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审指南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II目录1范围................................................................................12基本要求............................................................................13评审方法............................................................................14评审程序............................................................................2附件A................................................................................3附件B................................................................................4附录C................................................................................9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审指南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评审的基本要求、方法、内容及程序,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审工作。2基本要求2.1评审目的a)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体系;b)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c)实现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与相关单位应急预案衔接;d)增强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2.2评审原则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评审应遵循以下原则:a)实事求是,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实际;b)对照相关标准,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c)依靠专家、综合评定,及时补充完善应急预案。2.3评审依据应急预案评审应依据以下文件,并考虑单位实际:a)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有关方针、政策和文件;b)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本行业有关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c)生产经营单位可能存在事故风险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2.4评审人员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有以下人员参加:a)熟悉并掌握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b)熟悉并掌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应急管理知识;c)熟悉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流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2.5评审要点应急预案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a)符合性。应急预案的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b)适用性。应急预案的内容及要求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c)完整性。应急预案的要素是否符合本指南评审表规定的要素。d)针对性。应急预案是否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重大危险源、重点岗位部位。e)科学性。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预防预警、信息报送、响应程序和处置方案是否合理。f)规范性。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等是否简洁明了,便于阅读和理解。g)衔接性。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以及其他部门或单位预案是否衔接。3评审方法应急预案评审分为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评审可采取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方式简单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3.1形式评审2依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和制订过程等内容进行审查。形式评审的重点是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可读性。应急预案形式评审内容及要求,见附件A。3.2要素评审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从符合性、适用性、针对性、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要素评审包括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为细化评审,可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评审应急预案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表中的评审内容及要求进行对应分析,判断是否符合表中要求,发现存在问题及不足。应急预案评审表,见附件B。a)关键要素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这些要素内容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时的关键环节,如应急预案中的危险源与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信息报告与处置、应急响应程序与处置技术等要素。b)一般要素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简写或可省略的内容。这些要素内容不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时的关键环节,而是预案构成的基本要素,如应急预案中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单位概况等要素。4评审程序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取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审查。会议审查应由生产经营单位主管安全的领导组织,会议审查规模和参加人员根据应急预案涉及范围和重要程度确定。评审方法应按照第3章进行。4.1评审准备应急预案评审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a)成立应急预案评审组,明确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b)通知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具体评审时间;c)将被评审的应急预案在评审前送达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4.2会议评审会议评审可按照以下程序进行:a)介绍应急预案评审人员构成,推选会议评审组组长;b)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或部门向评审人员介绍应急预案编制或修订情况;c)评审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讨论,提出修改和建设性意见;d)应急预案评审组根据会议讨论情况,提出会议评审意见;e)讨论通过会议评审意见,参加会议评审人员签字。应急预案评审意见表,见附件C。4.3意见处理评审组组长负责对各位评审人员的意见进行协调和归纳,综合提出预案评审的结论性意见。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合格项进行分析研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或完善。反馈意见要求重新审查的,应按照要求重新组织审查。3附件AA.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封面a)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应急预案名称、生产经营单位名称、颁布日期等内容。b)应急预案封面反映的内容正确。□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批准页a)有批准页(仅适用于备案评审)。b)批准页对应急预案的发布及实施提出具体要求。c)批准页经过预案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批或经发布单位签章。d)应急预案签发日期(年、月、日)与预案封面的颁布日期一致。目录a)有目录(预案简单时可省略)。b)目录结构完整,包含批准页,章的编号和标题、条的编号和标题,附件等内容。c)目录层次清晰、合理。d)目录的页码与实际内容页码对应。正文a)文字通顺、语言精炼、通俗易懂。b)正文段落结构清晰,层次明显,可快速、方便地查找有关内容。c)正文中的图表、文字清楚,编排合理(名称、顺序、大小等)。d)正文无错别字,同类文字的字体、字号相互统一。e)文字通常从左至右横排,特殊除外。f)正文文字通常采用宋体或仿宋,不采用特殊的艺术字体。附件a)应急预案附件齐全,编排顺序清晰、合理。b)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c)附件左上角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d)附件名称及序号应在目录中体现,做到前后标识一致。e)特殊情况下,附件可以独立装订。编制过程a)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b)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c)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d)建立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制定了相关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e)充分征求预案相关部门意见,并有意见汇总及采纳情况记录。f)必要时,与相关应急救援单位签订了应急救援协议。4附件BB.1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总则编制目的编制目的明确,内容简明扼要。□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编制依据a)引用文件均为应急预案编制时期最新版本。b)不得越级引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a)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预案体系构成。b)应急预案体系基本能够覆盖本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急工作原则a)能够体现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范。b)能够体现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平战结合、快速响应。适用范围*a)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明确。b)适用的事故类型和级别明确。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位概况a)突出单位性质以及与危险性有关的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等。b)能够让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危险源与风险分析*a)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b)能够客观分析引发事故的诱因、事故影响范围及危害后果。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a)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b)明确成员单位或领导在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c)规定的工作职责合理,相互衔接。指挥机构及职责*a)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b)明确应急救援的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各应急救援小组及其相应职责。c)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管理a)明确事故预防和应急准备。b)明确重大危险源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性预防措施。预警行动a)按照事故发生的紧急程度和危害程度进行预警。b)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能有机衔接。c)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信息报告与处置*a)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b)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形式及要求。c)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的报告与处置流程。a)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及通信方式。b)明确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的内容和时限。c)信息上报内容和时限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5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a)明确事故发生后向可能遭受事故影响的单位发出通报的方式、方法。b)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信息的方式、方法。c)信息的通报或请求信息的发出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应急响应响应分级*a)应急响应分级清晰,符合企业实际。b)响应分级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c)明确事故状态下的决策方法,以及应急行动程序和保障措施。响应程序*a)响应程序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和扩大、减少事故影响。b)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c)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要求及内容。d)能够辅以图表等方式提高应急响应程序的直观性。应急结束a)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事宜。b)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组织机构和程序。c)明确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工作总结部门。信息沟通与后期处置a)明确事故发生后,与外界信息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办法。b)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等内容。c)明确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保障措施*a)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b)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以及存放位置,并保证其有效性。c)明确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培训与演练a)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方式方法。b)如果预案涉及社区和居民,明确应急宣传教育工作。c)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奖惩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附则应急预案备案a)明确本预案的报备部门,包括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b)相关内容应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制定与修订a)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b)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条件和年限。应急预案实施明确应急预案生效实施的具体时间。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6B.2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及要求评审意见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a)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b)能够客观分析引发事故的诱因、事故影响范围及危害后果。c)能够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a)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b)明确成员单位或领导在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c)规定的工作职责合理,相互衔接。指挥机构及职责a)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并能表述相互之间关系。b)明确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