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导入新课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解题始得西山宴游记始:西山:游览地点宴游:宴饮游乐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桃花源记》《岳阳楼记》《核舟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柳宗元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寓言、传记、山水游记等散文方面。他支持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被贬永州时期所创作的《永州八记》是山水游记的代表作,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著有《柳河东集》。写作背景唐贞元九年(793年),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失败。“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开始长达十年的贬谪生活。在此期间,他故交断绝,贫病交加,老母病故,居处遭火。因为心情抑郁,柳宗元常常探幽寻胜、徜徉山水来自我消遣。他写了很多游记,其中“永州八记”被称为“游记之祖”。第一段字词句解析自余为①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②隙也,则施施而③行,漫漫而游。日④与其⑤徒⑥上高山,入深林,穷⑦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①为:动词,成为。②其:代词,那些。③而:连词,表修饰。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⑤其:代词,那些/自己的。⑥徒:某一类人,此处指“随从”。⑦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尽头,走遍。第一段字词句解析到则披①草而②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③以④卧,卧而梦⑤。意有所极⑥,梦亦同趣⑦。觉而起,起而归。以为⑧凡是⑨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⑩未始⑾知西山之怪特。①批:拨开,分开。②而:连词,表承接。③枕:名词活用为动词,枕靠。④以:连词,表修饰。⑤梦: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梦。⑦趣:通“趋”,往、赴。⑧以为:认为。⑨凡是:古今词,古:凡是这;今: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⑩而:连词,表转折。⑾始:副词,曾经。⑥极:动词,到达。翻译下列句子:1.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译:每天和自己的随从登上高山,进入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只要有清幽的泉水,奇形怪状的石头,没有(因为)远而不到的。译:我原以为凡是这个州稍有特异山水的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却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特。第一段翻译自从我成为罪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公务之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和自己的随从爬高山,进入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只要有清幽的泉水,奇形怪状的石头,没有(因为)远而不到的。到了就拨开杂草坐下,倾尽壶中的酒,喝的大醉。喝醉后便进一步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躺下就做梦。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凡是这个州稍有特异山水的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却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特。第二段字词句解析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①指异②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③山之高④而止。攀援而登,箕⑤踞而⑥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⑦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⑧缭白⑨,外与天际⑩,四望如一。然后⑾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①始:副词,才。②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③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尽头。④高: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高处。⑤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⑥而:连词,表修饰。⑦然:形容词词尾,…样子。⑧青: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青山。⑨白: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白水。⑩天际:古今词,古:天交会;今:天地交接的地方。⑾然后:古今词,古:这样之后;今:连词,接着。第二段字词句解析悠悠乎①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②。引觞满酌,颓然③就醉,不知日之④入,苍然暮色,自远⑤而至,至无所见,而⑥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⑦未始游,游于是⑧乎⑨始,故为⑩之文⑾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①乎:形容词词尾②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③颓然:古今词,古:摇晃欲倒得样子;今:精神不振的样子。④之:助词,取独。⑤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处。⑥而:连词,表转折。⑦之:助词,取独。⑧于是:古今词,古:从这时;今:连词,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⑨乎:句中语气词,表停顿。⑩为:为了。⑾文:名词活用为动词,写文章。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指点西山并感到它的奇特。我于是命令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杂乱丛生的草木,烧掉茂盛的茅草,走到西山的最高处才停止。攀援着爬上山顶,像簸箕一样坐着观赏风景,周围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衽席下。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形,有的隆起,有的凹陷,有的像是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蚂蚁洞,尺寸之界包含了千里远的景物,各种景物聚集收缩,层层堆叠,没有一个景物能逃脱(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的。青山白水相互萦绕,远处与天边交会,从四面望去,浑然一体。这样以后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独特卓立,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我的深思渺远与天地之气在一起,却找不到它的边际;我的情怀广大与大自然共游,却不知它的尽头。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从远处来临,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我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为一体了。这样之后我才认识到过去未曾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所以我为了这件事写文章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研读课文内容1.作者被贬到永州之后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2.作者每天出去游山(众山)的目的是什么?游山(众山)达到了目的没有?为什么?“恒惴栗”,常常忧惧不安。作者游山只不过是想忘忧游众山并没有达到忘忧的目的从作者出游的一系列动作就可以看出来:到、坐、醉、卧、梦、觉、起、归;这些动作只是表明他出来了,但并没有游,这些所谓的“游”没有给他带来心动的特殊的感受。3.作者游西山看到了什么景物?突出了西山什么特点?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关键词:特立:独特卓立。研读课文内容登山之难山势之高山色之奇作者借西山,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情怀?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表露了傲世的情怀。突出了“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的感受,西山之游更觉其异,作者卓尔不群之人格才更具感染力。请比较西山之游与此前之游的不同。(可以从游的过程、对象、结果及作者感受等角度比较)再读课文,思考讨论游诸山游西山游景归情觉而起,起而归攀援而登,箕踞而遨为僇(戮)人,恒惴栗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深林回溪,幽泉怪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特立,不与培塿为类作者在没有写西山之游前,先写了别的地方游玩的情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对比、衬托手法用游其它山水时的心情抑郁反衬西山之游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愉悦。问题探讨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作者游奇山异水是想聊以忘忧,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贬谪后“恒惴栗”郁闷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以至“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虽然他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的感觉,没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怪特”之处。然而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数州之土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的开始。问题探讨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作用有何不同?第一次出现是往日游览时,作者都会“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这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虽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以解脱,但酒醉之后依然如故。而西山之游却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不只是美酒醉人,更是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其感受到物我相融醉而忘归,心中的欢喜怡悦不言而喻。前后对比更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的独特感受。4.作者游西山最后达到了目的没有?为什么?达到了目的。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研读课文内容写作特点一.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1.以“未始知”的遗憾,反衬“始得”的惊喜;2.被贬后的忧惧、苦闷心情与游山玩水的赏心乐事对比;3.万物的渺小与西山的“特立”之比。写作特点二.融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于一体的手法本文叙事写景,表现作者寂寞惆怅、孤高傲世的情怀。作者借景抒怀,托物寓志:赋予山水以个人的情志;山川壮丽却无人赏识,如同士人之怀才不遇。复习巩固重点文言实词穷①穷回溪。②穷山之高而止。③而不知其所穷。⑤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④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⑥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⑦复前行,欲穷其林。始①始得西山宴游记。②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③游于是乎始。副词,才。副词,曾经。动词,开始。走到尽头走到尽头,穷尽走到尽头生活困难走到尽头尽,完不得志,不显贵,困窘重点文言虚词之①则凡数州之土壤。②然后知是山之特立。③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④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⑤故为之文以志。而①施施而行,漫漫而游。②觉而起,起而归。③而未始知西山之怪。④攀援而登,箕踞而遨。⑤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助词,的。助词,取独。助词,取独。助词,取独。代词,它,指这件事。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重点文言虚词乎为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⑤其皆出于此乎?①悠悠乎与颢气俱。②游于是乎始。⑤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④不足为外人道也。③臣请为王言乐。①自余为僇人。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形容词词尾,的,……地句中语气词,表停顿。介词,相当于“于”,对。介词,相当于“于”,对/比。句末语气词,表推测语气,吧。动词,成为。动词,凝结,形成。介词,替、给。介词,向、对。介词,为了。⑥故为之文以志。介词,为了。自余为僇人“僇”同“戮”,刑辱的意思,即遭到贬谪。通假字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日与其徒上高山名词作状语,每天。词类活用穷回溪形作动,走到尽头。词类活用始指异之。称奇,意动用法,以...为异箕踞而遨名词作状语,像畚箕一样。穷山之高而止。高,形容词作名词,顶点。词类活用外与天际名词作动词,连接,交会。萦青缭白形容词作名词,青山,白水。词类活用四望如一四,名词作状语,向四面。一,数词作形容词,相同。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攒蹙累积。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古义未尝今义没开始古义重叠、积压今义积累古义这样以后今义承接连词古今异义游于是乎始。到则披草而坐。颓然就醉。古义从此,从这时今义承接连词古义拨今义覆盖在肩背上。古义接近今义就是(1)自余为僇人(2)梦亦同趣(3)然后知是山之特立(4)颓然就醉(5)游于是乎始(6)穷山之高而止(7)始指异之(8)萦青缭白(9)始指异之(10)自远而至(11)外与天际(12)故为之文以志知识点检测(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