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2页2020年辽宁省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20.0分)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形成溶液的是()A.碘B.汽油C.高锰酸钾D.面粉2.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太阳能B.煤C.石油D.天然气3.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水浇灭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C.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D.遭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远离着火区域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用铜作导线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氢氧化钠去除油污5.为减少“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焚烧废弃塑料B.重复使用塑料袋C.用布袋代替塑料袋D.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6.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类健康的是()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B.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C.发霉的大米清洗后煮熟食用D.为了防止缺锌大量服用含锌保健品7.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检查装置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用滴管取液体8.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第2页,共22页A.氯酸钾B.臭氧C.硫化氢D.五氧化二磷9.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HNO3+C=2H2O+4X↑+CO2↑.则X是()A.NO2B.COC.NOD.N2O510.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B.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C.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出现白烟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2.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13.将2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5%的稀硫酸。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签B.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硝酸钾溶液显中性,所以盐溶液都显中性C.碳酸和醋酸都含有碳元素,所以都属于有机物D.能与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酸1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第3页,共22页选项实验内容操作方法A鉴别生理盐水和水分别闻气味B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Na2SO4加适量Ba(NO3)2溶液,过滤C鉴别CuO粉末和木炭粉观察颜色D除去CuSO4固体中混有的Cu(OH)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A.AB.BC.C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0分)16.用化学用语填空。(1)汞原子______。(2)钾离子______。(3)标出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4)葡萄糖______。17.如图是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B~F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A信息可推测氪原子中的质子数为______。(2)在B~F五种粒子中,共有______(填数字)种元素,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E与F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______。18.水和空气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______(填元素名称或符号)两种元素组成的。(2)生活中常用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3)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请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4)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5)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______,使全球气候变暖。(6)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准确反映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级别越高则空气污染程度越______(填“轻”或“重”)。19.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第4页,共22页(2)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______。(3)t2℃时,将50g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4)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0.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______。(2)C的用途为______。(3)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B→D发生的反应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2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中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______。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常施用铵态氮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是因为其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______,逸散到空气中,降低肥效。(2)生活中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的方法是______。(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却存在很大差异,其原因是______。(4)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第5页,共22页22.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重大作用。(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向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4)下列保护金属资源的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任意开采矿物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C.铁制品存放在潮湿的环境中D.用塑料代替金属材料制造管道五、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23.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图一实验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2)图二实验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3)图三实验中,氢气燃烧产生______色火焰;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24.实验室制取气体和检验气体性质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里选择装置A和E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来制取氧气。在A装置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当观察到E装置中导管口有______时,开始收集气第6页,共22页体。(3)实验室里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F装置的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是______。25.在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之后,某实验小组选用稀盐酸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A烧杯中,铜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_。(2)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3)写出C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D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______色,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同学们进一步对D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探究,对其溶质的成分(除酚酞外)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只含有一种溶质;猜想二:含有两种溶质。为了验证上述猜想,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表格。实验操作测定结果得出结论用玻璃棒蘸取D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7猜想______正确,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小组同学选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重复实验,证明了硫酸与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26.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NO2)是构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请计算:(1)丙氨酸中碳、氢、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2)丙氨酸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3)178g丙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第7页,共22页27.取6.5g锌粒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硫酸的质量为50g。请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第8页,共22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碘难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A错;B、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B错;C、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D、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D错。故选:C。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2.【答案】A【解析】解: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A、太阳能不属于化石燃料,故A正确;B、煤属于化石燃料,故B错误;C、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故C错误;D、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故D错误。故选:A。根据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在我国能源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化石燃料方面的知识,难度不大,需要加强记忆。3.【答案】D【解析】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不应浇水,因油的密度比水小,应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故A方法错误;B、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造成空气对流,氧气量充足,使火势加大,故做法错误;C、液化气有可燃性,泄漏后与空气混合,遇电火花可能引燃发生爆炸,因此不能打开排气扇通风,故做法错误;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所以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故正确;第9页,共22页故选:D。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根据日常经验和燃烧的物质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判断。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采用不同的灭火方法进行灭火,考查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4.【答案】B【解析】解: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用铜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氢氧化钠去除油污是利用氢氧化钠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氧气、铜、熟石灰、氢氧化钠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答案】A【解析】解:A、焚烧塑料产生烟雾和毒气,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故A做法错误;B、废旧塑料通常以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理。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二次污染。填埋会占用较大空间;塑料自然降解需要百年以上;析出添加剂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