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双语学校2015届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及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太原市金桥双语学校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九年级数学试题一、选择题(3分X12)1.关于x的方程0232xax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a0(B)a≥0(C)a≠0(D)a=1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析:因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依据一般形式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要使ax2﹣3x+2=0是一元二次方程,必须保证a≠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关键要记住二次项系数不为0.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配方正确的是().(A)04422yy可化为4)1(2y(B)0922xx可化为8)1(2x(C)0982xx可化为16)4(2x(D)042xx可化为4)2(2x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判断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A、2y2﹣4y﹣4=0可化为(y﹣1)2=5,故选项错误;B、x2﹣2x﹣9=0可化为(x﹣1)2=10,故选项错误;C、x2+8x﹣9=0可化为(x+4)2=25,故选项错误;D、x2﹣4x=0可化为(x﹣2)2=4,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025)2(22mmxxm的常数项为0,则m的值为().(A)1(B)2(C)1或2(D)0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知m﹣2≠0,再根据常数项为0,即可得到m2﹣2m=0,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5x+m2﹣2m=0的常数项为0,∴,解m﹣2≠0得m≠2;解m2﹣2m=0得m=0或2.∴m=0.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1)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尤其要注意二次项系数a≠0这个最容易被忽略的条件.4.一元二次方程0332xx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相等的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求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据根的判别式即可判断根的情况.解答:解:∵△=b2﹣4ac=(﹣3)2﹣4×1×3=﹣3<0,∴方程没有实数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5.对于x(x-3)=0,正确理解的是().(A)x=0或x-2=0(B)x=0(C)x-2=0(D)x=0,x-2≠0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分析:根据已知方程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x(x﹣2)=0,x=0或x﹣2=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6.有一个面积为162cm的梯形,它的一条底边长为3cm,另一底边长比它的高线长1cm,若设这条底边长为xcm,依题意,列出方程整理得().(A)03522xx(B)07022xx(C)03522xx(D)07022xx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如果设这条底边长为xcm,那么高线就应该为(x﹣1)cm,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列出方程.解答:解:设这条底边长为xcm,那么高线就应该为(x﹣1)cm,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得(x+3)(x﹣1)÷2=16,化简后得x2+2x﹣35=0.故选A.点评:此题要利用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主要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条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考点: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分析:本题要求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以及之间的相互联系.解答:解:A、两条对角线垂直并且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选项A错误;B、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故选项B错误;C、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选项C错误;D、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为真命题,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普通概念,熟练掌握基础的东西是深入研究的必要准备.8.如图,菱形ABCD中,∠B=60°,AB=2,E、F分别是BC、CD的中点,连接AE、EF、AF,则△AEF的周长为()A.32B.33C.34D.3考点:菱形的性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勾股定理..分析:首先根据菱形的性质证明△ABE≌△ADF,然后连接AC可推出△ABC以及△ACD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定理又可推出△AEF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E的长继而求出周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BC=CD,∠B=∠D,∵E、F分别是BC、CD的中点,∴BE=DF,在△ABE和△ADF中,∴△ABE≌△ADF(SAS),∴AE=AF,∠BAE=∠DAF.连接AC,∵∠B=∠D=60°,∴△ABC与△ACD是等边三角形,∴AE⊥BC,AF⊥CD(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线重合),∴∠BAE=∠DAF=30°,∴∠EAF=60°,∴△AEF是等边三角形.∴AE=cm,∴周长是3cm.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8)FADEBC9、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边上一点,连接AE,交对角线BD于点F,连接C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正方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出: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而且四边相等,根据边角边公理可证出△ABD≌△CBD,△ABF≌△CBF,△AFD≌△CFD,有三对全等的三角形,解答:解:∵AD=CD,∠ADB=∠CDB=45°,DF=DF;∴△ADF≌△CDF;同理可得:△ABF≌△CBF;∵AD=CD,AB=BC,BD=BD∴△ABD≌△CBD.因此本题共有3对全等三角形,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10.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把阴影部分剪下来,用剪下来的阴影部分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新正方形的边长是()A3B2C5D6考点:正方形的性质;算术平方根..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分析:本题中阴影部分可分割成一个小正方形和一个等腰梯形,S阴=12+•2=5,即重新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为5,则此正方形的边长为,答案选C.解答:解:∵阴影部分由一个小正方形和一个等腰梯形组成∴S阴影=1×1+(1+3)×2=5∵新正方形的边长2=S阴影∴新正方形的边长=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求解方法:割补法.本题中阴影部分可分割成一个小正方形和一个等腰梯形.1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和8,则这个菱形的周长是()A24B.20C.10D.5考点: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菱形的边长和对角线的一半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其边长,从而求出菱形的周长即可.解答:解:如图,∵AC=8,BD=6,∴OA=4,BO=3,∴AB=5,ADCEFB(9)∴这个菱形的周长是2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基本性质及勾股定理的运用.12.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是两条对角线,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那么这个条件是()A.AB=BCB.AC=BDC.AC⊥BDD.AB⊥BD考点: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判断.解答:解:A、是邻边相等,可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不正确;B、是对角线相等,可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正确;C、是对角线互相垂直,可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不正确;D、无法判断.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矩形的判定定理.但需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点是关于各个图形的性质以及判定.二、填空题(3分X8)13.方程5)3(2x的根是.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分析:用直接开平方法可解方程.解答:解:方程(x﹣3)2=5,两边开方得x﹣3=±,解得x1=3+,x2=3﹣.点评:当方程符合(x﹣m)2=p(p≥0)时,可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14.方程xx5232化成一般形式可以为.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a≠0).解答:解:方程3x2+2=5x化成一般形式可以为3x2﹣5x+2=0或﹣3x2+5x﹣2=0.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型,关键是熟记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a≠0).15.关于x的方程0342xkx有实数根,k的取值范围.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分类讨论:当k=0,方程变形为﹣4x+3=0,此一元一次方程有解;当k≠0,△=16﹣4k×3≥0,方程有两个实数解,得到k≤且k≠0,然后综合两种情况即可得到实数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当k=0,方程变形为﹣4x+3=0,此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x=;ABCD(12)当k≠0,△=16﹣4k×3≥0,解得k≤,且k≠0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综上所述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k≤.故答案为:k≤.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16.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212350xx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先解一元二次方程,由于未说明两根哪个是腰哪个是底,故需分情况讨论,从而得到其周长.解答:解:解方程x2﹣12x+35=0,得x1=5,x2=7,∵1<第三边<7,∴第三边长为5,∴周长为3+4+5=12.点评:此题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结合几何图形的性质的应用,注意分类讨论.17.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再补充一个条件能使菱形ABCD成为正方形,则这个条件是(只填一个条件即可).考点:正方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及正方形的判定来添加合适的条件.解答:解:要使菱形成为正方形,只要菱形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1)有一个内角是直角(2)对角线相等.即∠BAD=90°或AC=B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考查特殊四边形的判定.18.如图,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EFGH为菱形,应添加的条件是.(20)考点:菱形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专题:开放型.分析:菱形的判别方法是说明一个四边形为菱形的理论依据,常用三种方法:①定义;②四边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据此应添加的条件是AC=BD,等.解答:解:添加AC=BD.ADHGCFBE(18)ABCDADCBO(17)(19)BCDAP如图,AC=BD,E、F、G、H分别是线段AB、BC、CD、AD的中点,则EH、FG分别是△ABD、△BCD的中位线,EF、HG分别是△ACD、△ABC的中位线∴EH=FG=BD,EF=HG=AC,∴当AC=BD时,EH=FG=FG=EF成立,则四边形EFGH是菱形.∴添加AC=BD.点评:本题是开放题,可以针对各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给出条件,再证明结论.答案可以有多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