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肉毒梭菌的形态、致病物质及致病疾病1.形态:革兰阳性短粗杆菌,有鞭毛,无荚膜。芽孢位于菌体次极端,整个菌体呈网球拍状。2.致病物质:神经外毒素,即肉毒毒素3.所致疾病:肌肉弛缓性麻痹(四)艰难梭菌的致病性1.艰难梭菌是梭菌属的一种专性厌氧菌,对氧十分敏感,很难分离培养,故得名。2.本菌与临床长期使用某些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头孢霉素、红霉素、氯林可霉素等)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有关(1)形态与染色:革兰染色阳性,粗长杆菌,周毛菌。芽胞位于菌体次极端,无荚膜,(2)培养特性:CCFA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见黄绿色荧光。(3)艰难梭菌引起的疾病1)伪膜性肠炎:2)抗生素相关性腹泻:(4)治疗:撤销或改变目前服用的抗生素是基本的做法。二、无芽孢(胞)厌氧杆菌——为G-细菌,所以有内毒素1.无芽孢厌氧菌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需用特殊培养基培养,所以在普通培养基中能生长基本,可排除无芽孢厌氧菌的存在2.导致的感染几乎遍及全身各处:属于内源性感染。是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坏疽性口腔炎,牙周炎,等口腔感染及女性生殖道盆腔感染的主要病因;但不引起食物中毒。3.临床标本中阳性分离率最高的无芽孢厌氧杆菌是脆弱类杆菌,可用抗生素治疗第十三节棒状杆菌属(白喉棒状杆菌)一、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1.形态:棒状杆菌常分散排列“V,L”形2.染色:细胞质中有亚甲蓝深染的异染颗粒3.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白喉外毒素,是引起人类白喉唯一病原体。二、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1.微生物学检查:需特殊培养基培养(吕氏培养基,亚碲酸钾鉴别培养基)、白喉毒力鉴定(ELEK平板试验-琼脂平板毒力试验)。可记忆为“白板”2.防治原则:使用抗毒素血清之前进行皮肤试验,防止发生异种血清过敏反应。使用抗毒素的同时,应给予抗菌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和白喉杆菌培养阴性为止。第十四节分枝杆菌属包括麻风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一、麻风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和致病性1.形态:细长略弯曲,端极钝圆,呈束状排列,无荚膜、无鞭毛、无芽胞。2.染色:抗酸染色阳性3.不能体外人工培养——和结核不同的地方4.致病性: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5.临床分两型:瘤型和结核型;二、结核分枝杆菌(一)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和抵抗力1.形态:专性需氧菌:老版教科书是说其无荚膜,这也是和布鲁氏菌相区别的地方。2.抗酸染色:镜下为红色略带弯曲细长杆菌3.培养特性:若在痰中涂片检出此菌为有临床诊断意义。常用的培养基为罗氏培养基4.抵抗力(1)含有分支菌酸——是其抗酸性的机制。(2)有谗,懒,丑,顽四个特点1)谗——营养要求很高;2)懒——生长缓慢:需3~4周看到菌落生长。(注意:这是结核杆菌的生长特点,并非结核菌素观测结果的时间,不要混淆了)3)丑:菌落菜花样,4)顽:抵抗力顽强。(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特点结核引起的机体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带菌免疫1.抗结核免疫属于带菌免疫,体内结核杆菌一旦被清除,免疫力消失2.主要是细胞免疫3.抗结核免疫与机体迟发性变态反应同时并存(三)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1.微生物学检查:涂片抗酸染色、结核分支杆菌培养等方法检查。2.结核的预防:卡介苗BCG接种卡介苗BCG是一种减毒活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接种主要对象为结核菌素实验阴性的新生儿和儿童(四)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和应用1.原理:能引起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用于测定机体细胞免疫功能2.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结果意义(判读和应用)(1)曾经感染,(2)接种有效,(3)有免疫力;(4)或对结核杆菌有迟发性超敏反应第十五节放线菌属和诺卡氏菌属一、放线菌属1.主要致病性放线菌及其致病性(1)衣氏放线菌——龋病和牙周炎(2)星形奴卡菌——肺部化脓性炎症及坏死,症状与结核相似。(3)致病性:放线菌大多存在于正常人口腔等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属正常菌群。在机体抵抗力减弱、口腔卫生不良、拔牙或外伤时引起内源性感染,导致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硫磺样颗粒及其临床意义:放线菌感染表现为慢性脓肿及形成瘘管,向外排出黄色粘稠的脓液中,肉眼可见的黄色米粒大小颗粒,称为硫磺样颗粒;其主要临床意义为放线菌病的指征。注:放线菌属一般不血行播散;硫磺颗粒为放线菌病的指征(记忆诀窍:硫放)二、诺卡氏菌属诺卡氏菌属:为土壤腐生菌。1.主要致病性诺卡氏菌:星型诺卡氏菌(主要致病菌)和巴西诺卡氏菌2.致病性:呼吸道传播,症状和肺结核相似。主要在免疫力低下如肿瘤,AIDS等疾病时造成感染。第十六节动物源性细菌动物源性细菌:为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包括炭布鼠(炭疽芽孢杆菌,布鲁氏菌,鼠疫耶尔森氏菌)一、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1.形态、染色:菌体特征为菌体卵圆,两端浓染;是可以产生外毒素(鼠毒素)的G-细菌,其也能产生的外毒素,和一般G+产的外毒素不同的是它需要菌体裂解后释放2.致病物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毒性的物质为V和W抗原结合物;3.所致疾病:导致的鼠疫为烈性虫媒传播传染病,俗称黑死病。本病是由带菌的鼠蚤叮咬感染的,病后免疫力牢固。二、炭疽芽孢(胞)杆菌形态、染色、抵抗力、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1.形态、抵抗力:最粗大杆菌,有芽孢,抵抗力很强,但对碘氧化剂敏感,镜下特殊形态呈竹节状,排列长链;串珠实验阳性2.染色:革兰氏阳性染色特征3.所致疾病(1)绝对需氧:易造成草食动物感染,(2)炭疽疾病1)皮肤炭疽,最常见;2)纵隔炭疽,少见;3)肠炭疽由食入病兽肉制品所致,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并有胃肠道溃疡、出血及毒血症,发病后2~3d内死。4.防治原则:预防人类炭疽首先应防止家畜炭疽的发生。青霉素是治疗炭疽的首选药物,对肠道及吸入性炭疽治疗困难,有条件的可用抗血清。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