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课件-毛泽东词二首1-北京版【小学学科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著有《毛泽东选集》5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9月中旬,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10月初,国民党一方面调集重兵“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在六盘山一带建立防线,妄图围歼长征红军。10月7日,在六盘山的青石嘴,红军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之后,长驱直入,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清平乐·六盘山》就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清平乐·六盘山》的创作背景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清平乐,浪淘沙是词牌名,是决定音韵和格律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望断:久久地望着,直到看不见,望尽。•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市西南,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漫卷:遍卷、席卷。•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缚住:擒住。•苍龙:是一种凶神恶煞。作者自注:“苍龙,指蒋介石,不是日本人。因为当时全副精神要对付的是蒋不是日。”读词上半阕,想一想,作者都写了哪些景象?天、云、雁词人远眺六盘山所见到的景象,让他想到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下半阕,说说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长空高阔,白云悠悠,晴空万里。望着南飞的大雁已飞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两万里的路途。•六盘山上高峰挺拔,强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现在革命武装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结合创作背景及搜集到的资料,想一想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上、下半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织,浑然一体。1.有感情地朗读词并背诵词。2.朗读《浪淘沙北戴河》。3.课后阅读《娄山关》。作业布置浪淘沙北戴河一九五四年夏毛泽东写作背景•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一日时逢海滨风雨大作,浪涛翻涌,他顿起击水之兴,不顾身边警卫人员的劝阻,下海游泳,与风浪搏斗。上岸后意犹未尽,纵笔挥毫,写下了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读一读,说一说华北地区,大雨滂沱,海面上卷起滔天的白浪,打渔船正迎着风浪在秦皇岛外的海面上打渔。只见一片汪洋大海,全部打渔船都不见了,他们现在驶向哪里去了呢?在一千多年前,曹操曾跃马扬鞭,经过这里的碣石山,留下了诗篇《观沧海》。现在又是“秋风萧瑟”的时候了,可是今天的社会,比起当时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上阕写景,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整幅画面有什么特点?2、下阕抒情,先写了什么然后又写了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本词的主旨句是那句?你怎样理解“换了人间”?4、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自主探究领悟意境试一试1、“东临碣石有遗篇”中的“遗篇”指的是()写得()。2、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3、这首词表达了毛泽东()的思想感情。曹操《观沧海》换了人间歌颂新时代新生活赏析曹操《观沧海》,试比较两首诗词的异同。拓展延伸《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赏析建安十二年,曹操远征乌桓,大获全胜,基本上平定了中国北部。这首诗是曹操在行军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作,写沧海的广阔浩大,显出一种奇丽之状,也反映出作者宽阔、雄壮的情怀,是我国写景诗中最早的名作。开头两句,叙写游览的地点,一个“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写观海所见景物。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写诗人观海所见。一个“何”字写出了游客惊叹的神情;忽然一阵秋风吹来,掀起连天巨浪,其声势更是令人惊心动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互文见义,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不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吗?这首诗的重要特点是借写景来透露感情。全诗写景,没有一句是直抒胸臆的,但我们能从实景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非凡的心胸气魄和远大的抱负。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