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骨囊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动脉瘤性骨囊肿大头医生编辑整理英文名称aneurysmalbonecyst类别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非上皮性囊肿ICD号K10.8概述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bonecyst)为骨中充满血液的良性囊性病变,颌骨少见。外伤可能是致病因素之一,但JaffLichtenstein等认为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颌骨血液循环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动静脉吻合,静脉压增高,血管床扩张、充血,压迫骨组织使其吸收的继发性改变。在组织学上和临床上都表现出与血循环系统有关。其囊壁含有大量结缔组织形成间隔的血窦,囊腔内含有血液,并能缓慢流向静脉系统。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于20岁以下的年轻人和儿童,成人少见,多见于下颌角、升支部和下颌体后份,偶见于上颌骨。病因外伤是致病原因之一。一般认为动脉瘤性骨囊肿是由于某种血循环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发病机制一般认为动脉瘤性骨囊肿是由于某种血循环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动静脉吻合,静脉压力增高,血管床扩张、充血,压迫破坏骨组织吸收所致。这种密质骨板内膜被吸收,形成所谓“内吸收”病变,外面有骨膜覆盖,骨膜外有一层新骨沉积,形成薄壳覆盖动脉瘤性骨囊肿。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少年。下颌骨多于上颌骨。以颌骨膨胀、压痛为特征。有近期生长加快史。可引起牙移位,咬合紊乱。囊肿增大时,可引起面部畸形。X线表现无典型特异征象。囊肿呈透光影像,骨膨胀,似球状单房多见,少数为多房或蜂窝状、泡沫状阴影。可见有骨小梁或骨膜反应增生,呈日光放射状或羽毛状密度增高阴影,常需与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巨细胞瘤、囊性成釉细胞瘤和骨肉瘤等行鉴别诊断。最后确诊需病理诊断。临床表现动脉瘤性骨囊肿,可合并其他骨病变,最常见的是合并孤立性骨囊肿、巨细胞瘤、骨瘤、骨化性纤维瘤、骨母细胞瘤、血管瘤等。并发症囊肿增大时,可引起面部畸形。实验室检查肿瘤组织外表为紫红色或棕色,边缘不规则,外有薄层骨壳,切面呈蜂窝状或海绵状,大小不等的囊腔,含有大小不等的血窦。镜下见血窦的衬有梭形细胞,窦内充满血液,有血栓形成并有机化。各腔隙内有纤维组织间隔,间隔中可见骨样组织或骨小梁;囊壁上可见肉芽或多核巨细胞,纤维间质内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其他辅助检查X线表现无典型特异征象。囊肿呈透光影像,骨膨胀,似球状单房多见,少数为多房或蜂窝状、泡沫状阴影。可见有骨小梁或骨膜反应增生,呈日光放射状或羽毛状密度增高阴影。诊断本病的诊断一般较困难,易与颌骨上皮源性囊肿、成釉细胞瘤、巨细胞肉芽肿、骨化纤维瘤、中央性颌骨血管瘤、骨肉瘤等相混淆,需结合临床表现、X线表现及术中发现、冰冻切片、病理切片等确诊。鉴别诊断X线表现需与颌骨中心性血管瘤、巨细胞瘤、囊性成釉细胞瘤和骨肉瘤等行鉴别诊断。最后确诊需病理诊断。治疗手术治疗。诊断不明时可在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诊断明确后,应作局部彻底刮治。骨腔可用碎骨充填。较大囊肿,行下颌骨切除术,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复发。骨缺损可行立即骨移植修复骨缺损。预后无特殊。预防无特殊。疾病名称动脉瘤性骨囊肿疾病分类骨与创伤科疾病概述动脉瘤性骨囊肿(ABC)是一种较少见的类肿瘤疾患,多见于青少年四肢长骨及脊椎椎板,发生于髋臼的动脉瘤性骨囊肿极为罕见。疾病描述这是一种从骨内向骨外膨胀性生长骨性血性囊肿,其内充满血液和骨样组织。好发年龄为青少年,好发部位为长骨的干骺端如肱骨上段和脊柱,该病由于局部破坏性病损,同时外周有骨膜性反应骨沉积,类似动脉瘤样膨胀而得名。一般发生于30岁以下,高峰年龄是10~19岁。性别差异不大,若发生于颌骨者以下颌多见,多累及颌骨后份(如下颌角,升支,磨牙区),上颌骨病变易扩展至上颌窦内。症状体征疼痛和肿胀为主要症状,大多数病人以病理性骨折就诊。疾病病因病因不明。病理生理囊腔内有海绵样网状结构,内有大血管支,很像动静脉异常。诊断检查X线表现典型病损为膨胀性囊状透亮区,境界清晰,内有骨性间隔,将囊腔分隔成蜂窝状或泡沫状。治疗方案刮除和植骨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前要充分估计有大量出血的可能,对位于脊椎等处不易手术切除部位可行放射治疗,效果较好,但对儿童放疗有破坏骨骺和恶变危险,对上肢关节破坏严重者,可考虑作假体置换术。疾病预防无特殊。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