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农皮炎大头医生编辑整理英文名称ricefarmerdermatitis别名rice-farmer’sdermatitis类别皮肤科/职业性皮肤病/农业职业性皮肤病ICD号T75.8概述稻农皮炎(rice-farmer’sdermatitis)是指农民在水稻播种、收割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皮炎。流行病学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病因从早稻拔秧、插秧、晚稻的耘耥等种稻过程中长时间的浸水是发病的主要因素,水温高、田水呈碱性及劳动产生过程中机械性摩擦等刺激是辅助和促进因素。以浸渍糜烂型稻田皮炎多见。若接触含有动物血吸虫(终宿主主要为家鸭和牛,中间宿主为锥实螺)尾蚴的田水,血吸虫的尾蚴侵入皮肤致局部皮肤炎症反应,可引起血吸虫尾蚴皮炎。发病机制水温高、田水呈碱性及劳动产生过程中机械性摩擦等刺激是辅助和促进因素。临床表现浸渍糜烂型皮炎:初为指(趾)间隙及指(趾)侧皮肤浸渍、肿胀、发白、起皱,因摩擦已浸渍的皮肤被擦破,露出红色基底,有少许渗液,易继发细菌感染。且易发生指甲损伤、甲沟炎等。少数患者掌跖部位角层增厚,可见到多数环状圆形或椭圆形绿豆至黄豆大小角层剥脱。病程具自限性,轻者不再下水田劳动6~7天即可痊愈。如继发感染较重,产生局部红肿、化脓,邻近的淋巴管炎或淋巴结炎,则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并可使病程延长。临床表现多见于大面积种植水稻地区的田间劳动者。炎热季节好发。皮肤损害多位于足部、小腿、手部。并发症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实验室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其他辅助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诊断发病快,接触含有尾蚴的田水数分钟后即有瘙痒感,继之出现粟粒大红斑、丘疹、丘疱疹,周围有明显浸润及红晕,搔抓后可出现风团,瘙痒剧烈。皮损顶端可见瘀点,为尾蚴钻入痕迹。皮疹散在或密集成片。多位于水接触部位。以两小腿、前臂远端及手足背部多见。常因搔抓引起继发感染,易变为脓疱,可伴淋巴管炎或淋巴结炎。皮疹3~4天达高峰,停止下水后1周左右消退,留有色素沉着斑。因尾蚴钻进人体皮肤后很快死亡,不能变为成虫,故不能引起内脏病变。鉴别诊断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治疗治疗以干燥、收敛、止痒为原则。应注意清洁,少用热水及肥皂。出现浸渍时可外用粉剂(如枯矾10.0,氧化化锌20.0,滑石粉70.0),每天数次。糜烂时可用具有消炎、抗感染及收敛作用的溶液进行湿敷,如0.1%依沙吖啶(雷佛奴尔)、锌铜合剂(达里波液),亦可搽3%甲紫(龙胆紫)液、20%鞣酸甘油或鞣酸软膏(鞣酸10.0,甘油10.0,樟脑1.0,苯酚1.0,亚硫酸钠0.2,滑石粉5.0,石蜡25.0,凡士林加至100.0)效果良好。继发感染可根据轻重情况,用0.1%依沙吖啶(雷佛奴尔)溶液、l%小檗碱(黄连素)溶液或黄柏、生地榆各15g,煎水浸洗或湿敷。治疗炎症明显伴淋巴管、淋巴结炎症或发热者,可局部或全身用抗生素治疗。为消炎、收敛、止痒、抗过敏,可根据具体情况按一般接触性皮炎对症处理,或用以下中草药方如土花椒6g(或茶叶、甘草)加食盐少许,煎汤,洗患处,1天2次;马齿苋、蒲公英捣烂,敷患处;明矾、石榴皮、黄柏、地榆、蛇床子煎水或研为细末配为油膏或洗剂外用,均有止痒、收敛、消炎效果。瘙痒明显者可内服抗组胺药。预后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预防1.加强个人防护如下水田作业时穿塑料套服、外用塑料套膜等防止尾蚴钻入皮肤;也可在下水田前涂皮肤防护剂,如1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软膏或乳剂,市售防稻田皮炎擦剂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剂原液,使用时取原液一份加水6份摇匀即可。2.灭螺和灭尾蚴结合农业上施用化肥及农药进行,可以选用稀氨溶液(氨水,用量15~25kg/亩)、碳酸氢铵(用量15kg/亩)、五氯酚钠(在水深5cm时,用0.5kg/亩)、氯硝柳胺(10×10–6),茶子饼(20kg/亩)。名词解释是农民在种稻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病。临床分两型:①尾蚴皮炎:由动物血吸虫尾蚴钻进皮肤引起,皮损开始为红色斑点,后变成绿豆大丘疹、丘疱疹或风团样损害,自觉瘙痒。②浸渍糜烂型皮炎:是因物理化学因素及机械性摩擦引起,发生在手足部,皮肤肿胀、发白起皱及糜烂,自觉疼痛或瘙痒。治疗原则为止痒消炎,防止感染。预防应加强个人防护、灭螺或农业机械化等。病因及发病机制发病原因稻农皮炎从早稻拔秧、插秧、晚稻的耘耥等种稻过程中长时间的浸水是发病的主要因素,水温高、田水呈碱性及劳动产生过程中机械性摩擦等刺激是辅助和促进因素。以浸渍糜烂型稻田皮炎多见。若接触含有动物血吸虫(终宿主主要为家鸭和牛,中间宿主为锥实螺)尾蚴的田水,血吸虫的尾蚴侵入皮肤致局部皮肤炎症反应,可引起血吸虫尾蚴皮炎。发病机制水温高、田水呈碱性及劳动产生过程中机械性摩擦等刺激是辅助和促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