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定调城镇化-新土地改革初露端倪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月12日,持续四天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专家指出,按照现有的速度,15-20年后我国城镇化就能达到国际平均水平;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表明农村宅基地入市转让流通的可能性加大;城镇化的核心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均等化,包括不存在户籍的差异,社保和教育等公共服务覆盖全体国民。城镇化更健康发展15-20年后可达到国际平均水平从篇幅看,公报对城镇化的着墨不多。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鹏表示,三中全会公报中没有提户籍等城镇化相关制度改革,因为公报更多是宏观原则,不会详尽到具体政策。“公报主要是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方面做出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推进城乡一体化,包括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很多制度性的安排,也包括对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安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对记者分析,这些安排结合起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补乡的机制,必将会使我国整个城镇化进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进展更紧密地统一起来;而且会使新型城镇化更加健康,高质量、高水平地发展。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为52.6%,城镇户籍人口只有35%。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数据并不高。张立群认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常住人口、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的市民化步伐要加快。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13日撰文强调,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在曹远征看来,只要照着非农人口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过15-20年中国的城镇化就可达到国际平均水平。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专家分析宅基地流转或加快对于公报中提出的“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多数专家认为未来农村宅基地的转让和流通会加快。曹远征对记者表示,预计是农村宅基地可以自由转让和流通。世元金行高级研究员肖磊认为,目前来看,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重点,这不仅牵扯到土地、户籍和财政问题,还牵扯到各阶层利益、收入分配、城镇化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发展和稳定。张立群认为,三中全会公报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点很明确,比如城乡之间资源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这两点都强调城市和农村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关系的建立。资源平等交换和对农民的合理补偿,农村人口可以从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上获得合理的回报。公报在另一处还指出,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则分析,土地制度可能会有重大变化,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同地同权。而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11月13日报道,安徽省20个县、区将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转让、出租等方式流转,用于工业、商业、旅游和农民住宅小区建设,未来还将建设统一的城乡土地交易市场。城镇化核心是社保和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城乡二元结导致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易鹏认为,公报中提到了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镇化体制就是对户籍制度改革的回应。“户籍是名,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是实”。“户籍的背后就是公共服务的不均等。”曹远征解析,真正的城镇化就是农民工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就不存在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差异,人口可以自由流动,城镇化更核心的是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社会、全国民,社保和教育资源等做到国民均等化。他认为,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比城镇化更高一筹,公共服务全国统筹,延伸到农村,完全不存在城乡差别了,农民的保障水平跟城市一样,或者提高农民的社保水平,逐步缩小差距。张立群分析,政府需要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就业、各种产品和技术等等,一方面对于进城农民工,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和劳动用工的加强,进一步改善他们的待遇和福利;另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要加快向农村人口转移。“社保体系应考虑可持续性和公平性。”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13日接受采访时强调,公平性并不是一刀切,而是大致均等化,但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都应该享受到全国最低标准的社会保障。(中国新闻网,记者曾会生)新土地改革方向初露端倪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了未来我国土地改革的方向。公报除了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之外,还有“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等表述。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告诉记者,预计政府可能会通过在多地试点而非全国铺开的方式来推进户籍和土地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能够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其通过抵押、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农地入市有望突破在众多专家看来,“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础就是让集体土地入市。由于各种限制,农民的承包地、宅基地不能作为资本流动,很难带来财产性收入。但现实情况却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活跃,违法用地屡禁不止,用地流转权利缺乏可靠保障。安徽财经大学合作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唐敏告诉记者,农村土地征用的时候,给农民的补偿,与城市的土地在征用的时候给的补偿是不一样的。现在讲“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就是指不要搞成“二元结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重要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孔祥智表示。在唐敏看来,这样的实质意义是在某一区域范围内,使得用于建设的土地供求竞争关系更加充分,更加反应市场供求。“就是某一块土地值多少钱,应该让统一的公开透明的市场来起作用,来形成价格。”不过,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认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会加快农村建设用地交易市场的形成,但这需要修订和出台相应的法规,绝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农民财产确权提速提质在解读全会公报时,汪涛特别提醒记者注意,要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这些新提法。这意味着“三农”问题未来都将在城乡一体化这个大概念下展开。党国英表示,要素平等交换主要就是指劳动要素和土地要素。土地要素主要是同地同价同权,就是市场交易条件要平等,要打破壁垒,打破垄断。中国社会科学院城环所所长潘家华说,能够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权,就要有这样一种尝试,让宅基地、农民的自留地、农民的承包地能够以某种形式在市场上流转,形成这样一种收益,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因为土地是农民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唐敏说,确权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要明确土地是谁的,还有土地占有权、经营权以及处置权等,比如农民可不可以把土地转包给他人,可不可以进行抵押,很多问题恐怕涉及到《物权法》和《土地管理法》的修改。而农民财产的确权工作已经在提速提质。今年6月底,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巡视员兼副司长冷宏志表示,当前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率大幅提高,达到94.7%。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的第一步。近年来,多地试水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以土地资源入股、股份合作和抵押贷款等方式促进农业农村土地资源资本化。农村土地确权将有助于该试点的进一步推进。浙江嘉善便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其土改方式为“两分两换”,即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在依法、自愿的基础上,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从2009年开始,嘉善尝试发放农村土地流转贷款,成为较早将土地改革与金融领域结合的案例。在党国英看来,农地承包权可以入市交易就是财产权得到体现的方式,而通过农地进行融资等也是财产权的体现。征地或会大大减少今年初,国土部在布置今年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领域主要工作时,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着墨较多,包括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和探索、深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试点、研究出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指导意见等。地方积极性也很高。11月13日,安徽省已宣布在20县区试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该省还将建立完善土地交易平台,依托国有建设用地交易市场,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交易市场,为土地交易提供场所、发布信息、组织交易等服务。多位专家的共识是,这种由地方试点推动逐渐扩面的渐进式改革方式比较适合我国当下的土地现状,步子也不会太快。孔祥智说,要区分公益性建设用地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公益性用地采取征收方式,经营性建设用地就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入市,价格由市场决定。“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风险主要是搞不好的话走到另一个极端,可能形成巨大浪费。我不赞成所有的建设用地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入市。”党国英说道。但三中全会关于土地改革的内容得到落实后,征地规模将会逐步缩小是专家们的共同判断。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谈到,改革以后,政府征地数量势必大幅度减少。地方财政主要依靠存量土地,存量土地面广量大,能够保证基本需求。他判断,现行征地制度引起的问题,也都能较好解决。具体表现为围绕征地、拆迁的社会矛盾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更多表现为农村内部矛盾,而内部矛盾主要通过村民自治方式化解,政府在农村内部事务中担当协调角色,责任意识及公信力也会得以增强。(每日经济新闻)玻璃钢冷却塔完!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