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第八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5280040课程名称: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Microbiology)学分:3总学时:60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先修课程要求: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适应专业:医学检验专业教材:1、医学微生物学,李凡、徐志凯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教材:2、《现代医学微生物学》闻玉梅主编,第一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3、MedicalMicrobiology,DavidGreenwood,(15thEdition),北京科学出版社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医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特异性预防和治疗原则等的科学。它与临床内科学、传染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及外科学等学科感染性疾病高度相关。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掌握和运用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为学习以后的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二、课程基本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医学微生物学分为基本原理、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四篇。在基本原理中主要叙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生物学特征、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的机理、遗传变异的规律、微生物与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等内容。在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中主要介绍几种引起较为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性状、致病因子、抗感染免疫机理以及所致疾病诊断、预防与治疗原则。2、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与医学相关的微生物(细菌、病毒为主)的基本生物学性状、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的机理、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预防与治疗原则。2三、学时安排授课内容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备注绪论2细菌的形态与结构2细菌的生理2噬菌体1细菌的遗传与变异2细菌的耐药性1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5细菌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0.5球菌2肠杆菌科2弧菌属1厌氧菌1分枝杆菌属1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2螺旋体1病毒的基本性状2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病毒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1呼吸道病毒2肠道病毒0.5急性胃肠炎病毒0.5肝炎病毒3虫媒病毒0.5出血热病毒0.5疱疹病毒1逆转录病毒1真菌学1实验1细菌的形态学观察4实验2无菌技术4实验3细菌的人工培养43实验4生化鉴定4实验5药敏试验4实验6实验考试4总计603624四.考核(小四号宋体加粗,内容必须包括如下2项)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实验课采用考核及评估方式评定成绩。成绩构成:理论考试70%,实验和平时成绩30%。五、课程基本内容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微生物的概念与分类、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义;2.了解对医学微生物学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3.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史。[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微生物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2.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3.新发现微生物简介,微生物发展展望。[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目的要求]1.掌握细菌的测量单位、形态与结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组成及功能)、革兰染色的原理和意义、细菌L型。2.掌握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讲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概述细菌的含义;2.细菌的大小与形态;3.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组成、G+、G—细胞壁的结构特点、细胞壁功能、细菌L型的定义及其与临床上的某些慢性感染病之间的关系,特殊结构组成及每种结4构的定义、功能。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质及其内容物(质粒、核蛋白体、胞质颗粒)的组成与功能、核质的组成与功能;4.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细菌的生理[目的要求]1.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及群体生长的规律,培养基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2.掌握细菌的营养物质、常见生化反应、合成代谢产物、常用培养基类型3.了解细菌的理化性状,细菌的能量代谢和细菌的分类与命名。[讲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细菌的理化性状;2.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营养摄取机制、细菌生长繁殖的必要条件、细菌生长方式、群体生长(生长曲线);3.细菌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能量代谢、代谢产物(生化反应)、合成代谢产物及医学上的意义;4.细菌的人工培养:培养基的定义、类型、细菌在各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5.细菌的分类。[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噬菌体[目的要求]1.掌握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的定义;2.掌握噬菌体引起的溶原性周期和溶菌周期;3.熟悉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化学组成、抗原性;2.毒性噬菌体:定义、溶菌周期;53.温和噬菌体:定义、溶原性转换、溶原周期。[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目的要求]1.掌握质粒、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等概念;2.掌握细菌的遗传物质、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过程,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3.了解细菌基因表达的调节、基因的突变与损伤后修复。[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细菌的遗传物质:染色体、质粒、转座因子、整合子、噬菌体;2.细菌基因表达的调控;3.基因转移和重组: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4.基因突变;5.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实际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细菌的耐药性[目的要求]1.掌握耐药性的概念;2.熟悉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细菌耐药的机制及控制策略;3.了解细菌耐药的现实状况。[讲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抗菌药物的种类;2.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3.细菌耐药的机制:耐药性定义、耐药机制;4.细菌耐药性的防治。[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6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目的要求]1.掌握正常菌群、机会致病菌、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感染、毒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败血症、菌血症、医院感染等基本概念;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2.掌握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细菌的致病机制、感染的来源与类型、医院感染的特点;3.熟悉机体抗感染免疫的机制(非特异性、特异性)、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讲课时数]1.5学时[教学内容]1.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的概念、分类及生理学意义,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微生态平衡与失调;2.细菌的致病机制:毒力与毒素(内外毒素的区别)、入侵的数量、入侵的途径;3.感染的发生与发展:感染的来源、感染的类型、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4.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特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目的要求]1.掌握特异性免疫获得的方式及特点、类毒素的定义;2.熟悉微生物感染的诊断方法。[讲课时数]0.5学时[教学内容]1.细菌感染的细菌学诊断与血清学诊断方法;2.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区别、类毒素;3.细菌感染的治疗。[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球菌7[目的要求]1.掌握葡萄球菌A蛋白的定义及生物学功能;链球菌的分型,甲型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的鉴别要点,抗O试验的原理及用途;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2.掌握常见化脓性球菌的种类、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3.了解常见化脓性球菌的防治原则。[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球菌概述2.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构造(SPA)、抵抗力及根据色素和生化反应不同的分类致病性:金色葡萄球菌毒力最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意义;致病物质有毒素(葡萄球菌溶血毒、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等)、酶类(凝固酶及其他与侵袭力有关的酶类)及特殊结构(荚膜、胞壁肽聚糖等);所致疾病分侵袭性与毒素性两种类型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采集和初步诊断、分离培养、致病株的确认、肠毒素检查防治原则:医学性感染、耐药问题、自身菌苗3.链球菌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分类致病性:A群链球菌毒力最强;致病物质包括特殊结构(LTA、M蛋白)、毒素(S与O溶血毒、致热外毒素)及侵袭酶类(透明质酸酶、链激毒、链道酶等);所致疾病以A群最多,分化脓性、中毒性和变态反应性三类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标本采集与初步诊断,分离培养,抗“O”试验防治原则4.肺炎链球菌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与培养;抗原构造与分型致病性:主要靠荚膜致病,引起大叶性肺炎免疫性8微生物学检查:注意与甲型链球菌相鉴别防治原则:多价菌苗5.奈瑟菌属概述膜膜炎奈菌与淋病奈菌的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肠杆菌科[目的要求]1.掌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种类及致病机理;志贺氏菌的分群、致病性;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免疫性、标本采集及分离鉴定、肥达试验定义及意义;2.掌握肠道菌的生化反应特点;大肠杆菌的致病条件;志贺氏菌的抵抗力、微生物学检查及耐药性;引起人类致病的主要沙门氏菌;3.了解大肠杆菌的防治;志贺氏菌的免疫性及防治;沙门氏菌的防治。[讲课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概述2.埃希菌属:大多为条件致病;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致病株主要有五种类型及其致病机理;微生物学检查及其防治。3.志贺菌属:抗原构造与分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病原体分离鉴定的步骤;耐药性问题;菌苗预防4.沙门菌属:抗原构造与分类、变异;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免疫性;病原体的分离鉴定;肥达反应[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弧菌[目的要求]1.熟悉霍乱弧菌的两种生物型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与所致疾病2.熟悉副溶血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3.掌握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讲课时数]1学时9[教学内容]1.弧菌属概述2.霍乱弧菌:形态结构、培养、抗原构造与分型(区别○-1群与非○-1群的意义;古典生物型与ELTor生物型;○139)、抵抗力、致病物质(霍乱肠毒素作用机制)与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副溶血弧菌:形态、培养(嗜盐性);神奈川试验;所致疾病;防治[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厌氧性细菌[目的要求]1.掌握引起人类疾病的常见梭菌;破伤风梭菌的形态染色、致病性(条件破伤风外毒素作用机制及所致疾病特点)及特异性防治原则;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及所致疾病;肉毒梭菌的形态及致病性;2.熟悉产气荚膜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常见的厌氧菌培养方法;艰难梭菌所致疾病;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感染特征、所致疾病种类;临床最常见的无芽胞厌氧菌的种类;3.了解厌氧菌的种类及分布;梭状芽胞杆菌的通性;破伤风杆菌的培养特性;肉毒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无芽胞厌氧菌的生物学性状、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讲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厌氧芽胞梭菌属⑴破伤风梭菌生物学特性:形态(突出典型特征)、染色及抵抗力(结合实践意义)致病性:致病条件、致病物质(神经痉挛毒素及其致病机制)、所致疾防治原则:特异性预防(类毒素、抗毒素紧急预防)和治疗(伤口处理、特异性抗毒素、抗生素)⑵产气荚膜梭菌: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有荚膜的G+大杆菌)、培养(双层溶血环、Nagler反应)和生化反应(汹涌发酵)10致病性:致病物质(种类多、既是外毒素又具有侵袭性酶功能)、所致疾病(气体坏疽━产气荚膜梭菌与气性坏疽的关系及临床特点,食物中毒,坏死性肠炎)微生物学检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及动物实验防治原则⑶肉毒梭菌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芽胞与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比较)致病性:致病物质(肉毒毒素)、所致疾病(食物中毒、婴儿肉毒病)⑷艰难梭菌2.无芽胞厌氧菌:⑴种类、性状及在感染中的作用⑵致病性:致病条件、细菌毒力、感染特征、所致疾病⑶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分枝杆菌属[目的要求]1.掌握抗酸杆菌的定义、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卡—介苗的概念;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意义及应用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