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中超联赛的市场化也让这项赛事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纵观历史,中超联赛也曾经有大量烟酒、医药企业赞助的俱乐部,但是如今企业中资金最雄厚的无疑是房地产类,他们也因此具备投资足球行业的客观条件。2016年12月27日有消息称,中信集团和中赫集团已就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增资扩股事宜,正式向北京市足协提交增资扩股初审申请,但申请材料还需要经过北京市足协和体育局以及中国足协审核批复。另有消息显示,中赫集团将以35.5亿元的价格购入国安64%股份,中信只保留“股东”身份,俱乐部将改名为“北京中赫国安俱乐部”,新俱乐部董事长将是中赫集团董事长周金辉。根据中国足协针对股权认购审批的常规流程,最晚于2017年1月10日,北京国安的股权认购结果将最终公示。2017年1月26日,俱乐部转让公示结束。中赫的图谋?中赫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赫集团”)于2005在北京创立,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地产的开发商和持有运营商。2012年7月10日,中赫置地以26.3亿元的最高上限价格、配建16400平方米回购房的条件拿下北京海淀万柳地块,刷新了全国住宅类地块的纪录。作为一家开发规模不大的开发商,斥资35.5亿入股国安,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接近中赫人士对此作出的解释是,中赫一直想要进军体育产业。早在2009年,中赫作为天使投资人,就曾投资了一家名为盛开国际体育的公司。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一份盛开体育的简介显示,盛开国际体育为全球体育产业的从业者提供全面的体育营销解决方案,架起全球体育与日益庞大的中国体育市场相连接的桥梁。盛开体育的网群资源包括:政府以及体育机构、知名运动员、业界领军人物以及电视、纸媒、新媒体等主流传播媒体。接近中赫人士还透露,此次入股国安一个先机条件还在于,由于中信与中赫本身存在房地产方面的开发合作,因此,中赫作为“接盘者”与中信存在更好的信任关系。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是中国大陆成立最早的一家职业俱乐部,也是中国1994年足球职业联赛以来迄今为止唯一一支从未改变东家的职业足球队。1997年2月经北京市政府和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批准,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变更为直属中信国安集团公司经营管理。2003年12月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由中信国安集团公司和北京国安建设有限公司两家股东共同出资。其中,北京国安建设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可承担中型工业、能源、交通工程建设项目、15万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区建设项目、总投资2亿元以下的公用建设项目的施工总承包、电及空调制冷设备的技术服务等;中信国安集团公司则是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子公司,涉及信息产业相关业务(包括有线电视网络投资经营、电信增值业务、卫星通信、网络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广告业务)、旅游房地产、高新技术及资源开发等领域。2015年12月,中信集团同意在不改变球队颜色、队名和队徽的情况下,转让国安俱乐部50%股份。这期间先后与乐视、蚂蚁金服、IDG基金都曾有过洽谈。但均因股权分配、足协不认可等原因而被中断。对于中赫这笔投资,外界关注的是,如此大额投资其收益又将如何?接近中赫人士称,后续还将有其他动作披露,届时回报问题可能将更为清晰。房企痴爱足球为哪般?房企对于足球的热爱已经“深入骨髓”。2014年,中超联赛16支参赛球队的投资方均有房地产背景,超过一半以上投资者为主营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其余中超球队的投资方,其主营方向虽不是房地产,但也有相当一大部分投资用于房地产开发。但截至目前,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16支中超球队当中,有14支球队均由房地产企业或者是与房地产业务相关的企业所拥有,仅有两支球队与房地产毫无关联。对于房企投资足球这笔账,究竟能否有较好的收益?这是一个未解之谜。足球俱乐部收益通常分为几个部分。比赛日收入:即门票、商业应酬套票、比赛日当天出售零食饮料等收入;转播权收入;商业收入:如品牌使用权、赞助商、广告商、商业活动、友谊赛以及球队的官方专卖店等;球员转会费,以及一些好的俱乐部会有自己的青训体系,通过挖掘和买卖青年人才也可以获取收入。但CRIC研究员朱一鸣表示,“目前,房企投资足球基本是亏钱的。以恒大为例,尽管获得了中超多连冠、亚冠冠军等荣誉,但背后是高额的资金投入,包括世界大牌教练和高水平外援的引入、球员工资以及奖金激励等,而收入方面则仅能靠较低的赛事奖金和转会收益,总体入不敷出。”那么,在亏钱的基础上,房企能否玩出“赚钱”的生意?有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足球俱乐部只是这些中国资本的第一步,更有看点的恰恰是收购之后的产业整合和投后管理,这才是评价收购这些海外足球俱乐部能否成功的标尺。比如,通过运作球员转会,建立青年球员训练基地;提升俱乐部排名手法;足球+地产以及足球旅游等。朱一鸣表示,房企可充分利用建设成本或获取土地资源方面的优势,将足球配套作为产品的一部分,或利用球队提供与足球有关的服务,与地方政府或其他企业进行资源互换,从而对企业拿地和项目销售有利。提高品牌影响力,是目前业界普遍认可的房企投资目的。比如恒大,有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这六年间恒大在足球上所“砸”的钱,期间恒大已经从年销售额500亿规模达到了3000亿,品牌效应带来的利润巨幅上涨,让其在足球领域所“亏损”的资金不值一提。另外,足球政治也是企业的一种考虑。从(中国资本)投资俱乐部的性质来讲,目前大体可分为四类:一者如王健林收购马竞,最开始是为了在马德里获得一张更好的名片,能够改善与当地政府和各界关系的一种介入。第二种是中国投资人及投资集团实现的资产转移。第三种是出于对俱乐部未来资产升值的一种判断,如赖国传收购英超球队西布朗。最后一种则是投资人对俱乐部其他周边商业的考虑,如中国财团收购法甲尼斯,可能与当地(体育)旅游业和其他业务有关。朱一鸣认为,足球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俱乐部的市场主体地位将得到确立,通过顶层设计制度上的不断完善,让经营足球俱乐部盈利成为了可能。“这是因为一方面,改革足球赛事收益分配机制后,电视转播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收看足球比赛转播从免费到收费将是大势所趋,那么房企有望通过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入盈利(欧洲联赛的电视转播收入占俱乐部收入比重较高)。另一方面,国家鼓励多元资本投入和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足球俱乐部,为房企旗下的足球俱乐部单独进入资本市场提供了想象空间。如果足球俱乐部能够上市,将很大程度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利润水平,从而增加房企的回报率。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通过后,俱乐部的经营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对于想走多元化道路的房企,投资足球俱乐部也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朱一鸣称。(编辑骆轶琪)广州摄影培训完!转载请注明处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