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中古史强化训练2秦汉单元(B)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07年高考中古史强化训练2秦汉单元(B)河南省驻马店市文成中学张彦华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小题,50分)1.“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该语表明作者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A.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B.使人们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C.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D.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秦朝实现统一的最关键因素是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实力最强B.采取了正确的远交近攻战略C.六国合纵策略的失败D.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和秦军强大3.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出现的根源是A.巩固皇权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C.地方割据混战D.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4.秦朝统一货币最重要的影响是A.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B.将财政大权收归了中央C.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交流D.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5.“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秦朝的历史事件是A.政治改革、平定山东B.统一六国,焚书坑儒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6.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原因的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A.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B.所以殄灭而降辱者,六王之后也C.四维(礼又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D.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7.秦朝的疆域南到A.南海B.桂林C.象郡D.百越8.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A.负责管理军事B.负责国家监察事务C.执掌群臣奏章D.帮助皇帝处理政事9.下面是一些关于秦筑长城的诗句,你认为最客观的评价是:A.“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B.“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C.“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D.“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10.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农民政权的地点在今天河南省A.荥阳B.淮阳C.安阳D.阜阳11.有关汉初的封国制的史实不正确的是A.汉初开始就长期存在B.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C.王国严格受朝廷控制,权力弱小D.侯国直属朝廷,不受所在郡县管辖1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诸侯王的权力B.剥夺王国的封地C.分割王国的封地D.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13.汉代农民最基本的负担不包括A.田租B.人口税C.杂役D.更赋14.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D.加强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管理15.《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A.剥夺王国的封地B.推恩令C.夺取王侯的爵位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16.东汉察举的主要依据是A.学术水平B.土地财产C.门第族望D.道德修养17.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比第一次顺利是因为A.西域各族政权对汉使的态度截然不同B.经过第一次出访,沿途情况了如指掌C.随行人数多,便于相互照应D.匈奴已被打败,扫除了主要阻碍18.汉武帝与匈奴的长期战争在历史上值得肯定,主要是因为A.安定了北部边境人民的生产和生活B.有效地遏制了匈奴贵族的侵略C.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D.开始沟通了东西方的丝绸之路19.西域都护设置有着重大的意义,其中不包括A.西汉疆域得以扩大B.促进了西域各族经济的发展C.促进了东西贸易的发展D.加速了汉族和西域各族的融合20.汉朝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始于A.汉武帝B.汉昭帝C.汉宣帝D.汉元帝21.班超和张骞出使西域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之处是A.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B.有利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友好往来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D.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束缚22.汉代,在我国华东、华南的越人部族众多,总称“百越”。其中的“南越”是指A.温州一带的越人B.福建省内的越人C.两广地区的越人D.台湾一带的越人23.两汉与匈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第三次用兵匈奴后,在新疆设置了西域都护B.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C.东汉初年南匈奴向汉称臣,与汉人杂居,人口增殖D.东汉派窦固、窦宪出兵匈奴,最终解除了北匈奴的威胁24.张骞“凿空”西域的重要意义有①新疆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②促进了西域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③有利于西域社会的进步④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5.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到中国的是A.铸铁术B.佛教C.缫丝技术D.井渠法26.汉代形成丝绸之路的历史条件不包括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B.甘英沟通了与大秦的关系C.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关系D.西域都护的设立27.赐予倭奴国王印绶的皇帝是A.汉高祖B.汉武帝C.光武帝D.汉桓帝28.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出玉门关或阳关后分南北两道向西,至疏勒会合。“疏勒”即今天新疆的A.乌鲁木齐B.喀什C.和田D.若羌29.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包括①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②丝绸等技术传入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③中国与亚非欧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经贸往来④大秦安敦王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0.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汉代最远抵达A.印支半岛南端B.马来半岛南端C.印度半岛南端D.朝鲜半岛南端31.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B.张骞沟通与西域的联系C.甘英到达了波斯湾D.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32.秦汉文化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中外文化交流B.各民族文化交流C.经济发达,国力强大D.统治者开明的文化政策33.假如在东汉末年要修一条水渠,计算土方可采用下列哪部书所介绍的方法A.《九章算术》B.《周髀算经》C.《缀术》D.《论衡》34.下列关于两汉天文学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订出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B.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C.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D.东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最早对此现象的记录35.董仲舒“大一统”的思想实际吸收了A.孟子的思想B.韩非子的思想C.荀子的思想D.孔子的思想36.下列各项在《史记》、《汉书》中均可查到的是A.班超出使西域B.吴越争霸C.大秦使臣来汉D.刘邦分封同姓王37.下列科技成就,出现在西汉的是①“太初历”的制订②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③对日食作出的最早解释④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8.东汉时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的皇帝是A.光武帝B.汉明帝C.汉桓帝D.汉献帝39.关于两汉盛行的乐府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①由民歌加工而成②笔法铺张③描绘人民生活④揭露官府残暴⑤语言清新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40.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本质上的共同点是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C.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C.为削弱诸侯势力提供理论根据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41.有人说张骞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不开”是指A.未能完成联合西域夹击匈奴的使命B.未能打通中西交通的路线C.未能劝降匈奴归顺汉朝D.未能有效管辖西域42.《史记》采用的体裁分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按照司马迁的写法和史学观点,陈胜的事迹应该采用何种体裁来叙述A.本纪B.书C.世家D。列传43.秦汉时期我国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国家统一②生产发展③对外经济文化交流④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4.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A.商鞅变法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B.秦部署了全国统一的战略和策略C.秦顺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潮流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45.秦朝地方百姓如果打官司,按秦朝官吏职责,他应当首先找()A.御史大夫B.太尉C.丞相D.郡守46.西汉编户齐民制度是()A.一种行政管理制度B.一种赋税制度C.一种地方行政机构D.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47.“一去紫台连朔漠(北方大漠),独留青冢(墓)向黄昏。”杜甫这句诗的典故出自于()A.张骞通西域B.甘英出使大秦C.文成公主入藏D.昭君出塞48.东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A.刺史制度B.科举制C.编户制D.察举制49.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百姓犬入禁苑中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这段材料最能反映出我国古代很早就懂得()A.保护自然资源B.封闭山林猎场C.严惩猎杀家犬D.禁止乱砍滥伐50.从下列“秦小篆字砖”和“汉并天下”瓦当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秦小篆字砖“汉并天下”瓦当①秦朝文字的特点②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③秦汉的大一统④秦汉的雕刻和建筑艺术成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答案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答案题号4647484950选择题得分答案二、综合题:(50分)51.(16分)观察下图,解释地图中反映的西汉的形势,并说明这种形势形成的原因和以后发展变化的结果。52.(10分)吴师道《昭君出塞图》诗曰:“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烽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王峻《题明妃出塞图》诗曰:“塞上香风暗度村,琵琶声急马蹄迟。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百万师。”从这两首评价王昭君的诗中可以看出,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何变化?其原因是什么?你如何评价“昭君和亲”?注: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请赐美女为阏氏,元帝把宫人王嫱赐予单于,以结和亲。昭君身着戎装,怀抱琵琶,含泪出塞。53.(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同上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4分)(2)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4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6分)54.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秦始皇的功过。2007年高考中古史强化训练秦汉单元(B)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ABCCAADDBCCCA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DADADCADBBCBCC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答案BCADBDCBDDACACD题号4647484950选择题得分答案DDDAC二、综合题:51.形势:北部边境地区受匈奴的威胁,匈奴的势力侵入长城以南;内地半数左右的土地被诸侯占据,形成与中央对峙的局面。(4分)原因:从战国时期开始,匈奴强大起来,对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