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新版转换培训课程内容(二)ISO14001:2000版标准与1996版标准的对照讲解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图持续改进环境方针规划(策划)•环境因素•法律与其他要求•目标、指标和方案实施与运行•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能力、培训和意识•信息交流•文件•文件控制•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检查•监测和测量•合规性评价•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控制•内部审核管理评审4.6管理评审4.2环境方针4.3.1环境因素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3目标和指标和方案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2能力培训和意识4.4.3信息交流4.5.4记录控制4.4.6/7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4.5.1/2监测和测量合规性评价4.5.5内部审核4.4.4/5文件文件控制4.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仍为17个要素4.3.3和4.3.4合并为4.3.34.5.1分解为4.5.1和4.5.24.5.2变为4.5.3;4.5.3变为4.5.4;4.5.4变为4.5.54.1总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其要求在整个条款4中予以描述。(1996)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以文件描述、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并确定它将如何实现这些要求。组织应界定并以文件描述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2004)4.1总要求的变化强调持续改进EMS要求体系文件化要求明确文件化地界定体系的范围初始状态评审报告附件内容(参考)⑴、厂区平面图、社区平面图、工艺流程图;⑵、目前的组织机构图以及职能分配表;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性证明文件:相关评价报告、“三同时”验收报告、相关许可文件、相关监测报告等;⑷、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⑸、重要环境因素及其评价汇总清单;⑹、现行管理制度、程序、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清单及对照表;⑺、重要污染源分布图、消防设施配置图;⑻、原材料、辅助材料消耗量统计表;⑼、能源、资源消耗量统计表;⑽、使用的化学品、危险品消耗量和储备量汇总清单;⑾、相关方的要求、抱怨。初始状态评审报告篇幅应适度,结构应清晰,应突出阐明组织的现状与EMS标准要求存在的差距及其建议,它是初始状态评审的输出。“环境方针”要求框图环境方针遵守法律和相关要求持续改进、污染预防为目标和指标的框架基于实际文件化、全员知、公众化4.2环境方针(1996)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c、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全体员工;f、可为公众所获取。4.2环境方针(2004)最高管理者应规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在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内: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c.包括对遵守与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承诺;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f.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g.可为公众所获取。4.2环境方针的变化强调环境方针建立、实施和保持的范围明确遵守的是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及要求传达的范围有所扩大,增加了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方针举例•松下万宝环境方针:为保护地球臭氧层,我们将作出不懈努力。•南屯煤矿环境方针: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矿井可持续发展,有效地实施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预防和治理。•济南化纤环境方针:实施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宝钢环境方针:推进清洁生产,实施全过程污染控制,不断减轻环境负荷,建设世界一流清洁工厂,为改善地球生态作贡献。资生堂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环境方针资生堂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化妆品,秉承“高品质、高服务、高形象”的宗旨,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竭诚为美化美好生活,保护人类共有的环境而努力。对活动、产品和服务实施控制,致力于污染预防,控制污染物排放,节约能源和资源;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设立环境目标和指标,定期进行评审以达到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对全体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使全体员工理解环境方针并加以贯彻;对外公开宣传环境方针,取得相关方的信任。青岛澳克玛环境方针我们认为:人类是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核心,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减少我公司在活动、产品、服务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做到环境改进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庄重承诺:(1)遵守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国际条约以及其他要求,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2)积极采用新技术成果,新材料工艺,实施技术改造,做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污染预防。(3)控制公司活动、产品、服务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因素,积极保持信息交流,做到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4)制定可行的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并定期评审,努力实现,做到环境绩效不断创优。“规划(策划)”要求框图环境管理方案满足目标和指标程序确定因素评价重要因素更新因素程序明确渠道选择适用的法律要求实施控制目标和指标展开方针要求、层层分解考虑法律和要求考虑重要因素考虑内部和相关方职责、时间、方法形成计划适时修订方案策划4.3.1环境因素(1996)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以及可以期望它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便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考虑到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4.3.1环境因素(2004)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a)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b)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4.3.1环境因素的变化进一步明确“实施”程序明确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考虑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从原4.3.4中而来,逻辑上更合理“可望施加影响”明确为“能够施加影响”明确了记录的要求强调了重要环境因素的为EMS的控制核心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确定环境因素能够施加影响判断重要环境因素具有重大影响可能具有重大影响及时更新环境因素能够控制4.3.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示意图三种时态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三种状态正常时异常时紧急时七种类型1大气排放2水体排放3噪声排放4固废管理6能源资源的使用5土地污染7其他环境问题环境因素识别应考虑:识别环境因素需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种类型”a.三种时态---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过去时:指以往产生的环境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现在时:正在进行的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及其影响。将来时:规划中的活动、产品、服务,将来可能产生环境影响。b.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正常状态:常规的运行状态。异常状态:可以合理预期的非正常状态。紧急状态:不可合理预期的突发事件。c.七种类型---水体排放、大气排放、噪声排放、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土地污染、能源资源的使用、其他环境问题水体排放: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的排放。大气排放: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33种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的排放。噪声排放:指各种作业活动、生活娱乐活动产生的噪声。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含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危险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土地污染:含各种化学物质、各种油类、有害物质、各种重金属对土地的污染。能源资源的使用:能源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必然伴随着对环境的影响,节能降耗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其他环境问题:各种放射性、各种辐射的污染;地方、社区的环境问题;相关方的环境问题等。什么是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能够控制—直接控制的环境因素组织自身可以管理、处理、处置的环境因素能够施加影响—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组织不能直接加以管理的,但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施加影响,改善其环境行为。(1)对组织所使用的产品的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环境影响,因不同的供方和市场情况而有很大差异。例如:一个自行负责产品设计的组织和根据外部产品规范提供产品的组织就不同。(2)对组织自身控制过程和用户使用和处置过程的控制程度也不同。环境因素的描述环境因素通常可以描述为:环境因子、污染物和行动、动作的组合,即:名词+动词==环境因素。下面的表格是活动、产品、服务、环境影响及环境因素的描述示例。活动/产品/服务环境因素环境影响例1:燃煤锅炉的运行SO2排放烟尘排放大气污染例2:锻造气锤工作噪音排放噪声污染压缩气体的使用能源的消耗例3:液氯钢瓶泄漏氯气泄漏人员中毒、大气污染例4:空调器的使用氟利昂泄漏破坏臭氧层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的关系及环境因素的描述4.3.2法律与其他要求(1996)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它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适用法律,以及它所应遵守的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2004)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a)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它的环境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加以考虑。增加“确定法规要求如何应用于其环境因素”的过程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其环境管理体系时考虑这些适用的法律及其它应遵守的要求。(4.3.1/4.3.3/4.4.6/4.4.7/4.5.1/4.5.2等)4.3.2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变化4.3.2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要点初步确定收集范围建立获取渠道和获取方法与环境因素相对应,内容要足够具体定期评审及时更新信息完整和适用本条款的要求(根据IAF白皮书):(1)充分识别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并建立了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2)这些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应足够具体,从而有助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并为进行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提供充分的依据;(3)对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了定期评审,以识别新增的和/或发生变化的要求,并在组织及其活动或产品中针对这些变化做出响应;(4)识别出的法律法规要求应完整和适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结构A.环境保护法律B.环境保护法规及规章制度C.环境标准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结构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环境资源保护法污染防治法其他法律中的环境保护条款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及有关部、委、办、局颁布┅省、市人大通过环境保护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颁布中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结构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人大常委会通过┅国务院通过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例如:--和政府机构的协定;--和顾客的协议;--非法规性指南;--自愿性原则或业务规范;--自愿性环境标志或产品护理承诺;--行业协会的要求;--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组织或其上级组织对公众的承诺;--本单位的要求。欧盟关于废物管理的策略俗称“梯级概念”优选级别处理方法经济影响1预防—避免产生废物++节约资源2再使用—再次使用于原有用途+减少再投入3再循环—回收供其它用途+材料回收3a再循环—有机转换+可作肥料(需氧、厌氧法)或产生沼气4燃烧—回收能源+能源回收5焚化—不能回收能源-消耗能源6填埋--占用土地并产生污染4.3.3目标指标/4.3.4环境管理方案(1996)4.3.3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并形成文件。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