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移动端信息技术的兴起,“互联网+旅游”越来越多地成为关键词。“互联网+”已不再局限于旅行社、酒店等行业,同时也更深入地倾向了旅游目的地,甚至是目的地服务。10月16日,第二届智慧旅游与营销年会在北京举行,其中就针对“互联网+目的地”进行了探讨,来自国内旅游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企业嘉宾共同就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旅游与“互联网+”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说到线上线下企业,现在都觉得线上企业牛,线下企业好像觉得自己是弱势,实际上不然。某个香港搞房地产度假项目的老板说道,“线下到线上一张纸,线上到线下一座山”。说到真正的本质,智慧旅游领域最终在竞争线下,线上烧钱,那是造影响力、造品牌,但是谁能拥有多少线下资源,谁才可能拥有主动性。品牌固然重要,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品牌不是惟一,渠道商、品牌商、市场商、供应商,先是相互融合,最后是一体化,线上线下关系就是这样,有些是你靠我,有些是我靠你。例如OTA与酒店,与之前相比现在很多酒店包括景区都提高了警戒,携程给酒店所提供的客源不能超过10%,酒店要让OTA自身业竞争,这些年是OTA在主导甚至垄断线下企业的营销。同样,这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你有你的竞争、我有我的竞争,两个竞争融合在一起,大家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互联网+”背景下旅游规划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最近提出的概念叫无景区化旅游目的地,不是把景区灭了,而是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不只主要依靠景区、依靠景区门票,而是全域旅游目的地形象,大数据、互联网思维、以游客为中心、跨界整合等,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比如强调设计的目的地,平原地区没有多少旅游资源,区位既不是很好,也不是交通枢纽,然而通过旅游规划设计变成设计型目的地。大数据本身对旅游规划转型提供很好的支持,会提高旅游规划的质量,比如通过宏观数据库、面板数据;通过互联网挖掘数据,内容分析舆情监控或者提取。随着国务院推广大数据产业,旅游局花钱买大数据提供产品分析、提供目的地营销的分析,财政局具有这个预算,这是未来旅游大数据的空间。这几年“互联网+”理念不断发展和深化,我个人理解,发现有三个阶段和一个趋势,第一个阶段是互联网来到了景区旅游局行业,我们负责承担成熟商品的售卖,这时候我们会看到商品都是独立和分开的,比较常见的案例就是门票销售。第二阶段,互联网可以深度地参与到不同种类的资源做资源的打包销售,这时候消费者能够看到一些主题类商品以及基于目的地配套的产品,在行业内叫套餐、景酒、周边游产品。第三阶段,互联网走向线下、深入景区,景区不断认知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哪里之后,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融入管理服务,打造旅游目的地这个概念也已经趋于成熟。在三部曲之后,这个趋势非常明显,非常多的景区打造自己的特色,提出我是定位于什么人群、我是什么调性的旅游目的地,并且操作过程中以运营为核心,加入互联网。在今年,我们发现线下业务员一个人一年就能够获得超过1000万元流水,这个业务员服务好一个客户,客户跨越各个年龄层,通过最传统的方式完成了非常好的业绩,根源就是他不仅仅有一个非常全面的用户画像,更多地深入到游客当中,深入到每一个游客内心,让游客觉得我们的服务是非常到位的。所以,整个今年,同程组建了超过1000人的旅游顾问,通过旅游顾问方式让我们每一个在大数据下面的游客变得更加具象化,每个人背后都代表着他的家庭、他的朋友、他的工作伙伴。大家知道,一般互联网OTA企业通过搜索引擎、流量引导可以获得大量游客资源,应该说游客资源很昂贵的,但是我们更希望通过昂贵的流量获取到有价值的会员,同时关注这些会员在线下到底能够获得多少舒适度的体验。闲途旅游朹庀苓全文完!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