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完全学案-生物-13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书书书104  答案与解析专题! 生物的特征1D 【解析】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征。2A 【解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即有细胞结构。3C 【解析】反射是指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作用,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等,这些都是生物的基本特征。4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共有的特征。排尿只有人和动物才具有;被子植物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而人不具有该特征;只有植物才会产生种子。呼吸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所以人和被子植物共有的特征是呼吸。5D 【解析】蝗虫怕被抓而作出逃跑反应,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6C 【解析】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征。7A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但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8B 【解析】选项A是鸟对弓所作出的反应;选项C是人对弓作出的反应;选项D是人对梅子作出的反应;选项B属于蜻蜓的生殖行为。9【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胞结构的功能。要熟记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尤其要区别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1A 【解析】病毒是唯一没有细胞结构但具有繁殖现象的生物。酵母菌、痢疾杆菌、草履虫具有细胞结构,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2C 【解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获取营养,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细菌、真菌依靠分解动植物体获取营养或吸收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生存,病毒寄生在生物体内并繁殖与生存,但不是所有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光合作用不是生物共同特征。3C 【解析】雨后春笋是指下雨后水分充足,竹笋迅速生长的生命现象;火山爆发、开水沸腾和潮起潮落等都是非生命现象。4A 【解析】病毒是唯一没有细胞结构且但具有繁殖现象的生物,生物生活需要营养、具有应激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生物还能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主要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诗句的含义。春天种下一粒,秋天收获万粒,这种现象属于生物的繁殖现象。通过繁殖产生后代,这是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共有的特征,也是生物的基本特征。6D 【解析】能生长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需要营养、能排泄废物也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但不符合题意。7C 【解析】种子萌发、心脏跳动、鸟产卵都是生物自身存在的现象,斑马逃避敌害是对天敌有害刺激的反应。8C 【解析】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分别是对地球引力和阳光刺激的反应。9B 【解析】仙人掌、猴头菇是现代生物,恐龙是古代生物,猫眼石、珊瑚是矿岩,机器人是现代设备,后三者都不具有生物特征。10A 【解析】落叶可以减少植物对有机物的消耗,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落叶也是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之一。11C 【解析】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都必须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所以说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就结束。12D 【解析】大样本调查应进行随机抽样调查。13这种说法不对。因为生物体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植物是生物,当然也会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对“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的理解。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所以植物也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如:向日葵的花盘随太阳转动、含羞草被触动后会闭合叶子、食虫草能吞噬昆虫等都是植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14(1)—B (2)—A (3)—D (4)—E (5)—B (6)—D(7)—C (8)—C (9)—C (10)—F【解析】蜻蜓点水是在产卵,将来发育成成虫;动物取食是获取营养;植物落叶是排出废物;蝌蚪长成青蛙是生长与发育;植物开花结果是产生下一代;人出汗是排出代谢废物;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是对光刺激的反应;苍蝇飞走是对外界不良刺激的反应;植物的向性是对刺激的反应;鱼浮出水面是获得氧气进行呼吸。15(1)生长现象 (2)繁殖现象 (3)遗传现象 (4)变异现象 (5)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解析】本题考查对生命现象的理解。生命现象应该是指有新陈代谢,对外界刺激可作出反应,能生长、繁殖,具有遗传、变异的现象等。专题 生物与环境1D 【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种群一定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②同种生物的个体。群落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生物,群落一定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②各种生物的总和(包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C 【解析】分解者将落叶分解。105  3A 【解析】本题以“荷迎大运”为背景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群落是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群落及其生活环境中非生物因素的总和;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公园内的所有荷花是同种生物的总和,属于一个种群。4A 【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5B 【解析】有害物质在最高营养级生物中积累最多。6D 【解析】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干旱地区地下水位低。7D 【解析】湿地生态系统不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热带雨林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8D 【解析】人类要与生物圈和谐共存,要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侵占人类生存空间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9A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非生物部分。10D 【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选项A只有非生物部分,选项B、C只有生物部分,故都不能构成生态系统。选项D中“微山湖”既有生物部分,如水中的各种生物,又有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温度等,所以微山湖属于一个生态系统。11B 【解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空气、土壤、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等。这种浓缩的“植物宝宝”,需要在瓶外为其提供一定的光照,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还要有适宜的温度。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分是在瓶内提供的。12(1)G (2)5条 G→F→E→B→A (3)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达到相对稳定 (4)A 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高营养级生物中积累最多【解析】物质与能量通过植物流入生态系统,并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有毒难降解物质在高营养级生物中积累最多。捕杀天敌后被捕食生物先增多,导致其食物紧张而后减少。13(1)B (2)A (3)分解者【解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书写由植物开始,逐级指向上营养级生物,难降解的有害物质在高营养级生物中积累最多。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14(1)生产者 (2)2 B→C→E或B→D→E (3)光合 F (4)B【解析】(1)食物链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其次是初级消费者,然后是次级消费者,最后是最高级消费者,A属于生产者。(2)由图示可知该生态系统中有两条食物链,A→B→C→E→F;A→B→D→E→F。(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在食物链中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4)假设该生态系统中的A全都枯死,则以A为食的B的生存最先受到影响。15(1)草 蛇 (2)分解者 (3)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 (4)光合【解析】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物质和能量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沿食物链、食物网逐级流动,难降解有毒物质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最多。16(1)生物圈 (2)生产 消费 食物网 (3)分解 细菌 真菌 循环【解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活着地球上所有生物。物质与能量由生产者进入生态系统,并流向消费者,其遗体、代谢废物由细菌、真菌等分解者进行分解,将物质返回大自然,完成物质循环。1B 【解析】栽培植物要与环境相适应。2D 【解析】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生物能适应环境的关系。核电站爆炸,放射性物质外泄,环境条件的改变,影响了生物和人类的生活,受到核辐射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这一实例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3D 【解析】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等。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水,干旱或缺水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或绝收。田鼠是影响农作物生活的生物因素。4B 【解析】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一定限度植物则不能适应环境。影响植物生活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植物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菊花为短日照植物,使其开花一般日照时间不宜超过10小时。5D 【解析】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指各种细菌和真菌,它们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南极地区气候寒冷,分解者少,分解能力低,故需要将垃圾带离南极。6D 【解析】田鼠增多,毁坏作物,粮食减产;青蛙减少,害虫增多,农作物减产;杂草和农作物争夺水、肥、光照等,使农作物减产。这些都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干旱缺水使农作物减产,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7B 【解析】在室外温度较低时,采用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提高棚内温度,促进蔬菜生长。8C 【解析】“草盛豆苗稀”反映的是草和豆苗之间的竞争关系。“春来江水绿如蓝”指春天温度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江水变蓝;“雨露滋润禾苗壮”指适量的雨水使禾苗长得健壮;“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因为山寺地势高温度低,所以桃花开放晚,这些都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9D 【解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它生活的地域中所有与之相关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10A 【解析】每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11B 【解析】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人和其他生物应与环境和谐相处。12D 【解析】考查生物与环境关系。水面氧气浓度高,有利于动物呼吸。13D 【解析】考查生态系统类型与功能。湿地生态系统中含有丰富的原生生物,可净化水,被称为“自然之肾”。14(1)绿色植物 (2)温度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①草→蝗虫→蜘蛛 ②草→蝇→蜘蛛 (4)在杀死蝗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其他的一些生物,使当地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解析】图中的植物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为自己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草的开花、枯萎受温度的影响,它们的枯枝落叶被分解者分解;图中的生物有花、草、蝇、蝗虫、蜘蛛、蝴蝶、蚂蚁等;灭蝗应采取生态灭蝗的办法,防止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15(1)生物 (2)影响 (3)B A【解析】由题干背景材料可知,仙人掌的蔓延影响了其他生物的生活,二者的关系为竞争关系。后来引进的昆虫以仙106  人掌为食,二者的关系为捕食关系。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说明澳大利亚能很好地为仙人掌的生存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16(1)太阳能 (2)分解者 (3)5 草→鼠→蛇(或草→食草昆虫→食虫鸟) (4)生态平衡【解析】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为分解者,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当该生态系统中鸟类和青蛙被捕捉后,造成蜘蛛和食草昆虫大量繁殖,这样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失去稳定性。专题#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D 【解析】一般动物细胞中不具有叶绿体。2C 【解析】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但只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植物细胞中有一部分细胞(如茎中的细胞、根细胞)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在分裂、生长、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3C 【解析】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