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生产对象,生产资料,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所属的地位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旧的生产关系难以适应,会建立起新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会积极的反作用于生产力。同生产力适应的成产关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式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2、政经研究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3、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艺等意识形态,统称为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建立怎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发生变话就要求改变旧的上层建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与其相适应的能起保护和巩固的作用,与其不适应的则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不过,经济基础的发展最终会摧毁旧的上层建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上层建筑。4、政经的任务:通过对生产关系的研究,解释各种生产关系生产、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即经济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揭示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5、经济规律是关于生产关系运动变化的规律。他是经济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具有客观性,它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不能改造规律,应该逐渐发现和认识规律,自觉利用经济规律。一般经济规律: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共有经济规律:在某几个社会形态中起作用。特有经济规律:在某一社会形态中起作用。在一个社会形态里有一个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它表明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并决定着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内容,能体现该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第一章商品与货币1、劳动的二重性。即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在特定形式下的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同物质要素结合创造使用价值,不易社会形态的变化为转移。抽象劳动:撇开具体形式的同质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应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是同一个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次支出的劳动。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生产下生产商品的劳动及时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劳动。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生产者独立的从事生产活动,生产多少,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等都是他私人的事,并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归私人所有。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生产者生产的商品时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而他需要的产品又依靠别人提供,因此他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即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的性质。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中,商品生产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即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生产的劳动产品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只有通过商品交换,商品被卖出去后,个人的劳动才会被社会承认,一旦商品买不出去,他的私人劳动就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既是他在生产商品时进行了具体的劳动创造了一定的使用价值,但是商品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则他的劳动就未被承认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不能实现其价值。由此可见商品的内在矛盾,价值与实用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都根源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3、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及流通规律。货币的起源:货币是在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价值形式有四个发展阶段: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作为价值代表,用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世界分为两极,商品内在矛盾外在化,简单价值形式中商品与商品的对立现在转变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可以是想象或观念上的货币):货币作为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量的尺度。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就表现为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2)流通手段(实实在在的货币):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3)贮藏手段(实实在在的货币,“蓄水池”自发调节货币的流通量):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贮藏起来。(4)支付手段:货币用作清偿债务及支付税收、租金、工资等的职能。是商品交换过程中的赊账买卖的出现产生的,一方面减少货币流量促进了商品流通,一方面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5)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范围内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主要用于:作为支付手段平衡贸易差额;充当购买手段;作为一般财富的代表在国家间转移。货币的流通规律:(1)金属货币。决定流通中货币量的三个因素:待实现的商品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金属货币本身有价值,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流通中的金属货币量的增加和减少是不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的,。当金属货币量超过商品流通需要量时,一部分货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成为贮藏手段。反之亦然。(2)纸币(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流通规律是一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金属货币的需要量适应,纸币就可正常流通,物价保持稳定。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即所代表的价值象征的社会劳动就会变小,货币发生贬值,纸币的购买力下降,出现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即通货膨胀。反之通货紧缩。因此纸币的发行不能任意。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基本要求和内容是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货币出现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有货币来表现。因此,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即商品的价格必须符合价值。表现:商品的价格不但的和价值发生上下偏离(供求关系等的影响)。偏离现象实际是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因为:(1)价格的涨落总是围绕着价值这一中心进行的(2)同一个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一直(3)不同商品的价格不管怎样涨落,总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价值规律的作用:(1)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自发的调节社会劳动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3)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第二章资本与剩余价值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G-W-Gˊ与价值规律相矛盾。剩余价值的产生,货币转化为资本,既不在流通领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先决条件。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及其使用价值。劳动力转化成商品时货币转化成资本的根本条件。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可以还原为生产和在生产劳动者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维持自身生活,抚养后代,学习新技术,还有历史道德因素)。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其他商品没有的特殊性质。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床在自身价值,还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其超出原有价值的那一部分就是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的产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有两个特点:劳动隶属于资本,产品归资本家所有。资本主义生产过称表现为劳动过称和价值增值过称(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所需的时间之上,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就会超过劳动力的价值,资本家就能在工人身上获得剩余价值。4、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根据不同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随着自身使用价值的消耗,它们原有的价值也转移到新产品中,而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它的价值量,发生了价值增值。把预付资本划分为不便于可变资本表明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的产物,更加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5、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依靠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则降低劳动力价值,就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提高社会生产资料部门及与之相关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众多的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不断提高生产率的表现)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仍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特殊形态)。6、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第三章资本积累与再生产1、简单扩大再生产。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进行。从中看到三个问题:(1)资本家支付的工资是有工人上个月生产的劳动产品转化而来,是工人养活资本家(2)资本家预付资本是有工人创造的,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是有工人创造的(3)工人除劳动过程外,同样是资本的附属物(生活资料的消费为了进一步提供劳动力)。2、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实质:在等价交换的形式下,资本家不断地使用无偿有的剩余价值增值资本,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3、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有机构成:有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V。资本积聚:个别资本依靠本省积累,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能增大社会资本总额,受基金限制,增长速度慢。资本集中: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联合起来形成的大资本(竞争与创办股份公司,竞争和信用)。不能增大社会资本总额,不受基金限制,增长速度快。资本集中于积累相互促进(资本积聚促使个别资本增大,有利于提高个别资本的信用,促进资本集中;而资本集中有利于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增加积累,从而加快资本积聚的规模。)又有区别。4、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1)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例增加,可变资本的比例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雪球式有可变资本决定的,因此,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2)科学技术提高,课用童工妇女等代替技术熟练的工人;小生产者两级分化,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小资本家在竞争中破产。第四章资本循环与周转1、资本循环的基本理论。(产业)资本的循环: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购买阶段(购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生产阶段(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售卖阶段(实现剩余价值和价值)三个阶段,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而不是三种独立的资本)三种职能形式,是价值得到了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连续性事资本的重要特征。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商有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2、资本周转的理论。资本必须一次循环过程接着一次循环过程地进行下去,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运动。这种不断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叫资本周转。资本周转的时间:生产时间(原材料储备的时间,劳动时间,自然力独立作用域劳动对象的时间)和流通时间。提高周转速度: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差距尽可能小,缩短流通时间。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按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在物质形态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价值却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固定资本折旧:就是把固定资本转移的价值不断提取并积累起来。折旧费:从销售收入中提取的相当于固定资本损耗程度即转移价值的金额,也叫折旧基金。折旧率:每年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值的比率(提高折旧率:加快固定资本的周转增加总利润;增大成本利润减少)。固定资本的磨损:有形(物质磨损)无形(价值贬值,生产技术提高,新的产品替代)。流动资本:指在物质形态上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后,全部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包括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的资本。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