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品质检验控制制度第一课时品质检验依据一、产品图纸1、产品图纸的类型(1)按表示的对象分类(2)按完成方法和使用特点分类(3)按设计过程分类2、图纸的基本要求(1)有关图形、符号、标准和绘制均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2)技术要求要符合该产品所遵循的技术标准。(3)内容要符合六项互换性基础标准。(4)计量单位应符合法定计量单位。(5)签署栏内必须由按规定的技术负责抽相应人员签署。二、产品设计文件1、产品技术条件2、产品标准3、产品说明书4、合格证(合格说明书)5、质量证明书6、装箱单7、试验报告8、试用报告9、设计评审报告三、工艺文件1、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四、检验文件及检验规程第二课时抽样方案设计一、关于抽样的一些基本概念1、样本2、抽样3、批量4、样本大小5、抽样计划6、抽样时机7、计量值8、计数值二、抽样检验分类1、按选定的质量指标属性分类(1)计数抽样检验(2)计量抽样检验2、按抽取样本的次数分类(1)一次抽样检验(2)二次抽样检验(3)多次抽样检验(4)序贯抽样检验三、计数抽样方案的确定方法1、抽样方案2、计数抽样方案的参数3、计数抽样方案的判定4、计数抽样的表示四、确定AQL(合格质量水平)1、合格质量水平2、合格质量水平的确定方法3、AQL确定的参考数据五、抽样检验步骤六、样本大小字码1、批量越小,样本字码越大,样本也越大。2、检查水平越高,样本字码越大,样本也越大。3、批量太小时,不同检查水平用相同的样本字码。七、工厂常用的抽样标准及使用方法1、决定品质水平2、设定AQL3、设定检查水准4、设定抽检方式5、确定检查的松紧度第三课时检验流程图的制作一、检验流程图要求1、检验点的设置2、检验项目3、检验方式4、检验手段5、检验类别6、检验数据处理二、检验流程图符号1、过程符号2、检验符号第四课时来料检验控制一、来料检验项目二、来料检验要求1、按合同或协议规定的交货质量保证要求的内容进行检验2、按企业形成文件的检验程序,以及来料检验规程(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和办理入库手续。3、外购产品、外协产品就是经企业评定的合格供应商的产品,其他情况进料应经过审批并通知相关部门。4、按文件化程序、质量计划、检验计划执行。5、紧急放行,不合格追回处置。三、来料检验流程图四、来料检验要点1、电子元器件来料品质检验要点(1)定义及检验要点(2)品质检测点2、电子装配部件来料品质检验要点(1)定义及检验特点(2)品质检验点3、塑胶、橡胶部件来料品质检验要点(1)产品范围及特点(2)品质检验点4、五金小部件来料品质检验要点(1)产品范围(2)品质检验点5、化学原料来料品质检验要点(1)产品范围(2)品质检测点6、包装材料来料品质检验要点(1)产品范围及检验特性(2)品质检验点五、检验结果处理1、允收2、拒收3、特采第五课时工序检验控制一、首件检验1、首件检验条件2、检验操作人员3、首件检验要求二、巡回检验1、巡回检验内容2、巡回检验要求三、在线检验1、检验工序设置(1)全部质量特性重要性分级为A级的质量特性和少数为B级的质量特性以及关键部位。(2)工艺上有特殊要求,以下道工序的加工,装配有重大影响的项目。(3)内外部质量信息反馈中出现较多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2、检验工序实施(1)须以文件形式明确质量控制点,可以用工艺流程图或检验工序明细表等文件明确检验工序,确定需控制的产品质量特性。(2)编制检验工序作业指导书及有关表格。(3)做好检验工序所用的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4)检验工序的员工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5)检验是否有规律对质量控制点进行连续监控的方法和要求。3、检验中问题的反馈和处理四、完工检验1、完工检验要求2、完工检验的重点(1)核对加工件的全部加工程序是否全部完成,有无漏序、跳序的现象存在。(2)核对被检物主要质量特性值是否真正符合规范要求。(3)复核被检物的外观,对零件的倒角、毛刺、磕碰划伤应予以特别注意。(4)被检物应有的标志是否齐全。五、末件检验1、什么是末件检验2、末件检验要求第六课时半成品检验控制一、半成品制程控制1、控制点的设置2、检验作业要点(1)首件检验的确认。(2)生产资料的核对。(3)品管员巡检规定。(4)巡检时间频率。(5)按产品品质标准检验。3、做好巡检记录二、半成品完工检验1、验证点的设置(1)仓库出料的检验。(2)半成品入仓的检验。(3)新工艺,新材料投入的批量生产。(4)其他特殊工序点2、检验项目与验证方法(1)结构性验证,按工艺图及品质标准验证。(2)功能性测试,公差测量,保证产品在装配阶段不受影响。(3)特性验证。(4)装箱数量准确性检查。3、检验方式及类型的确定4、品质异常的反馈与处理5、验货记录第七课时成品检验控制一、包装检验1、包装检验的项目2、成品包装检验要求(1)检查包装材料是否正确、包装箱是否牢靠并符合规定要求。(2)包装前是否按文件要求对产品进行了油封、油漆、润滑(必要时)及外观的检验。(3)成品合格证书(或标志)的编号与包装箱编号是否相符。(4)包装箱上用户名称、地址、邮编及防雨、堆放等标志是否正确。(5)按装箱清单核对产品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书、附件、备件工具。3、包装的品质检验(PQA)(1)PQA控制点的设置(2)PQA的作业要点(3)PQA的巡检记录(4)品质异常的反馈与处理二、入库检验1、检验的项目(1)产品功能。(2)产品外观。(3)产品结构。(4)尺寸检验(安装尺寸、连接尺寸)。(5)易于检验的性能。(6)包装及包装物。2、成品入库检验要求(1)按照产品标准或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入库验收项目,逐条逐项进行检验。(2)对随产品供应的附件、备件,应纳入成品验收检验的范围并认真执行。(3)对产品的合格证(或其他质量证明文件)、随机技术文件,应纳入成品验收的范围,进行核对与验收。(4)对立品的包装物与包装质量,应纳入成品验收检验的范围并认真实施。(5)成品验收检验的记录应齐全、准确。3、入库检验程序(1)核对待检品。(2)检验准备。(3)执行检验。(4)允收批处理。(5)拒收处理。三、出货检验1、出货检验要求(1)出货检验是指在将仓库中的产品送交客户前进行的检验。(2)产品在入库前已经进行了严格的检验,所以一般无需进行出货检验。(3)如果仓库储存环境(如温度、湿度)对产品有影响时,则需进行出货检验。(4)对保质期有要求的行业,如食品行业,出货检验是必要的。(5)出货检验的项目同入库检验一样,出可从入库检验的项目中选择一部分进行。2、出货检验内容3、操作程序(1)安排检验。(2)不合格品的判定。(3)验货结果的判定与标志。(4)产品的补救和返工、返修、报废。(5)验货记录。第八课时不合格品控制一、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二、不合格品的标示1、选择标示物(1)标志牌。(2)标签或卡片。(3)色标。2、应用标志物(1)进料不合格品标志。(2)制程中不合格品标志。(3)仓存不合格品标志。三、不合格品的隔离1、不合格品区域规划2、标志放置3、不合格品区货品管制四、不合格品的处理1、条件收货(AOD)2、挑选3、返工与返修4、退货5、报废五、不合格品的记录1、选择不合格品的记录方式2、核实不合格品的记录内容第五讲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第一课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一、ISO9000的主要特点1、能适用于各种组织的管理和运作2、能够满足各个行业对标准的需求3、易于使用、语言明确,易于翻译和容易理解4、减少了强制性的“形成文件的程序”要求5、将质量管理与组织的管理过程联系进来6、强调了对质量业绩的持续改进7、强调了持续的顾客满意是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动力8、与ISO14000具有更好的兼容性9、考虑了所有相关方利益的需求二、ISO9000的基本术语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1)质量可以是明示的、习惯上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2)质量具有相对性和时间性,是动态的。(3)对于质量管理体系而言,实现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能力、管理的协调性等反映其质量水平。(4)对于过程而言,过程的能力、过程的稳定性、可靠性、先进性和工艺水平等反映其质量水平。2、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1)过程是一个活动的系统。(2)产品的实现过程会产生增值,支持过程(如管理过程)不会直接产生增值,但对于体系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3)过程的输出应可测量,因此,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可以通过对每个过程的输出结果进行测量来确定。3、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4、产品:过程的结果;(1)对于产品的分类是基于质量管理的特点而进行的。(2)产品一般被分为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主要取决于其主导成分。(3)通常,硬件和流程性材料是有形产品,而软件和服务是无形产品。(4)因为产品是过程的结果,所以产品的质量取决于“过程”和“体系”的质量。5、合格:满足要求(1)“要求”是明示的,习惯上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2)“要求”可以来自产品方面、质量体系方面及过程方面,称之为特定要求。(3)满足了“要求”的全部内容,则称为合格,如未满足“要求”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内容,则称为不合格。6、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7、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8、效率:达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9、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1)确定、测定和分析现状。(2)建立改进目标。(3)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4)评价这些解决办法。(5)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6)测量、验证和分析实施的结果。(7)将更改纳入文件。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第二课时质量管理文件的编写一、质量手册的编写1、质量手册的结构和形式(1)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直接汇编。(2)一组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直接汇编。(3)针对特定设施、职能过程或合同要求所选择的一系列程序文件。(4)多份文件或多层次的文件。(5)剪裁掉附录的通用性基础文件。(6)独立版或是其他形式。(7)基于单位所需的其他多种可能的派生文件。2、质量手册的内容(1)概述部分。(2)正文部分。(3)质量手册使用指南。3、概述部分编写(1)封面。(2)目次。(3)企业概况。4、正文部分的编写(1)质量方针的编写。(2)质量目标的编写。(3)组织架构与职责的编写。(4)质量体系的编写。(5)质量记录的编写。二、程序文件的编写1、程序文件的编写格式(1)结构。(2)补充说明。2、程序文件的编制步骤(1)阅读标准中的有关条款。(2)收集所有文件、资料。(3)对组织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4)编制程序草案。(5)程序草案的修改与确认。3、主要的程序文件三、作业指导书的编写1、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程序(1)编制准备(2)初步列出工作规程目录。(3)落实编写计划和责任人。(4)编写。(5)批准。2、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四、质量记录表格的编制1、质量记录表格编制要求(1)行题和列题。(2)总题。(3)备注。(4)表注。(5)文字与数字。(6)计量单位。(7)结构的演变。3、质量记录表格的编制程序(1)编制准备。(2)初步列出表格的目录。(3)落实编写计划和责任人。(4)制表。(5)批准。4、质量记录表格的示例第六讲GB/T2828.1—2003质量抽样检验标准第一课时GB/T2828.1—2003中常用术语与符号一、常用术语1、检验:为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各特征是否合格,测定、检查、试验或度量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并且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的活动。2、初次检验:按照本标准的第一次检验;3、计数检验:关于规定的一个或一组要求,或者仅将产品划分为合格或不合格,或者仅计算产品不合格数的检验;4、单位产品:为实施抽样检查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5、不合格: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6、缺陷:不满足预期使用要求;7、不合格品:具有一个会一个以上的不合格的产品;8、批:汇集在一起的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材料或服务;9、批量:指批中产品的数量;10、样本:取自一个批并且提供有关该批信息的一个或一组产品;11、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