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评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把指定的具有某种性质的事物看作一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它在小学数学内容进行了多方面的渗透,比如数概念中的一一对应;数运算中并集和差集;概念之间的关系等。学生在三年级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对分类的思想方法非常熟悉,但对于用集合思想和维恩图的应用是陌生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材编排聚焦于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维恩图表示集合、交集、并集的方法,感悟集合思想;并提供丰富的练习内容,有层次渗透集合知识。教学目标1.经历维恩图的形成过程,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并感受意义;掌握“重叠问题”的简单列式解答方法。2.借助维恩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培养数学信息表征能力、多角度思考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用数学工具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便利性;培养同伴之间合作互学的意识。教学重点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维恩图中的各部分,并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含义。教学过程一、理中获知趣味前聊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去剪头发,理发师照常收费,却只收了三个人的钱。你知道为什么吗?【预设】有一个人既是小女孩的妈妈,又是小女孩外婆的女儿。【引导】你真会思考和表达,看看这节课能不能带着这样的数学眼光和语言去观察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前聊关于“重叠问题”的脑筋急转弯,既在课前拉近师生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又引发孩子对于“重复”的初步感受,为例题情境做好思考和行动准备。探索维恩图1.充分猜“总人数”学校举办趣味运动会,三(1)班选派5人参加跳绳比赛,6人参加跑步比赛,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一共几人?【预设1】5+6=11(人)【引导】都确定是11人吗?【预设2】不同意,如果有人既参加了跑步又参加了跳绳呢?【预设3】我猜10人,有一个人重复参加了,要减去【预设4】我猜8人,重复了3人……【引导】我听明白了,原来现在你们现在纠结讨论的是“是不是有人重复了”板书:重复2.自主表征信息【引导】定睛一看,你猜到了吗?【预设1】哈哈果然重复了3人。【引导】一共几人也都马上发现了?【预设2】我眼睛有点花了,还没找到这三人诶【引导】拼眼力真的有点费劲!这张表格不能让人一眼看清总人数,能不能有一幅图让我们既能清晰地看出重复的人数,又能看出参加的总人数。请你在作业纸第一题重新整理信息,尝试画一画。3.反馈多样图表【引导】老师收集了以上这三种整理图表,请各自的作者来解说。下面的同学如果能理解并赞同,请掌声赞赏;听完有问题和建议,也请提出。【预设1】:我是重新将表格人名的顺序进行了调换,重复的3人都放在前面,这样一目了然。(如下表)【评价1】:重复的3人表格前置很清楚,但是总人数还是容易重复算进去【预设2】:我是文字表达列出只参加跳绳的:2人只参加跑步的:3人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跑步的:3人【评价2】:语言表达分类很清楚【预设3】:我是画这样的圆圈图的,重复的放在两个圆圈重叠的部分,所以很清楚一共8人参加这两项比赛。【引导】你们真会整理创造,这三个作品都有意识地将这些人员进行分类,并且呈现出了重复的3人。板书:分类4.揭题并介绍维恩图【引导】那哪一幅图更清晰地让大家既看出重复的人数,也看出总人数。【预设】圆圈图,分类的同时呈现重复,人名的个数就是参加两项比赛的总人数【引导】对呀,看这幅图多清晰啊!你们跟英国数学家维恩想到一块儿去了,像这样的图也因维恩而命名,叫做维恩图。【引导】维恩图中,跳绳的和跑步的学生都可以各自看成一个集合,两个集合重复的人就是两个维恩图相交重叠的部分。理解算法1.自主列式【引导】现在请你们根据这张维恩图,列式解决“一共有几人参加这两项比赛”2.图文结合解释算式【引导】如果我收集的三个算式和你的有相同的,请你结合图替它代言解说。【预设1】:5—3+6=8(人)先求出只参加跳绳不参加跑步的5—3=2(人),再加上跑步的6人。【预设2】:5+(6—3)=8(人)先求出只参加跑步不参加跳绳的6—3=3(人),再加上跳绳的5人。【预设3】:5+6—3=8(人)先求出参加跑步和参加跳绳的人数之和,再减去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跑步的3人。板书:只……不……既……又……3.比较总结【引导】以上三种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吗?【预设】都减去重复的3人,这3人【引导】既然这3人这么妨碍,直接拿掉可以吗?(拿掉3人板贴)【预设】不可以,这3人也参加了比赛,只是算总人数的时候只能算一次,所以要减掉一个3。设计意图学生因解决问题的需求,触发画图表征、抽象、列式解答的经历过程,有助于真正内化感受维恩图的妙用和集合思想。生生互动解说的过程,以优等生带动后进生的思考实践,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二、问中巩技巩固图与式三(2)班也选派5人参加跳绳比赛,6人参加跑步比赛(如下表),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一共几人?【引导1】请你整理画出维恩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解决问题【引导2】完成之后和同桌分享你的图和算式,说一说各部分含义,看看你俩是不是心有灵犀。设计意图该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巩固画简图与算式,并且突出用规范语言说一说各部分含义。开放思考三(3)班也选派5人参加跳绳比赛,6人参加跑步比赛,但总人数和前面两班都不同,你有序想出所有的可能吗?【引导】你的脑海中有相应的图和算式了吗?如果用左右手各自比划出的圆圈表示跳绳和跑步的两个集合,又会是怎样呢?会和黑板上的图一样吗?有困难的可以动手画一画。【预设1】可能重复1人,图和黑板上的相似,只是换一下数字。只参加跳绳的:4人;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跑步的:1人;只参加跑步的:5人。总人数是10人。【预设2】可能重复2人,也是相似,总人数是9人。教师更换重叠部分的板贴【预设3】可能重复5人,但跑步的这个集合应该包含了跳绳整个集合,总人数是5+6—5=6(人)。【引导】请你们用左右手的圈圈比划一下跳绳和跑步两个集合图的关系。板书:包含的维恩图【预设4】也有可能没有重复呀!0人,那总人数就是5+6=11(人),两个集合没有重叠部分,是分离的。板书:分离的维恩图设计意图两个集合具有分离、相交、包含三种关系,该环节以例题为素材继续开发深挖分离和包含,不仅再次巩固图、式,更促进学生系统性感受三种关系、多角度思考问题。利用手指模拟维恩图,赋予课堂更多的活动组织方式,减少后场疲劳。总结算法【引导】对呀,这不就回到你们最初猜测的起点,但回顾这一路我们从最开始分类中发现了重复,想到画图重新表征信息,认识维恩图,最后解决了问题。这样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让我们带着它继续出发!板书:画图→解决问题现场统计如果统计你们班爸爸抽烟喝酒情况,你爸爸会在图上哪个位置呢?【引导1】:我们来统计一下人数,只抽烟……只喝酒……既抽烟又喝酒……,人数怎么相加不是总人数?【预设】有些同学的爸爸既不抽烟也不喝酒呀。【引导2】:那既不……又不……的好爸爸应该在哪个位置呢?【引导3】:维恩图在统计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仅能帮助我们有条理地整理信息,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它还有更多的秘密功能等着你开启呢!设计意图维恩图源于统计中整理信息、呈现集合之间关系的需要,新知后带领学生亲身经历统计,活用素材;并拓展性思考表达“既不……又不……”,引发学生更多的探索欲。板书设计总设计意图1.以问题开启新知探索激发学生内心的疑问是开启学生主动求知的动力源泉。本设计以趣味小问题+情境主问题“一共几人”,简单入手,诱发猜测和认知冲突。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从自主表征信息到“创造”维恩图,一切水到渠成。2.活用生成素材课堂探索中,让素材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是最有感染力的新知催化剂。本设计以放手让学生画图到汇报交流作品,取代个别板演生成维恩图。不仅落实全体学生思考实践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引领集体的智慧碰撞交流,并且机动比较素材,沟通感悟“分类、重复”的本质,凸显维恩图“不仅能呈现重复部分,而且能清晰看出总数”。3.系统认识集合关系集合有相交、包含、相离三种关系,本节重点在例题中认识有重叠部分的相交关系,但在此基础可以利用同类素材,“总人数还可能是几人”引领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不同角度有序思考问题。如此对集合的不同情况不仅有了直观了解,并且实现了数学思维的拓展,拓宽学生知识面。4.提炼学法本节课时以解决问题为任务驱动探索,在习得新知掌握技能的同时,重视学法的感悟和总结。学生在课尾高潮解决问题的同时,回顾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感悟分类的重要数学思想,深化画图的便利性,培养符号化思想和解决问题能力。《数学广角——集合》-教学反思今天上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数学广角—集合》属于《数学课程标准》的综合与实践这一知识模块。课标中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学生经历维恩图的产生过程,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初步感受它的意义。2.学生学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事先准备好比赛邀请卡、学生姓名卡片和绳子围成的圈(黄色的圈和绿色的圈),创设了圣诞老人派发跳绳和踢毽比赛邀请卡的情境,带领学生在站一站、贴一贴、画一画、算一算的过程感悟维恩图的产生和维恩图各部分表示什么。第一次上数学广角的知识,整节课在活动体验中感悟维恩图的产生,学生兴趣浓厚。在玩中学,既解决了数学问题,又知道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既学会了数学方法,又能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反思整节课,我觉得自己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对教材的解读不够深刻,维恩图各部分表示什么是本节课的重点,虽然在课中我也反复带领学生去说,最后学生也能自己知道维恩图各部分的含义,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课后经过师傅的指点,我知道了在拿到邀请卡的学生上台站在相对应的.圈里时,我就可以用邀请卡在黑板上贴一贴,学生就可以先初步感知到——拿到跳绳邀请卡的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就是是一个集合,然后在画出图后,再进行移动把比赛邀请卡换成姓名卡片,再次感知集合(维恩图)。2.在时间分配上欠合理,在用绳子围成的圈里感知集合时,学生已经知道了这是一个整体,也知道了两个圈有重复的部分,其实在这个时候我就可以直接用邀请卡、姓名卡片在黑板上贴一贴、移一移,师生互动一起整理姓名卡片用维恩图来表示。这样学生自己在下面画的时间就可以节约下来,足以完成后面的巩固部分。3.在经历维恩图产生的过程中,用绳子围成的圈感知韦恩图的产生即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点就是比较直观学生知道把同类的放在一个集合里,属于两个共同区域的放在中间;缺点就是目的性太强,扼杀了学生其他的表示方法,到学生自己画的时候就只有一种只是用点子、文字、数字等来表示名单。一次上课就是一种经历,通过今天学校独特的众筹研讨,以研促评的教学研讨,带给我们雏雁的不仅仅这节课的收获,更多的是一种学术思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想,多学,多思,多实践,在实践中进步《数学广角——集合》评课稿)昨天,我听了骨干教师#执教的《数学广角——集合》这节课。这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本节课#老师主要采用故事法、游戏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师生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究,进而将问题解决,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来理解集合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根据集合图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有以下的优点值得我学习:1.#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首先用故事“理发师的困惑”来引入“身份的重复”引入课题,接着利用猜拳和抢凳子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集合图的理解。2.在游戏中引起矛盾冲突,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