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科目)导案(五)时间:2019年月日班级:七班授课人:课题【名著】《骆驼祥子》导读课时2教学目标1.掌握与老舍有关的文学常识及祥子的人生起落;2.了解祥子在起落中的性格变化并探究其性格变化的原因;3.培养阅读小说的能力,通过分析文本理解作品主题。重点难点掌握与老舍有关的文学常识及祥子的人生起落教学过程【抛石引路】(5分钟)今天在评价中国现代文坛的作家时流传着一句顺口溜:鲁郭茅巴老曹。【互动】这句顺口溜指出了现代文坛非常重要的六位作家,有没有同学能说说分别是哪六位?分别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这六位作家中大家最不熟悉的可能是曹禺,因为他主要是写戏剧的,没关系,以后我们的课上会再讲到他。今天,我们重点要说的是作家老舍。关于老舍,同学们并不陌生,以前的学习中,我们也接触过,下面我们以复习的形式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关老舍的文学常识。不太了解或记忆不太清楚的同学,请做一下笔记。【无师自通】(25分钟)1.基本文常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补充】老舍的生日是1899年2月3日,即旧历腊月二十三,第二天恰逢立春,因取庆贺春天的意思而得名。字舍予(yú),即把“舒”姓拆开,后来取笔名时在第一个字前面加老,“老舍”。【互动】有没有同学能告诉我们文学史上的现代包括的时间节点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呢?【答案】文学史上的现代,指的是1919年五四运动后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文学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白话文开始成为中国的新生力量,作家们开始运用白话文进行写作。而把新中国作为现代文学的截止时间点,更多的是因为其政治意义,和文学的发展关系不大。那现代文学总共包含多少年呢?三十年。如果同学们以后上大学学中文系的话,你们可能就会学到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主编的一本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文学,被我们称之为“当代文学”。【互动】关于老舍先生,我们说他去世于1966年,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一年中国开始发生一件什么大事?【答案】文化大革命。老舍先生的死,和文革也有着莫大的关系。1966年8月23日,北京发生了殴打文艺工作者事件,老舍被游街、批斗、毒打。老舍被毒打当晚拿了本手抄的《毛主席诗词》出了门。第二天,人们在古城外西北角的太平湖发现了他的尸体。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象征性的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满族旗人身份对老舍创作的影响】(①创作素材:城市贫民生活;②艺术氛围:艺术化的民族)老舍是满族旗人,这几个字对于老舍来说,不仅仅意味着他的户口本上民族一栏和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不同,而且深深的影响了他的创作。【互动】比如说,你们家穷的揭不开锅了,你把自己家里养的鸡啊、猪啊拿出去卖掉换钱是不允许的;你要是觉得在这里活不下去了,去投靠你另外一个地方的七大姑八大姨也是不可以的。这就出现了一个预想不到的社会难题。从乾隆年间起,“八旗生计”问题越演越烈,让统治者伤透了脑筋:旗人人口大量增加,但“兵有定额,饷有定数”,既不能无限制地增饷,也不能放松禁止旗人参加生产劳动的限制。于是,补不上兵缺的旗人子弟越来越多,只能眼睁睁地失业赋闲,成为闲散旗人。这一方面导致很多下层旗人日益贫穷化;另一方面,使得入关之初异常勇猛的八旗劲旅,渐渐失去农商技能,滋生了惰于劳作、荒于嬉戏的积习。而随着清朝的覆灭,北京城的下层旗人失去了稳定的军饷,又一时难以学到较多的谋生手段,为饥寒逼迫,大批涌入城市贫民的行列。他们当中,有拉洋车的、当警察的、卖艺的、干小买卖的,甚至是卖身的,都大有人在。老舍自身就出生在清末京师一户贫苦的旗人家庭。老舍的父亲永寿是八旗的一名“护军”,任务是负责捍卫整个京师的安宁。老舍出生的第二年,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老舍的父亲和其他的八旗军人为护卫祖国首都而喋血奋战,老舍的父亲也在这一场战斗中尽忠殉国。日后的老舍,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除了姓氏和血脉,还有他为国尽忠,忧国忧时的精神。父亲去世后,一家人靠着母亲替人洗衣服做活计维持生活。老舍在大杂院里度过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大杂院的日常生活,使他从小就熟悉车夫、手工业者、小商贩、下等艺人等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深知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他成了作家以后,一直满怀深情的关注这群苦难的同胞。城市贫民的生活成为他取材的重要来源,这是旗人身份对老舍创作的第一个影响。以上我们了解了影响老舍创作的第一个要点:满族旗人。接着,我们继续来看影响老舍创作的第二个要点:北京人。北京人这个身份又对老舍创作有什么影响呢?第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老舍作品的语言是纯熟的北京方言。老舍作品大量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风格质朴自然,句法灵活,省略多,修饰少,简洁有力。如写红霞:“红霞碎开,金光一道一道的射出,横的是霞,直的是光,在天的东南角织成一部极伟大光华的蛛网。”第二个影响,是使得老舍擅长描绘北京的风俗人情。《骆驼祥子》里面记叙了很多北京小吃,馄饨、老豆腐、糖炒栗子、落花生……如对北京老豆腐的描写。当祥子卖了骆驼回到城里的时候,“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儿,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注意南方吃豆腐脑一般是放白糖,北方是吃咸的)除此之外,《骆驼祥子》里还有对祭灶、过寿等风俗的描写。比如刘四爷过寿,“彩屏悬上,画的是三国里的战景,三英战吕布,长坂坡,火烧连营等等,大花脸二花脸都骑马持着刀枪”。总之,老舍作品里的事物,大多数都和老北京有关。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度过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故乡,再熟悉不过。虽然老舍曾经去过伦敦,写作《骆驼祥子》时是在山东,但是他写的还是关于北京的人、情、物、事。作家的青少年时代,决定了他今后的创作走向,老舍也是如此,北京已融化在他的血液中。【知识详解】(45分钟)刚才老师通过题目给大家拓展了一下文学、文化常识,内容比较多,同学们了解即可,不用硬性地全部记下来。下面,我们还是回到《骆驼祥子》这部作品本身。这部作品于1936年9月开始连载,1937年9月续完,历时大概1年。【互动1】《骆驼祥子》从体裁上来说是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有三要素,有没有同学能告诉我们是哪三要素?【参考答案】人物、情节、环境。《骆驼祥子》的主要人物是人力车夫祥子;主要情节是祥子的三起三落;环境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注意当时称为北平)。【互动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处于一个怎样的状况呢,有没有同学知道?【参考答案】这个时期是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时代。清政府垮台后,没有一个强大有力的组织能统一全国,中国进入了内战时期,百姓对于报纸广播里面报道的关于战争、匪患等的新闻已经司空见惯。简单说来当时的局势就是军阀混战,特务横行,还有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百姓生活能幸福吗?不可能。民不聊生,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祥子也开始了在乱世中的挣扎。重要情节:一起一落:苦干三年买新车——抓当壮丁车被抢祥子原是个农民,因为“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18岁流浪到北京城。他为了挣饭吃,卖力气的活都干过。长期的游民生活使他看出,拉车是件更容易赚钱的事,于是他确立了自己的梦想——买一辆自己的车!并且他认为“这不是梦”,因为自己年轻又身强力壮。为了买车祥子开始攒钱了。整整三年,祥子终于攒足了一百块钱,用九十六块买了一辆新车!这三年祥子是怎么过来的呢?“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病了,舍不得花钱去买药”,“困难,更咬牙努力”。【选讲链接】当时的车价是多少呢?最便宜大约在80—90银元之间;配置灯和鸣笛的在100—110银元之间;最高端的黄包车大约是120银元。当时的100银元约等于现在的3500元。按照祥子的收入水平,多长时间才能买得起车?据统计,祥子每月平均的纯收入10元左右,每天收入在3角到4角。交给车厂一份“份儿钱”,一角钱吃饭、穿衣、住宿等,每天净赚1角钱,月净收入3~4元。那我们推断一下,祥子买一辆车大约需要多久?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需要2年多到3年时间。买车后的祥子,从一个无业游民变为自由的洋车夫——高等车夫,实现了从一个打工仔到个体户的逆袭。买上车后的祥子是怎样的呢?祥子又是怎样第一次失去了他的车呢?我们一起来看知识详解节选的片段一《买车与丢车》。(一)《买车与丢车》文本分析及课堂练习【互动】:强调祥子拉车速度快。他自己,自从到城里来,又长高了一寸多。他自己觉出来,仿佛还得往高里长呢。不错,他的皮肤与模样都更硬棒与固定了一些,而且上唇上已有了小小的胡子,可是他以为还应当再长高一些。当他走到个小屋门或街门而必须大低头才能进去的时候,他虽不说什么,可是心中暗自喜欢。因为他已经是这么高大,而觉得还正在长,他似乎既是个成人,又是个孩子,心里觉得十分快乐有趣。【互动】拉车最需要的就是力气,因而高大健康的身体让祥子对生活充满信心。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了半年,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马上应和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互动】最后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应和”一词写出了祥子拉车的技术熟练,表达了祥子对车的喜爱。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互动】我们从祥子的奋斗史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勤劳坚韧、要强、体面自尊、吃苦耐劳,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第25页PPT知识讲解如果胆子大就是大意,祥子在放胆跑的时候可并不大意。如果不快跑是对不起人,快跑而碰伤了车便对不起自己。车是他的命,他知道怎样小心。小心与大胆放在一处,他便越来越自信,他深信自己与车都是铁做的。【互动】同学们如何理解“车是他的命”这句话?对于这个时候的祥子来说,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就相当于有了生活的奔头。车是生活的希望、美好的未来,所以在他看来,车如同自己的命一样重要。这个时候的祥子对用自己的汗水去换取美好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因此,他不但敢放胆跑,对于什么时候出车也不大去考虑。他觉得用力拉车去挣口饭吃,是天下最有骨气的事。他愿意出去,没人可以拦住他。外面的谣言他不大往心里听,什么西苑又来了兵,什么长辛店又打上了仗,什么齐化门已经关了半天,他都不大注意。自然,街上铺户都已关了门,而马路上站满了武装警察与保安队,他也不便故意去找不自在,也和别人一样急忙收了车。可是,谣言,他不信。他知道怎样谨慎,特别因为车是自己的,但是他究竟是乡下人,不像城里人那样听见风便是雨。再说,他的身体使他相信,即使不幸赶到“点儿”上,他必定有办法,不至于吃很大的亏。他不是容易欺侮的,那么大的个子,那么宽的肩膀!【互动】这一段从侧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战争如阴影一般笼罩这个城市,这也为祥子的第一次丢车埋下了伏笔。战争的消息与谣言几乎每年随着春麦一块儿往起长,麦穗与刺刀可以算作北方人的希望与忧惧的象征。祥子的新车刚交半岁的时候,正是麦子需要春雨的时节。春雨不一定顺着人民的盼望而降落,可是战争不管有没有人盼望总会来到。【互动】这句话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揭示当时的社会处于战争的阴云之中,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无可奈何。无论是谣言还是事实,他不大关心战争怎样毁坏田地,也不大注意春雨的有无。他只关心他的车,他的车能产生烙饼与一切吃食,它是块万能的田地,很驯顺地随着他走,一块活地,宝地。因为缺雨,因为战争的消息,粮食都涨了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