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院内感染控制陕西省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世卫组织公布数据说,截至北京时间4日2时,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有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898例,分布在墨西哥(506例、19例死亡)、美国(226例、1例死亡)、加拿大(85例)、西班牙(40例)、英国(15例)、德国(8例)、新西兰(4例)、以色列(3例)、法国(2例)、瑞士、奥地利、荷兰、丹麦、韩国、中国香港、哥斯达黎加、奥地利、意大利(1例)。与世卫组织3日早晨公布的数据相比,全球新增确诊病例111例,其中美国新增确诊病例66例,西班牙增加27例,加拿大增加15例,德国增加2例,意大利出现首例确诊病例。流感,是由甲、乙、丙三种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和N)结构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又可分成许多亚型。近期全球实验室确诊的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病例,感染的亚型是新变异的H1N1亚型毒株。流行病学特点猪流感病毒在猪群中全年可以传播,但多数暴发于秋季末期和冬季,发病率较高,病死率较低。猪流感病毒可直接从猪传播至人,亦可出现人际间传播。流行病学特点人类有时也会暴发猪流感疫情或出现零星病例,临床表现有的为无症状感染,有的却会出现严重肺炎,一些人甚至会因此死亡。由于人感染猪流感的临床表现与感染季节性人流感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类似,因此大多数病例都是在季节性流感预防检查中偶然检测出来的,很多症状轻微或者无症状病例都无法知晓。流行病学特点美国曾于1976年在新泽西州迪克斯堡的士兵中出现猪流感爆发,引起200多例病例,其中至少4名士兵进展成肺炎,1人死亡。1988年,美国出现了猪流感人际间传播的迹象,接触过一例猪流感病例的医护人员中出现了轻微的流感样疾病,并在血清中检测出猪流感抗体。2005年12月至2009年2月期间,美国共报道了12例人感染猪流感病例,但均未出现死亡。流行病学特点自2007年开始执行《国际卫生条例(2005)》以来,世卫组织接到过美国和西班牙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的通报。传染源感染病毒的猪或人是主要的感染来源,隐性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人也可能通过接触到被猪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后触摸口鼻而获得感染,因此,被猪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也是潜在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人通常通过染病的猪感染猪流感,但有些人感染猪流感病例也报告说自己并没有与猪接触过或在有猪存在的环境中停留。猪流感在人际间传播的事件仅限于相互密切接触的人和封闭人群中。病原学猪流感病毒为有囊膜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200ml/L乙醚4℃过夜,病毒感染力被破坏;对氧化剂、卤素化合物、重金属、乙醇和甲醛也均敏感,10g/L高锰酸钾、1ml/L升汞处理3min,750ml/L乙醇5min,1ml/L碘酊5min,1ml/L盐酸3min和1ml/L甲醛30min,均可灭活猪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min可灭活;对紫外线敏感,但用紫外线灭活猪流感病毒能引起病毒的多重复活。传染病管理世卫组织将目前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级别提高到五级。一~三级的预警级别与防控措施相联,包括基础建设和应急预案,而四~六级预警明确地提出所需要采取的措施和缓解手段。传染病管理一级警报指流感病毒在动物间传播,尤其是禽类,而并未发现人类感染的病例。二级警报指某种动物流感病毒在家养或野生动物间传播,且发现人类感染的病例,进而可被认为是一种流感大流行的潜在威胁。传染病管理三级警报指某种动物或者人畜病毒混杂的流感病毒的传播,已造成散发或局部范围内的人类感染病例,但并未出现足以引发社区级别暴发的人际间传播。有限范围内的人际间传播可能会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发生。四级警报指某种动物或者人畜病毒混杂的流感病毒在人际间的传播,已被证实可能引发社区级别暴发,甚至持续性疫情的暴发。在这一级别下,流感疫情蔓延的风险较上一级别“显著增加”,但并不意味着流感大流行已是既定事实。传染病管理五级警报指在同一地区至少两个国家存在某种流感病毒的人际间传播。虽然在这一级别下,大多数国家并未遭受影响,但该级别已明确指出,流感大流行的发生已迫在眉睫,而完善机构建设、信息传达和防范措施执行的时间也很紧迫。六级传染警报指的是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地区发生某种流感病毒的人际间传播,意味着全球性流感疫情的蔓延。传染病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8号经国务院批准,现公告如下:一、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二、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特此公告。二〇〇九年四月三十日传染病管理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二)病例报告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时,于2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它传染病”下的“人感染猪流感”。……医院感染控制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发热门诊布局合理,设置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对病人污染或可能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有条件的医院应启用负压病房,将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分病房管理。医务人员和参与疫情现场处置的人员应采取个人防护。医院感染控制消毒原则:由于本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清楚,对空气及有关物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是必要的,特别是必须做好疫点的消毒处理,尤其是终末消毒。目的是杀灭疫点内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其感染人群。不建议进行大规模的空气化学消毒。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注意个人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消毒制度,以防受到感染。医院感染控制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时,可选用清洗、擦拭、喷雾和浸泡的方法。一般选择含氯消毒剂,浓度为500毫克/升-1000毫克/升,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对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排泄物、分泌物加入含氯消毒液,作用时间为30-60分钟。消毒后可直接倒入病房卫生间。医院感染控制手与皮肤: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000mg/L)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分钟-3分钟。衣服、被褥: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有效氯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医院感染控制卫生间和居住的房间要经常湿式清扫,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擦拭或刷洗。医院感染控制病人隔离原则:对感染猪流感病毒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采取住院隔离,确诊病例可置同一房间,其余的应置单间隔离。限制病人只在病室内活动,原则上禁止探视、不设陪护,与病人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感染性疾病科门诊1.独立设区,远离其他门诊、急诊,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标识明显。2.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病人专用通道。3.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区明确无交叉,有明显标识。4.诊室和留观室通风良好。5.留观病人一人一间,房间内设卫生间。6.病人病情允许时应戴口罩,不能离开留观室,严禁病人间相互接触。医院感染控制疑似病例病区:独立设区,与其他病区分隔无交叉,并保持一定距离。确诊病人病区:最好使用负压病房原则上不设陪护,不得探视。医院感染控制科学防护——建立安全防护意识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使用的一种预防。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粘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有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既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播给医务人员,有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播给病人。医院感染控制标准预防的措施主要包括:手卫生戴手套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正确的处理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急救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或其他通气装置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对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正规消毒医院感染控制所有医务工作者——低风险人群工作衣、口罩+手卫生不常规使用鞋套医院感染控制一级防护1、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2、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医院感染控制二级防护1、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2、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4、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5、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医院感染控制三级防护——高风险人群1、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2、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医院感染控制病员管理1.门诊疏导病人避免人群过度密集,防止飞沫传播2.疑似病人单间隔离,进行侵入性操作室应在负压操作间进行;保证病房通风3.确诊病人应佩戴防护口罩医院感染控制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卫生习惯1.洗手2.咳嗽礼节——用衣袖遮挡优于用手3.避免亲密接触——距离>1.8m4.外出就诊时应戴口罩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治,科学应对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藐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