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人间禽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禽,也发生在哺乳动物,甚至人。对禽危害最大的为H5、H7和H9亚型毒株。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不会感染鸟类和猪类以外的动物。但在1997年,香港首次报道发生18例H5N1人禽流感感染病例,其中6例死亡,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具有高致病性的H5N1、H9N2、H7N7等禽流感病毒,一旦发生变异而具有人与人的传播能力,会导致人间禽流感流行。1997年后,世界上又先后几次发生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2003年2月,在香港发生2例H5N1人间禽流感病例;2003年2—7月,在荷兰发生83例H7N7人间禽流感病例;2004年1月,在越南发现可疑的H5N1人间禽流感病例,在已死亡的病例中,已有5例得到实验室确诊。预示着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已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为做好人间禽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早期发现疫情,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保护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卫生系统应急处理预案。一、人间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的组织、协调与管理㈠疫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在本级政府统一领导下,与农业、出入境检验检疫、药品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财政、宣传、公安、教育以及爱卫会等有关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密切配合,依法开展各项预防控制工作。㈡疫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分工协作,把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立即成立由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机构组成的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迅速组织有关卫生防疫人员等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尽快确定疫情,查明病因和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组织医疗机构抢救治疗病人;依法加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及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督导检查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二、人间禽流感疫情的监测、报告和确认㈠疫情监测工作的组织与分工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间禽流感监测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组织检查和督导,发现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监测的具体组织实施、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等工作。㈡疫情监测和报告1、每个重点省份省选择3—4个重点地区,对高暴露人群,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特别是住院的呼吸道感染病例,开展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2、发生人间禽流感疫情的地区,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日常监测资料,适当扩大监测地区范围和采集标本的数量。3、各极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发现人间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时,须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各极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应立即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初步调查核实,同时分别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省卫生厅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卫生厅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卫生部。㈢疫情确认1、人间禽流感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复核工作,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流感实验室(国家流感中心)承担。2、人间禽流感病例须由卫生部组织的人禽流感防治专家组进行最终确认。三、人间禽流感疫情的综合防治措施人间禽流感疫情的处理,要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积极救治病人,降低病死率,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减少发病人数的原则。㈠医疗救治1、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至少指定一所医院做好收治禽流感病人的准备工作。各指定医院要成立医疗专家救治小组,负责医疗救治工作,一旦发生疫情,要服从本地区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指挥,作出快速反应,携带必须的医疗器械、药品及防护用具等及时赶赴现场,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并做好医疗人员的防护工作。2、收治禽流感病人的医院每日要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病人病情和治疗情况。3、收治禽流感病人的医院要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和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防止发生医院内感染。㈡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1、发现人间禽流感疫情,疫情发生地所属的地、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立即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做好流调人员和消杀队员的个人防护。2、对现症病人实行就地报告、就地隔离、就地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留检,实行医学观察10天,必要时予以隔离。3、及时做好疫点的消毒处理。4、在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追溯传染源,确定疫点范围;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的调查。5、根据疫情实际情况,划定疫点、疫区范围,必要时报请省政府对疫区实施管制。疫区范围内禁止活离在市场销售、运输、交易。㈢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能力人间禽流感疫情发生地区要迅速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四)开展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卫生行政部门与爱卫会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清理环境卫生,开展消毒、灭蝇工作;在农村组织开展改水、改厕,推广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尤其要在疫区内广泛开展防蝇灭蝇,做好对疫区内厕所、粪坑等外环境的随时消毒,以及农村改厕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㈤疫情的解除经紧急疫情处理技术指导小组对疫情控制效果综合评价,确定经过疫情检索,疫区内最后一例确诊病人恢复后10天内无新发病例出现,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请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解除疫情,转入常规防治。疫情解除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及时总结疫情和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卫生部。四、疫情的公布与通报卫生部负责向有关方面通报和向社会发布人间禽流感疫情信息。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卫生部授权通报和发布疫情信息。五、保障措施为防患于未然,做好预防控制人间禽流感疫情的准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落实以下保障措施。㈠建立人间禽流感实验室检测网络卫生部组织和建立国家人间禽流感检测实验室,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建省级人间禽流感检测实验室,有条件的地区和重点地区还可建立地、市级人间禽流感检测实验室。各级人间禽流感检测实验室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备专人负责,并选择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承担检测工作。㈡技术保障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做好禽流感实验室检测的各项准备工作(检测方法的建立、检测用品的配备和检测人员的培训),各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区域内人间禽流感的实验室检测。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有关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成立预备队,并对队员进行业务培训,随时准备参加医疗救护、疫情调查处理、实验室检测等工作。㈢物资保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保障应急预防性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达非等)、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药品、消杀药械、检测试剂等物资的储备和供应。与禽流感病禽密切接触人员防护指导原则(试行)为做好与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密切接触人员的防护工作,特制订本指导原则。一、防护用品标准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医用级的标准。㈠防护服应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3,由帽子、上衣、裤子组成,可为连体式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和腰部可采用弹性收口或拉绳收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㈡防护口罩应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03。口罩可分为长方型和密合型,应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in的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2O,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㈢手套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㈣长筒靴或可消毒的保护性脚套防水、防污染。二、防护原则㈠适用范围与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密切接触的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养殖、分拣、运送、销售、捕杀工作和死禽处理等的人员,以及对有关场所进行始末消毒的专业人员。㈡防护要求1、防护要求为穿普通工作服、外罩一层防护服(隔离衣),戴口罩、乳胶手套,穿长筒靴或戴可消毒的保护性脚套。2、每次接触动物后立即进行手部清洗(见图)和消毒。离开污染区时,脱防护服前用流手及肥皂洗手一次,脱防护服后再次用流水及肥皂冲洗手,每次冲洗1分钟左右。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3、标准的洗手方法:⑴、掌心对掌心搓擦⑵、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拼擦⑶、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⑷、两手互握互搓指背⑸、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⑹、指尖在掌心中搓擦4、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㈢其他要求1、建议有明确吸入可疑感染物质的人员(例如,分拣员和参与贸易市场大规模分拣的工作人员)应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如金刚烧胺、金刚乙胺等。2、建议与感染或可疑感染禽流感的禽类动物有密切接触的人员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同时感染人类流感和禽流感的机率,从而减少病毒基因重组的可能性。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2003年底以来,我国部分省市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并在一些国家出现了禽流感病禽的密切接触中感染禽流感。为了更好地判定和处理禽流感的密切接触者,加强对其及时、科学的管理,预防控制禽流感疫情在人间的发生和传播,根据目前对禽流感的初步认识,制订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一、判定标准(一)禽流感病或死禽密切接触者1.饲养、贩卖、屠宰、加工病禽或死禽的人员;2.捕杀、处理病或死禽,未按相应规范采取防护措施的人员;3.直接接触病或死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其他相关人员。(二)禽流感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与出现症状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共同生活、居住、护理或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和体液的人员。二、处理原则1.医学观察期限暂定为7天(参照人流感潜伏期,自最后接触病禽、死禽或病人、疑似病人之日算起),观察期间不限制医学观察对象的活动,但观察对象活动范围需在动物禽流感疫区范围内(疫点周围3公里)。2.告知禽流感的临床特点、传播途径及相关防治知识。3.观察期间,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人员每日对密切接触者测试1次体温,了解其身体健康状况,填写《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登记表》(附表1),并按《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统计日报表》(附表2)每日上报到县级疾控机构。各级疾控机构每日按《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每日统计汇总表》(附表3)汇总,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每日12时将前1日附表3上报卫生部。4.对出现异常临床表现(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等症状)的,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见《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并按照《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进行诊断治疗。5.当出现禽流感疫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时,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隔离医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