练的语言批注。3、结合文中趣事,联系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伙伴谈一谈感受。四、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设计,就是安排这些评价任务基本流程:第一,明确评价任务。考虑怎样呈现评价任务,让学生明确自己将做什么,怎么做,做到怎样。第二,执行评价任务。考虑怎样组织学习活动,以确保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第三,交流学习情况。考虑怎样组织交流,怎样对学习信息进行反馈、指导或补充等。如何确保教学活动与目标、评价一致?1、学习活动嵌入评价任务2、教学过程优化评价信息3、教学设计:从框架到细节学习活动嵌入评价任务明确评价任务——执行评价任务——交流学习情况教学活动优化评价信息(学习链/评价链)展开评价任务——获取(收集)评价信息——利用(处理)评价信息(教学链:教学设计要考虑什么问题?)整体上看,“呈现评价任务—执行评价任务—交流学习成果”是一个学习链/评价链,一节课的教学就是由若干这样的学习链/评价链构成的。教学活动的设计遵循“从框架到细节的思路”“框架”——学习目标的确立及评价任务的落实。板块式的推进:每个板块都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每个板块包括三个环节:明确评价人物——执行评价人物——交流学习情况。《大自然的语言》学习目标1、筛选信息,了解物候相关的知识。2、研读内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3、读写训练,初步运用说明循序。评价任务1、浏览课文,用____勾画关于物候的语句,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目标1)2、默读课文,结合内容,小组讨论,判断课文的说明顺序,并说说理由(目标2)3、阅读课文6-10段,议一议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怎样的逻辑顺序(目标2)4、阅读《死海不死》,勾画相关的语句,概括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死海,将要点批注在学案上,并说说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目标3)5、根据提供的“近视”话题,自己列一份简单的写作提纲。(目标3)板块一:明知识(文章介绍的物候知识)板块二:理顺序(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总之,没有合理的评价任务,在课堂上就难以呈现出高质量的学习信息,而没有高质量的学习信息,教师就像蒙着眼睛走路的人,无法引领学生的学习,因此,评价任务具有导引学习方向的功能,在评价任务的设计中,我们要坚持三个“为了”:第一,为了准确地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第二,为了规范课堂教学的方向和结构;第三,为了更好地整合到后续教学环节的设计之中。板块三:试牛刀(运用逻辑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