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化中国的“资产泡沫”-“最坚硬泡沫”破裂引起的烈度不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林铉日前,因重庆市市长黄奇帆离职,市场上关于重庆楼市要涨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他的离职给了市场一个预期,即他的政策可能发生改变,重庆地产价格可能会重估,因此,有报道称,一些购房团坐飞机去重庆炒房。此前,也有某专家表示,广州在一线城市中房价偏低,属于价值洼地,未来价格可能有翻番的潜力。自2016年10月中国“因城施策”,各地陆续出台楼市调控政策之后,市场的热度骤减,交易量逐渐萎缩。但是,与此前调控后的预期一样,市场普遍认为,这次“抑制泡沫”只是压制房价上涨的速度,未来一线城市房价依然会继续上涨,二线部分属于“价值洼地”的城市可能会大涨,前一种判断源自“刚需”与供给减少的逻辑,而后一种则是因为是价格洼地而具有“投资”价值。那么,为什么中国具有这种强烈的不可逆的房价上涨预期呢?主要是三方面的结合,一个是市场相信政府不会允许房价下跌,而房价也没有下跌的基础。这种观点比较普遍。第二,中国的房屋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尤其是过去十几年体现出来的财富效应,很多人都后悔没有买房,而中国的货币供给继续保持一个很高的增速,人们觉得只有地产能够让财富不会缩水。第三,与某些楼市泡沫破裂的国家相比,中国土地供给是非市场化的,这种由政府垄断的土地供给模式会导致住宅价格过高,但住宅数量不会过剩,从而保持一种很强的价格支撑。在保增长目标下的货币政策逻辑没有改变,在土地供给没有明显增加的背景下,在刚需与投资两种需求驱动下,中国楼市似乎是有史以来“最坚硬的泡沫”。因此,当前市场的预期与蠢蠢欲动是符合某种逻辑的。在201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意味着下一步要控制投资(投机)需求,但是,会议也提出“抑制资产泡沫,防止大起大落”。也就是说,调控是要求价格不能大涨,但也不能大跌,而“冻结价格”在一个水平的做法,实际上,传递出将通过时间来慢慢消化目前“泡沫”的信息,如果这是底牌的话,就不排除在某种状态下房价还会继续上涨。“消化泡沫”需要一个收入高速增长的背景,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能够“消化泡沫”,而是以泡沫破裂实现价值重估。目前,中国的收入增长速度已经随着经济增速回落而减速,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与城市居民收入相比已经高得离谱,显然,如果剔除“炒家”之后,刚刚入场的“刚需”家庭根本无法承受,更别说消化“价格泡沫”。其他一些国家之所以不能稳定楼市,主要是地产市场化,金融自由化,两者结合导致泡沫无法维持。但是中国并不存在这两个条件,因此有维持楼市稳定的可能。因此,维持现状而不是消化可能是一个长期的现象。不过,维持“资产泡沫”需要付出代价,尽管泡沫破裂可能带来金融风险,但它是以最短的时间实现市场出清,纠正价值的扭曲。而维持泡沫意味着价值扭曲会继续存在,市场无法出清,从而导致整个经济体无法进行结构调整,而这又会进一步积累与恶化结构性问题,让转型无法推进。以中国目前为例,如果楼市泡沫“不增不减”,会导致一切要素价格高估,削弱经济动能与竞争力,这不利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如果有序引导“资产泡沫”着陆,也就是缓慢增加有效供给(低价房)解决刚需压力,让存量二手房市场出现分化,最终实现均价的下跌,恢复到一个多层次的理性市场,是一个理想的结果。但是,世界历史上还没有泡沫“软着陆”的先例,而且这个过程意味着整个经济转型的进程是可控的,这似乎是违背规律。政府可以掌握政策的决策和进度,但无法统一人心与预期。当市场得出政府希望“软着陆”的信号时,几乎肯定大家都想先着陆而不是最后离席,这种一致性必然会导致“硬着陆”。因此,中国次优的选择,应该是先清理金融市场的杠杆与风险,然后向楼市发出清晰的信号,表明消除“资产泡沫”的决心,当前结构性的“最坚硬泡沫”破裂引起的烈度不会太高,会产生市场分化的效应,而不是一个城市房价普涨普跌,将来可能会是高价值的涨,低价值的跌,从而满足不同需求。因此,中国政府不应该担心泡沫破裂后的风险,这是中国经济转型与楼市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卡通雕塑完!转载请注明处处,谢谢!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