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4.结合具体情境.掌握通分的方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地计算.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5.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6.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7.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8.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9.结合具体实例.能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方案.10.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11.了解数据的描述可能产生的误导.(二)数学思考1.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2.在方向与位置的教学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3.在长方体单元的教学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证明的数学学习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4.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分析、判断与根据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三)解决问题2/41.在情境图的教学中.初步学会从教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探究、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2.运用分数加减和统计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在研究分数加减计算方法和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一定的评价与反思的能力.(四)过程与方法1、结合具体实例探索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2、在方向与位置的教学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3、在长方体单元的教学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证明的数学学习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4、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分析、判断与根据数据作出决策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2、结合本册教材的学习.再次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3、学会倾听与质疑.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4、养成认真作业、数学整洁的良好习惯.二、课程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正负数、比较正负数的大小;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法以及混合运算;方向与位置;统计图;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可能性;数学与生活、数学综合运用等.本册教材的重点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以及混合运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册教材的难点是:分数加减法以及混合运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混合运算、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正负数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习有理数计其运算的基础.分3/4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基础.分数的加减法主要学习了公倍数与公因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后面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方向与位置、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用数对表示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渗透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设计调查表和复式条形、折线统计图的有关知识.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分数加减法两个单元.引导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用所学的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之后.安排了“有趣的溶解现象”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体积意义的理解.初步感知物质存在状态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初步获得通过实验获取知识的经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合理安排时间)和优选法(挑次品).增强学生时间观念.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掌握挑次品的一般策略.三、课程实施1.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体会教材对学习方式的引领.本册教材仍旧是按照“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模块进行编写的.表现在教材上为:信息窗——合作探索——自主练习、.这种模块式教材本身就是一种对学习方式的引领.就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学习资源.教学是要深入的挖掘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用教材来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如统计的教学.不要急于让学生去做图.要上成一个小课题研究课.要切实开展相关的调研活动.使其经历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即经历“从专题的确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图表——分析判断——做出决策”的过程2.恰当确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避免内容过多.教材中很多信息窗的后面都设计了多个例题.这些例题并非要求1课时完成.到底一节课学习那些内容.通常由以下两个方面来额定:一是数学知识本身的繁简程度.而是本班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所以建议教师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的确定学习内容.避免内容过4/4多.课堂上出现贪多嚼不烂的情况.如“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为了实现知识上的更紧密的联系.我们把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内容安排在约分之前.对学生而言.掌握这一部分内容.形成初步的技能.需要有充足的练习时间.所以每节课安排的内容不宜过多.应把技能的形成练习作为重点.3.树立单元教学思想.重点章节重点用力.一册教材有多个单元.一个单元有多个信息窗.一个信息窗有多个例题.教学时怎么办?这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注意的问题.对此.我们在教学时切不可凭君用力.要抓重点章节.抓重点例题.对这些核心的知识点.要从课时、精力、训练量上进行重点投入.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是本册教材的又一特点.因此.教学是要抓住这一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如: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即“经历现实问题——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解剖——归纳概括总结公式——运用公式解决现实问题”这一首尾相接的全过程.四、课程评价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评价方式:(一)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2、作业情况构成:(1)是否上交(2)是否独立完成(3)是否及时纠错(4)是否定期小结.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二)测试成绩评价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85分以上为优秀;70-84为良好;60-69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结果处理:需努力的同学不能获得评优评先的资格.补考成绩合格者方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