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突发环境事件概述第二部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第三部分有关几个问题的说明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应急管理正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实际情况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一、定义“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二、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污染类别代码(GB/T16706-1996)》按环境污染主体、环境污染性质、环境污染对象、环境污染影响范围、环境污染方式和其他环境污染类别等六个不同的方面对环境污染的类别进行划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环境事件主要分为三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和辐射环境污染事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类按污染对象分类突发水污染事件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突发土壤污染事件其他突发污染事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类按发生原因分类安全生产引发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违法排污造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交通事故引发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水利工程调节引发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开发与施工引发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自然灾害引发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其他原因引发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三、分级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特别重大环境污染事件(Ⅰ级)重大环境污染事件(Ⅱ级)较大环境污染事件(Ⅲ级)一般环境污染事件(Ⅳ级)四级四、特点形式的多样性发生的突然性危害的严重性处理处置的艰巨性地域、流域分布不均性第二部分主要内容第一章应急响应工作原则第二章应急响应工作流程第二部分主要内容第一章应急响应工作原则一、应急响应工作内容十大职责:通知相关部门履行法律责任的统一监管的职责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报告的职责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职责向毗邻地区环保部门通报的职责接到事发地环保部门突发环境事件通报后向人民政府报告的职责适时向社会发布环境突发事件信息的职责协助政府做好应急处置各项工作的职责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工作的职责协调处理污染损害赔偿纠纷的职责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职责1、参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指挥、协调、调度2、负责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接报、报告、应急监测、污染源排查、调查取证、通报受影响的毗邻地区环保部门等工作3、建议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及专家组意见对事态评估、信息发布、级别判断、污染物扩散趋势分析、污染控制、现场应急处置、人员防护、隔离疏散、抢险救援、应急终止及污染损害赔偿等工作提出建议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法定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污染危害的职责进入预警状态后按事件等级启动相应政府应急预案的职责及时向社会发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职责制定饮用水等安全应急预案的职责及时向毗邻区域通报突发环境事件有关情况的职责政府公安部门负责环境应急救援的治安维护、交通管制和群众疏散工作当饮用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时,供水部门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采取启动应急预案水利部门协同环保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参与调查处理入海口陆源污染物损害海洋有关部门卫生部门协同环保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负责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市政部门协同环保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法院受理污染赔偿纠纷诉讼有关部门发改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安全监督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备案工作,以及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农业部门调查处理农业污染事故渔政渔港监督部门调查处理渔业污染事故有关部门港务监督部门负责船舶发生海洋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海事部门负责调查处理海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事故有关部门交通部门航政机关、民用航空交通管制部门、军队等在海洋环境污染事件中都具有相应的法定职责有关部门三、应急响应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原则2、依法应急,规范处置原则3、统一领导,协调一致原则4、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原则5、专家指导,科学处置原则6、充分准备,分级备案原则第二部分主要内容第二章应急响应工作流程一、接报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接报1、记录问题。2、报送程序问题。3、报送内容问题。信息不全,不准确报给谁,怎么报先后主次第一节接报和报告报告1、确认问题。2、细节问题。3、敏感问题。4、社会舆论问题。确认接收人、事件处置措施等一定要关注细节注意环境敏感区,如重要河流、饮用水源、学校、幼儿园等人口密集区、自然保护区等社会舆论的引导注意一些敏感词句的使用报警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责任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其它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报警途径:拨打110、119、12369等公共举报电话、网络、传真等形式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警二、接报程序事故责任方的责任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的事故,责任方必须立即:1、采取措施处理,清除或减轻污染危害;2、向当地环保部门以及有关部门报告;3、及时向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进行通报;4、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协助;5、接受有关部门调查处理;6、事故造成公有和私有财产损失的,事故责任方应按法律规定给予赔偿接报责任单位: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它政府职能部门核实内容:事件发生的地点(含地形、地貌及水文气象条件)、单位、时间,污染物性质、排放泄漏的形式和数量,对饮用水源及人群的污染危害情况,环境监测情况,人员伤亡与疏散情况,可能产生的污染隐患与后果,已采取的安全救援措施,信息发布情况,应急救援联系方式等信息并初步判断事件等级并记录:报告内容、信息来源、报告时间、报告人、电话号码等信息报送时限:1小时报送形式:书面报告材料或电话记录,电话和书面信息报送报送对象:分管领导,应急部门负责人,相关领导和部门特别重大事件同时主送主要领导事发地环保部门事件有关信息WhoWhat3WWhen三、报告程序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Ⅳ级以上影响或可能影响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Ⅲ级以上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务院总值班室同级人民政府上一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Ⅱ级以上向谁报告的问题1Ⅳ级以上(Who)突发环境污染事件Ⅳ级以上影响或可能影响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时准确上报Ⅲ级以上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务院总值班室同级人民政府上一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立即或核实(1小时)Ⅱ级以上立即Ⅳ级以上1小时1小时何时报告的问题2(When)何时报告的问题2(When)当情况发生特殊变化或有重要信息时随时上报在初报的基础上适时报告应急终止后报告何时报告的问题2(When)发生时间、地点、污染原因、主要污染物质及数量人员受害情况、是否威胁饮用水源地或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安全、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情况事故类型、事件级别、信息通报与发布情况报告什么的问题3(What)信息来源、报告人、现场工作人员及联系方式等电话或书面形式对影响或可能影响到城镇居民集中饮用水源的:饮用水源地的分布情况、供水范围、级别、规模受到或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情况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及时做出判断报告内容的问题3(What)无法确认等级时:注明初步判断的可能等级随着事态的发展,可视情核定等级并报告环境监测数据及相关数据(气象)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趋势采取的应急措施,社会舆论等书面形式报告内容的问题3(What)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处置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经验和教训,责任追究情况等书面形式报告内容的问题3(What)一、预警预警分为四级:特别重大(I级)-红色重大(II级)-橙色较大(III级)-黄色一般(IV级)-蓝色县级人民政府发布市(地)级人民政府发布省级人民政府发布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授权发布第二节应急响应蓝色预警或确认IV级以上黄色预警或确认III级以上橙色、红色预警或确认II级以上,III级产生跨市级行政区域影响时红色预警或确认I级,以及发生跨省界、国界的二、启动应急预案县级应急预案市(地)级应急预案省级应急预案国家应急预案三、成立应急指挥部领导机构组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成员由各相关人民政府、政府有关部门、企业负责人及专家组成三、成立应急指挥部任务:负责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和调度1、指挥各成员单位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2、设置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3、组织有关专家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和决策支持4、负责确定向公众发布事件信息的时间和内容5、事件终止认定及宣布事件影响解除6、将有关情况向上级报告下设综合协调组:统筹,联系,协调,保障等专家组:指导,决策服务应急监测组:监测,数据审核,汇总分析信息新闻组:报送,联系,收集,编写污染控制组:清查,整治,查处现场处置组:防控,工程实施现场救治组:救治治安保障组:警戒,交通管制,疏散与撤离文件资料组:资料的发放与接受等四、信息通报与发布1、影响和可能波及范围内的环境敏感区域2、毗邻和可能波及的省(区、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3、毗邻和可能波及的国家信息通报实施者:事件责任方、当地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范围四、信息通报与发布要及时、准确,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于较为复杂的事故,可分阶段发布信息发布实施者:应急指挥部(政府)要求一、现场应急防护与救援提出应急防护与救援建议根据不同化学物质的理化特性和毒性,结合地质气象等条件,提出:疏散距离建议向受害群众提供基本现场急救知识建议通过加大供水深度处理、启用备用水源、水利工程调节、终止社会活动、生产自救等措施减少污染危害等建议第三节现场处置二、应急监测制定应急监测方案确定监测项目确定监测范围和布点现场采样与监测分析报告三、控制和消除污染1、污染源排查人员:监察和监测等人员设备:执法文书、取证设备,快速监测等设备现场污染的表观现象初步判断污染物的种类污染因子及其浓度监测结果程序和内容三、控制和消除污染1、污染源排查程序和内容固定源企业生产工艺原辅材料产品等信息遗留痕迹跟踪调查分析采样对比分析流动源危化品外包装相关证件危化品的特性遗留痕迹跟踪调查分析采样对比分析三、控制和消除污染2、切断与控制污染源采取停产、禁排、封堵、关闭等切断污染源限产限排、加大治污效果控制污染源三、控制和消除污染3、减轻与消除污染采取拦截、覆盖、稀释、冷却降温、吸附、吸收等防止污染物扩散中和、固化、沉淀、降解、清理减轻或消除污染四、应急指导1、专家组工作指导专家组监测、危险化学品、生态保护、环境评估、卫生、化工、水利、水文、船舶污染控制、气象、农业、水利等专家库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四、应急指导2、现场应急工作指导上级环保部门电话、文件或派出人员等应急指导一、应急终止的条件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且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消除,无继发可能;3、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4、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第四节应急终止二、应急终止的程序1、现场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指挥部批准;2、现场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3、应急状态终止后,相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应急指挥部应根据政府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有关几个问题的说明一、有关应急的法律法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新闻发布管理办法》——2002年11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05年5月《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严防发生污染事故的紧急通知》(环发〔2005〕130号)----2005年12月28日《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20

1 / 6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