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位一体”推进学校发展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学校就是土地,学校的理念、制度、氛围犹如阳光雨露;教师就是植物的根茎叶,学生就是果实。果实(学生)是众人所追求的核心,根茎叶(教师)是核心的竞争力,土壤、阳光雨露(学校)是竞争的动力源。学校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环境;师生的成长质量、发展前景,则直接体现出这个环境的状况,影响着这个环境的发展!学校、教师、学生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系统,每一体,每一个人,每一种机制都是这一整体系统的因子,共生共荣。因此,用“三位一体”生态发展的视角统筹学校工作,为学校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思路。而要使这种生态系统以良性状态发展,就必须找到这一链条中的立足点、关键点、突破点。正强化,夯实学生发展基础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三位体系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学校采取“正强化”策略夯实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在心理学中,“正强化”的原理常常被用来激励人们努力地学习与工作,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正强化”策略就是通过正向的强化让强项更强。学校通过分条、分块对学生整体状态进行分析,教师对每位孩子进行个体分析,借助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及社会学校家庭联动的平台,以“正强化”的策略“促养成,保以恒”。学校结合孩子实际,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构建宽松的成长氛围;以教师全员全程参与的管理与评价方式,构建快乐学习氛围,同时“正强化”贯穿始终,不断促进学生发展,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也逐步提高。定位加定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定位,明确教师发展坐标学校依据教师的发展水平,提出三个定位及相应专业培养标准,即新教师“入格”培养、入门教师“合格”培养和骨干教师“风格”培养。学校明确教师的发展层次、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位置,通过不同层面、不同要求的培养,让每位教师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这样每个教师都能立足于自己的坐标,向着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迈进,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发展中的停滞现象。自我定义,教师明确发展目标当前,人们更多地关注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可测量的外显行为,而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为重要的有关教育理解与认识的内在认知、情意与信念等则重视不够,以至催生了许多虚假的教师专业发展。几年来,透过效果,进行反思,人们发现:“入格”培养层的教师不缺知识缺方法,不缺能力缺经验;“合格”培养层的教师不缺能力缺激情,不缺经验缺成绩;“风格”培养层的教师不缺成绩缺特色。至此,学校着重引导教师“定义自己的教育”,设计自己的专业发展路径,为教师专业发展推开一扇新窗。为推动教师自主发展,学校引导树立“我要发展”的意识。自我定义就是一种内驱之力,教师通过“定义自己的教育”,进一步启迪自己的教育思维,自主地开创自己的教育天地。开放,加速学校发展深化合作,为整体水平提升搭台学校从自身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引入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借用优质培训资源、学习运用先进教学经验,从整体上提升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首先,“走出去、请进来”,提高管理水平。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即走出去,让干部进行短期挂职锻炼,提高管理水平;请进来,要求合作校选派干部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把脉诊断,帮助学校从规范管理步入特色发展。其次,“搭桥梁、创机会”,加速专业发展。搭桥梁,骨干教师与域外名师手拉手,突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创机会,每学期选派县、校骨干和优秀教师到拉手学校进行脱产和半脱产业务学习,拜合作校名师为师,借助外力突破教师进一步发展的高原期。青年教师与域外教师交流,激发成长的内驱力。借助开放办学契机,组织青年教师与域外教师多交流。通过感受市区名校的管理文化、感受他校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状态、感受高效的课堂和高水平的专业素质,激发他们的成长内驱力。提高最近发展区,汲取更多优质资源开放式办学,就是创造机会让教育者去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对于一所远郊山区校来说,优质的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优质的“软件”教育资源,落后学校又有多少能力去共享?即使对方毫无保留地让落后学校共享,落后学校又能共享多少?又怎样才能共享得更多?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跳一跳,摘到果子。开放办学,学校关注的是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除了跳一跳摘到果子之外,学校还要不断强化自身实力,提高自己的水平,让自己的发展区离学习目标更近,以汲取更多优质的教育软资源。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是一个整体,以适合的环境,释放每一因子的最大潜能,在共生中激发竞争,在平衡中谋求发展。营造一所均衡、开放、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园,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愿景,更是可实现的远景。(作者单位:北京市延庆县刘斌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